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跟老师打交道的禁忌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乎上,有人提问:“老师会因为家长的处事方式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吗?”翻遍全部答案,除了“会”,就是“肯定会”“非常会”。
  家有学龄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学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绩差,不是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不是常被请家长,而是老师不再关注他。被老师放弃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绝对是黑暗的。但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孩子之所以在学校不再被老师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不在孩子身上,也不在老师身上,而恰恰在家长身上,是家长的做事方式导致了这样一个你绝对不想看到的结果。
  作为家长,我们决定不了孩子会碰到什么老师,但是要尽自己的努力,别拖累孩子,这总是咱们应该做到的吧?
  禁忌一:
  孩子面前说老师坏话
  我的一位朋友,自从儿子上小学后,聚会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对孩子老师的不满和牢骚,诸如学校的功课太多、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太长、老师的惩罚手段太严厉等,尤其对孩子的数学老师微词颇多。我提醒他,你如果感到有问题,可以主动找老师沟通,但是别消极地抱怨,否则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果然,一学期下来,他孩子的成绩很不理想,尤其是数学。有一次,我到他家做客,跟他儿子聊起来,孩子和他爸爸一样,张口就说:“我讨厌数学老师,也讨厌数学课。”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听他讲课。在他的课上,不仅会认真听讲,还会和老师积极互动,这样听课效率高,这门功课自然学得好。相反,如果不喜欢这位老师,就不会好好听这位老师讲课,更不会积极参与互动,结果听课效率低,吃亏的还是自己。
  好的家长是能够帮孩子解决问题;及格家长是虽然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但也不为孩子制造问题;不好的家长是不仅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制造问题。我们作为家长,自然是都想当好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喜欢老师,如果做不到喜欢,那至少要做到尊重,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名学生拿来一株植物请教生物老师,可生物老师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便让班上的另一名同学把植物拿回家,请教他的植物学博士爸爸。
  博士爸爸知道事情经过后,告诉孩子:“哪里是老师不认识,分明是老师在考验我。明天你再去问老师,他肯定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第二天,这个学生问老师,老师果然告诉了他这是什么植物。原来,头天晚上,博士爸爸给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这是什么植物,然后让老师亲口告诉孩子。这位爸爸很聪明,维护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这会更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
  试想,如果这位爸爸看到植物后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再把老师贬低一番,孩子自然會认为爸爸真厉害,而生物老师太笨了。也许从此以后他会看不起生物老师,以后的生物课也不好好学了。
  因此,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如果对老师确有不满之处,你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但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因为你的抱怨除了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外,别无益处。
  禁忌二:
  不配合老师工作
  有位家长在微信群里问,我觉得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不应当有书面作业,如果老师非要布置,那我帮孩子写或者直接告诉老师我们不写,这样做可行吗?
  这位家长问得直率,我也答得直率:“不可行。”
  因为如果你不让孩子写作业,那孩子就幸福了吗?
  心理学家说,人小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不合群。除非你现在把孩子送到国外,否则就必须尊重并配合国内老师的教育。因为你改变不了中国的教育大环境,而反抗教育大环境的想法会害了孩子。因为在班级与集体中,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孩子最痛苦。
  怎么才算配合老师?一位具有19年教龄的老师说:“所谓配合,就是家长在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否定我。”
  老话说“教无定法”。任何一位老师都有权利选择他认为合适的教育方法,只要他的教育方法不违反法律法规,家长都应该尊重并配合。即使有时候老师的做法看似无用且浪费时间,那也应该及时和老师沟通,或者换个角度让孩子尽量理解并给予配合,而不是对老师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带着孩子与老师对抗。
  有位老师说,每次开家长会,他都有种错觉,好像孩子是老师家的,老师在讲台上恨铁不成钢地说着孩子的种种不足,而家长在台下只是被动地听听就完事了。
  有时候,学校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加深亲子感情,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做手工、共同讲故事或者共同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家长就有很大的意见,埋怨说:“就你们老师的事儿多!”
  其实,老师只是孩子暂时的老师,父母却是孩子一生的父母。学会配合,学会遵守一些规则,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和孩子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家长难得拥有的亲子时光;家长不太同意,但也能够服从学校的安排完成任务,也是一种言传身教。这是在告诉孩子:面对不太理解的任务和规定,我们也有去完成和遵守的义务。这对孩子以后走上社会,更好地立足社会、融入社会,不是很有帮助吗?
