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创新”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我们的作文才能吸引读者,也才能让阅卷老师对我们的文章格外青睐。这是我多年来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心得。下面我们就结合2018年部分高考优秀作文片段,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看作文是如何创新的。
  要写出有创意的文章,首先要清楚地认识作文的本质。作文其实是应对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事情要记录,有意见要让大家知晓,心里有喜怒哀乐不吐不快,这时候提起笔来写的都是作文,它绝不是无中生有、生编硬造的东西。写作就是表达真实的自我,每一次的作文都因时间、地点、环境、想法的不同而有不可复制性,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篇篇有新意。如2018年全国Ⅱ卷优秀作文《思维的逆向哲学》中的片段:
  奔流如江河,总有逆流而上寻辟生存的另一条路径,可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却早已习惯了随波逐流,殊不知,有时候,反其道而行反而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就像沃德一样,别人都关注弹痕多的地方,他却力排众议、关注弹痕少的地方一样。
  兰迪·巴比特担任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局长时,通过推行“倒奖励”制度,即重金奖励那些迅速上报自己在工作中犯了错误的飞行员、机械师、地面指挥等航空从业者,并且还免除本将对他们实施的处罚(致使坠机和蓄意叛逃除外),每次奖励的金额从2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美国民航飞行的事故发生率,而且避免了大笔损失。可见,反向而行,也许并不是退路,而是另一条成功的通道。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定义,成功也并不是只有前进一条路。老子曾说:“有无相生,难易相随,音声相合,长短相形。”既然世间万物相辅相成,相互轉换,那么,逆向而行,否极泰来,又何尝不是成功的另一条途径呢?
  清水会为鱼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但“水至清则无鱼”,一味追求定义为正确的东西也有可能物极必反。一味追求生产力的发展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也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接踵而至;一味追求直接民主也让希腊古国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很多时候,随波逐流可能汇入奔腾的海洋,也可能流入死水,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去看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风景?
  当自助餐业出现浪费严重的现象之际,餐厅经理独创“最浪费奖”让浪费之人羞愧难当,从而使浪费风气得以改善;当国内外权威将传统包扎法定义为烧伤最佳治疗方法时,中国的医学青年却反其道而行,始创“暴露治疗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技术;当人们感叹白驹过隙、青春易逝的时候,中国的广场舞大妈却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才是青春的旋律。
  在上述片段中,考生从沃德与多数人想法不同的角度提炼出“逆向思维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的观点,可谓精准,而且这个观点在标题上就显露出来,鲜明自不待言。
  其次,要有丰富的积累。语文水平高的人无一不得益于广泛的阅读、开阔的视野。另外,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关注自己周围的人、事、物、景,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吸收新东西,充实新内容,为自己能写出新鲜活泼的好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2018年浙江卷优秀作文《我很浙江》中的片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的山水养育了我的身躯,浙江的文化滋养了我的灵魂,我的身上刻着浙江深深的印痕,因此,可以这么说——我很浙江。
  浙江的山水哺育了不一般的浙江人。我们浙江地处江南,面向东海,背靠青山,肥沃的土地孕育了美丽的传奇;我们浙江人历经沧桑,世代崇文,浑身风雅。独特的地理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浙江个性。也许你会问“什么是浙江个性?”我来告诉你,浙江个性有青山般的坚毅,有绿水般的柔情,有大海般广阔的心胸。浙江个性成就了杭州人的温文尔雅、温州人的开拓果敢、嘉兴人的稳重大方、金华人的经世致用、绍兴人的聪慧灵敏……浙江个性是郁达夫羸弱的身躯下那颗鲜明的爱国心;浙江个性是鉴湖女侠面对死亡时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浙江个性是鲁迅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魄”……
  选段内容丰富,有杭州人的温文尔雅、温州人的开拓果敢、嘉兴人的稳重大方、金华人的经世致用、绍兴人的聪慧灵敏;还有郁达夫、鉴湖女侠、鲁迅;更有金庸的文字、徐志摩的诗歌、马云的演讲词、屠呦呦的事例等等,看来小作者掌握的浙江信息真不少,因此,才敢称“我很浙江”。
  最后,写出有创意的文章还要进行系统的作文训练,包括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学会将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语言方面的训练力求个性,用最准确的语言进行富有灵性的表达,将语言训练与仿句、修辞等相结合,有意突出技巧,打造靓丽的语言。
  如2018年全国Ⅲ卷优秀作文《争做时代的舵手》中的片段:
  时光轴随之来到2017年,历经了波澜壮阔、激情澎湃、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景,开启了新长征之路——激发改革新动力,引领经济新发展,实现脱贫新目标,而且还克服了前进途中的“雪山草地”“娄山险关”。”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的标语,不正是时代赋予我们新时代的弄潮儿的历史使命吗?“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少年一代,要有责任与担当,在时代前进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青春托举起历史和人民的重托。让我们做新时代的舵手,驾驶着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沿着中国航线,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幸福彼岸。
