川藏公路龙胆溪1#滑坡的演变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guih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大型滑坡如同其它事物一样经历着从发育、成长到灭亡以致循环往复的演变过程.本文从代表性的川藏公路龙胆溪特大型滑坡的发育机理研究出发,分别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工程结构与滑坡的相互作用分析、大规模立体原位测试等多种手段,模拟、数据展现和结构调控了该滑坡的发育演变过程.为藏区的减灾环保和我国西部建设的发展作一些科学的储备.
其他文献
为了使我国水蚀区土壤可蚀性指数回归方程的应用更为方便,设计制作了土壤指数诺模图.先分析了土壤指数诺模图制作的数理基础,再通过对比土壤指数诺模图和K因子诺模图的制作技
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山森林立地的气温逐渐降低,最终形成分布的不连续,林线就是森林分布的上线.温度与林线形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此外,水分状况、地形、土壤养分及其它干扰因素也
陕北洛川黄土塬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通过野外调查发现黄土崩滑作用是造成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之一,发育于黄土塬-沟谷过渡地带。该区黄土崩滑首次被划分为单面崩滑及栅格崩
在涪陵至彭水长约140km范围内,319国道沿线发育有滑坡32处,发育密度约为0 23个/km,发育形式以堆积层滑坡和岩石顺层滑坡为主。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沿线滑坡发育
从流域地貌结构的角度 ,分析了路南石林形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并根据对石林形态测量的数据 ,借助于SPSS软件 ,运用多元统计学的方法 ,对石林形态进行计量分析 ,从而揭示了石林形态大小的内在本质规律———石林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符合P -Ⅲ型曲线分布模型
将信息熵、模糊理论和物元可拓集合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天然草地的覆盖度、可食风干牧草产量、牧草利用率、草群中优良牧草比率、草地可利用面积系数、羊单位需草地面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