  禁忌三:
  不及时与老师沟通
  当然,大部分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不排除有些老师存在着违规的过激行为或不恰当做法。
  孩子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往往还没有能力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为自己做充分辩护。换句话说,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家是港湾,孩子如果在学校受了委屈或者不公正的待遇,家长要给予包容和理解。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如果觉得老师的做法特别不合理,应及时与老师沟通,恰如其分地向老师表达诉求。
  一天,我女儿上完美术课回家后,我发现她情绪不高,便问她怎么了。她说,她刚升到提高班,画的东西有点难,所以今天画得慢,结果老师批评她说:“你画得这么慢,真不知道是怎么升到提高班的?如果你还画不好的话,就把你退回基础班!”说着说着,女儿哭了,辩解说,“其实,我没有不认真,但是真的有点难。”   我觉得老师做得有点过分,于是就打电话联系她,然后轻声问老师:“今天孩子画完画情绪看着不高,是不是她在美术课上表现得不好啊?”老师一听,马上明白了,说:“对不起,今天课堂纪律不好,我心里烦,就吵了几个画画慢的孩子。下次我会注意的,并会做好引导。”后来,女儿再去上美术课,老师对她的态度就好了很多,并特意找机会在班里公开表扬了孩子一次,让孩子“士气大振”,一扫以前对老师的不好印象,画画也更加积极主动。
  你看,家长及时与老师沟通,对孩子的好处可不是一点点。当然,家长与老师沟通时,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和善的语气、坚定的态度。可很多家长跟老师沟通时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情绪马上就上来了,不问事情始末,不论青红皂白,先和老师吵起来再说。情绪一时是发泄了,可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
  还有一些家长比较回避老师,不太愿意跟老师沟通,一年到头跟老师说不了几句话,打不了一个电话,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
  其实,大部分老师都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反馈,看到家长对教育的态度。现在,学校里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有些班甚至有五六十个学生,老师想把每个学生都管好,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即使看到有些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也难以做到一一纠正。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帮助老师解决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绪问题,老师是非常感激的。
  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你認为老师的做法明显不当,且对孩子造成了较大的身心伤害,一定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如果经过努力沟通,老师对此没有解释和改变,依然在对孩子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那么这时,家长千万不要抱着“别和老师作对”的想法,忍忍算了。这时,家长需要坚决地站在孩子一边,可以通过向学校领导反映或者干脆换班、转校等方式来保护孩子。请家长记住:无论是谁,都没有理由肆意伤害你的孩子!
  前段朋友圈里有段刷屏的话:“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您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因为他的退步而着急,并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而无怨无悔的人。”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聪明的家长会发现:善待孩子的老师,其实就是善待孩子;尊重孩子的老师,其实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来!家长和老师从来都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教育战线上的同盟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会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摘 要:与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相比,2012年绍兴中考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总体稳定,生活性、灵活性加强,尤其在审题方面尤为加强,总体难度略微增加。本套试卷在保持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  关键词:能力;素养;思维;考核  每年的中考,仅次于高考的影响力,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既是
策划/海绵  他荣获过国际宇宙奖、泰勒环境成就奖和美国国家地理终身成就奖等很多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  他就是乔治·夏勒博士。  乔治·夏勒博士是世界最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学家,他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长达五十多年,74岁高龄仍然每年在野外工作八个多月。  1933年他出生在德国柏林,十几岁时搬到美国密苏里居住。他的野外工作为人所知是从1959年开始的。那时他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能写,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一直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从2008年秋季我市开始在七年级使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位语文老师始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作“双减政策”),开始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整顿。受双减政策的影响,我国的校外学科培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格局都将迎来大的变革。  重锤落地,一个时代结束了:非营利、弃上市、不补课,对校外学科培训机构而言,双减政策招招击中要害  早在2016年的一个论坛上,新东方集团董事长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基本规律的学科。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与实践,以很好地推动教学进程,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更要注意这一点,以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尽快适应社会的角色转变。它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要共同重视的课题,能促进科学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完善。  关键词:互动;认知;沟通  教育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作
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应该是积累知识、领悟感受、品味语言、实践运用。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我们怎样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和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融为一体,使之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曾努力探索过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所谓自主合作的方式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北
摘 要: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培养观察力十分重要,作者就培养观察力浅谈一些方法。  关键词:美术课外活动;培养;观察力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和门户,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都是在观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指出,“生活不是缺
重庆自2004年起开始英语自主命题。试卷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5分,由短文改错(10分)和书面表达(25分)组成。从2004年至今,该题型在重庆英语高考题中已有七个年头。由于短文改错是专门针对中国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常犯的错误而设计的,因此它所涉及的不少知识点则与中英文化差异紧密相关。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作为新的课程目标的一个有机组
一、说教材  1.解决问题策略是数学教材的课程目标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  我们选用的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课程目标。超越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这是解决问题的教学区别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本质
摘 要:联系现今高中议论文开头写作教学的实际,结合教学实践,采取巧用修辞饰凤头的方法,实施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一些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议论文;开头;修辞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先声夺人的开头是每位高考考生梦寐以求的。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也曾写诗强调写文章开篇落笔之处的重要性。“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文章如果下笔便要石破天惊、精华涌现,那么文章全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