  这一段把设问、对比、引用、比喻结合得比较自然,描写细腻,遣词造句较为准确传神,不露痕迹,朴实而有深意。老练的文笔,飞扬的文采彰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语言技巧。
  作文中的思想和创见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重视作文创新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作文得到高分,更主要的是塑造富于创新的自己。
  (责任编辑 / 吴
其他文献
2020年高考作文具体考什么题,我们无法提前知晓,但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可以根据趋势去判断。结合高考趋势和笔者的高三备考经验,笔者建议:高考作文备考只要抓住了重点,打造出亮点,就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我们在高考作文备考的时效性上就能有质的提升。  (一)根据指令,审准题意  虽然已多次复习,但根据指令,审准题意仍是重中之重。因为,审准了题意才有得高分的前提。否则,“跑题,意味着彻底失败。”  
诗歌融合情感,寄寓志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尚书》也说:“诗言志,歌永言。”我们鉴赏诗歌,其实就是对作者情感的再触摸,对诗文韵律的再涵泳,对诗歌内容的再创造。因此,笔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三个单元为例,总结出五“看”法,来引导学生鉴赏诗歌。  一看“题目”。常人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②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歌德)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请综合以上三句话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作文题)  审题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除了具有“指令性”“思辨
今年黄石的冬天,并不太冷,却比往年显得漫长。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几许恐惧、悲伤,噤若寒蝉。这场突来之疫,离我们那么近,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你我的面前,它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是沉重的。可就在这寂静而又清冷的冬日里,我却看到了一颗颗赤诚的心,一个个辛勤的人,以及一座座努力的城。  想到了现在这座安静的城曾经的热闹与喧嚣,想到了街道口冒着热气的豆浆油条,想到了洒水车过后满是灰尘的味道。曾经繁华的街市变得清冷,热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人工智能似乎一清二楚。  ——题记  2070年,武汉的冬夜。  由于温室效应的恶化,即使是在深冬时分,我也需要撑着一把伞,在湿润的街道上小心翼翼地穿梭;而在我的头顶正上方约1厘米高的位置,静静地浮着一串数字和标识,幽幽地发着蓝光,映亮了头顶的伞面。  它被称作“可视情感数据”,我却更喜欢把它叫作“情感出卖器”。这组数据通过分析捕集器从人体收集而来的脑电波、体温、心跳等信息,
旧世界影像志系列作品第143256号陈·加布里埃尔·莫妮卡·艾德尔·清水·261344IC独立作品  字幕:城市曾是我們的生存方式。——如今,它正在消亡。  【镜头定格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数秒钟后,镜头向下,青苔与藤蔓覆盖的建筑物群出现在画面中。镜头推进,可以看到倾颓的大楼,散落的瓦砾,损毁的广告牌,堆满生锈车辆的街道,被风化作用和树根蚕食得支离破碎的建筑物外立面和柏油路面。  阳光从楼宇间洒落下
这个春节,我们以“静”致敬;这个春节,我们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寒冷之中,总有篝火温暖大地;暗夜之下,总有星光照亮天际;绝望之时,总有黎明点亮希望。  新冠肺炎打破了新春佳节的安宁。神州大地,谈“冠”色变。耳闻者,惴惴不安;亲历者,屏气敛息。九省通衢之地,华灯初上之时,武汉人流绝迹。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危难时刻,他们星夜驰援,无问西东!  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嘱咐大家不要去武汉,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三套试题牢牢扣住“新时代”和“新一代”的历史内涵与特点,体现了鲜明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进一步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做出了新探索,更好地彰显和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其命题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基本吻合,指明了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具体如下:  一、体现“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的价值引导  “坚持立德树人,增
有一群中年人,他们刷着抖音,聊着微信,看着小说,却不会用支付宝、淘宝和QQ。我妈妈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学历不高的农民工。迫切希望通过健康码返工的她,却不会使用健康码!  因为全国疫情好转,很多省份的工厂已陆续开工,包括我妈妈工作的厂子。看着朋友圈里的姐妹们都复工了,她心里挺不是滋味儿。身在湖北,这里的管控仍旧严格,她虽焦虑,却也无可奈何。只好静下心来陪伴家人。但是,这对于不赚钱不踏实、一花钱就害怕
松永贞德俳句云:“辰光只开一刻钟,但比千年松,并无甚不同。”便是在这诗句里,我们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和时光的珍贵,“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拨云见日,使人顿然了悟,回心向善。可见诗歌之于人的内心世界,是有着巨大的唤醒作用的,在日常语文学习中不可不重视。  2019年底推出的高考全国卷样卷新题型中,将现代诗歌纳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出题范围,这是一個极为大胆的尝试,极大地增加了现代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