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ping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可分为初始可切除和初始不可切除两类。初始可切除的患者可从肝脏手术中获益;而初始不可切除的患者亦有机会在转化治疗后,再通过肝脏外科手术获得根治的机会,从而延长生存时间。对于肝脏外科医师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非常重要,手术时机的选择包括对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术前治疗时间的控制和系统治疗后肝功能的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包括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选择、切缘的把握、腹腔镜和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等技术的使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如何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求延长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期刊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威胁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尽管肝癌治疗方式多样,但总体疗效仍不令人满意。规范化治疗是改善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肝癌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做一简要述评,提出规范的分期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前提,规范的病理学诊断是综合治疗的基础,规范的治疗方式是保证肝癌疗效的关键,多学科协作团队是规范化治疗的组织保证。
手术切除是肝脏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率常较高。21世纪初,日本科学家报告在肝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ICG),后续研究陆续发现其在识别肿瘤、判断切缘、显影肝段和预防胆瘘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ICG荧光成像技术已初步应用于部分类型的肝脏手术中,并取得良好效果,有望为制定肝脏恶性肿瘤的手术策略提供帮助,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