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富裕地区与县域经济形成共同体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县域经济,未来30年要讲好创新的故事。根据2019年的数据,用研发强度这一指标观察中国,可以看到三个完全不同发展阶段的板块。第一个是研发强度显著高于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板块,全国一共有6个省份,其中最低的浙江省研发强度为2.68%。第二个板块有12个省份,其研发强度低于经合组织(OECD)国家但高于1.45%,发展动能靠投资驱动。但该板块中位居前列的5个省份研发强度都已超过2%,正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冲刺。第三个板块有13个省份,其研究强度低于1.45%,发展动能仍是资源驱动。因此,未来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创新应成为第一动力,这意味着第三板块里的13個省份如何起好步开好局颇为关键。
  对近年返乡创业成功者的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后发现,很多受过教育走出大山离开农村的“80后”回到家乡创业,实际上带动了家乡开始从资源驱动转向市场、转向现代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当前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过去40年高速增长积累的存量如何走向未来30年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发展基础。县域经济的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数据要素应从以往的粗放高速增长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从而腾挪出各种要素,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实现共富。如果说过去40年中国解决了发展中的效率问题,未来30年还需要解决另一个世界性挑战,即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就要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共同富裕。我们欣喜地看到,广东省近期出台了五大都市圈规划,提出广州都市圈、广州佛山肇庆等发达地区要带动粤北生态区,以及相对落后的云浮、清远、韶关等地共同发展。
  (根据张燕生2021年7月9日在“国是论坛——双循环视角下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疼痛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
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土改,是一场辐射面极广的社会变革运动。既往有关赵树理与土改的研究,多侧重1948年的土改“名作”《邪不压正》,对此阶段其他小说则较少涉猎。如果说《邪不压正》从侧面揭露了土改后“革命的第二天”的乡村治理危机,那么1946—1947年的四篇小说(《地板》《福贵》《小经理》《刘二和与王继圣》)则力图为土改的合法性正名。本文将这四篇作品视为一个整体,它们借说理、算账和劳动互助等元素,将盛行于土改时期的翻身、翻心等话语具体化、文学化,奠定了赵树理土改叙事的基本模式。随着农民(贫雇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