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16943352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从水准基点和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周期、沉降观测精度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精度的保证措施。
  
  关键词:水准基点观测点的布设观测周期观测精度的确定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沉降观测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的一种竖向变形观测,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三个方面的职能,主要是以监测建筑物安全为目的。它是通过对设置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定期重复观测后,依据所取得的一系列观测数据,分析计算建筑物地基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度、基础倾斜、基础挠度等,最后得出建筑物的沉降规律。一旦工程变形超过某一限度,可根据观测结果,合理调整施工方案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或正确处置;因此 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愈来愈多的受到设计、安全、日常运行等各方面的重视。
  1.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1.1埋设水准基点
  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建筑物沉降均根据它来确定,因此,它的构造和埋设必须保证基本稳定和较长时间保存。水准基点应选择、设置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一般在建筑物30米以外150米以内选择和埋设水准基点,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1.1.1尽量利用城建部门建立的水准点和各级平面布置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
  1.1.2建立浅埋水准点。该点应选在较隐蔽而且通视良好保证安全的地方。首先挖深1.5米,宽1.0米左右的小浅井,底部整平夯实。用直径20毫米长约1.7米螺纹钢上部凿成半圆形,下步焊成十字形(十字长约0.3米)。将焊成的十字螺纹钢放入井内,直接浇注混凝土,露出地面约60毫米左右,顶部要砌筑保护盖加以保护。
  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选择或埋设3个以上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米,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水准点不转站能进行联测,以便闭合检校;在水准点引测中采用Ⅱ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往返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n(单位毫米,为测站数)。但应考虑:
  1.1.2.1尽量与沉降观测点接近,距离不超过100米为宜。
  1.1.2.2埋深尽量在冰冻线以下,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
  1.1.2.3应考虑避开低洼积水及松软地带。
  1.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体型、结构、岩土工程地质、桩形和桩端持力层的选择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要求所布设的点位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能顺利观测的地方。观测点的布设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设计后实施。即先选取能控制住整体建筑物的点位,后根据局部特征调节、加密;先在图纸上规划、设计,然后到实地踏勘、对照、修改、确定、埋设。
  1.2.1高层建筑物往往有主楼、裙房、地下室、车库等构成,沉降观测点宜设置在能全部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部位;主楼与裙房交接处的两侧或变形缝两侧;桩基观测点宜设置在桩基主筋上,观测点与主筋焊牢;为便于复核沉降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宜在地下室或地下车库顶板中心及四周或选择其它代表性柱设置沉降观测复核点。
  1.2.2观测点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及大转角处,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0~15米或每隔2~3根柱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1.2.3高层建筑物建设周期较长,观测点应考虑永久,宜采用不锈钢,也可采用普通钢材,但必须做防锈、防腐处理,埋入结构要牢固。
  2.沉降观测的周期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征、荷载变动情况、施工进度、沉降速度、观测精度要求、自然条件变化、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最后以最短的周期作为观测周期。
  2.1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以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浇灌完成后开始,从基础施工到结构封顶,一般15~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观测一次;从满荷载至沉降速度变化趋向稳定,此阶段观测周期可适当延长,一般为1~3个月,但不应超过三个月。自沉降速度稳定或基本停止沉降,其观测周期开始为半年或一年左右,以后2~3年一次。
  2.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砂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粘土地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2.3沉降速度不同情况下的观测周期见下表1:
  
  
  2.4施工过程中暂停施工,应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2.5当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周围大量积水及长时间连续降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时,均应增加观测次数。
  2.6在沉降观测过程中,如出现沉降量大、沉降速度快、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等异常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缩短观测周期,增加观测次数,加强监测,密切注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
  3.沉降观测精度的确定
  沉降观测的精度既决定着沉降观测结果的质量及由此而得出的建筑物安全状态结论的真实性,也涉及到观测方案的选择,以及观测技术的发展。
  3.1眾所周知,沉降观测的目的,一方面通过观测资料的积累研究和改进地基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对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来判断沉降性质,建筑物是否有差异沉降,以监测建筑物的安全。我们观测的目的主要是后者,而广大设计、施工人员最关心的也是建筑物的安全。《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各等级变形观测高程中误差与垂直位移监测网相应等级精度相当。即一等为±0.3mm,二等为±0.5 mm, 三等为±1.0mm,四等为±2.0mm。”
  4.保证沉降观测精度的措施
  4.1观测仪器及技术人员的要求
  4.1.1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4.1.2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4.2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4.2.1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4.2.2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4.2.3观测人员要稳定。
  4.2.4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4.2.5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更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用户或房屋开发商在建筑物沉降尚未稳定的情况下,应继续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并建立档案。如沉降量超过规范和设计要求,则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只有这样,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才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才能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中国计划出版社
  2.《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T8-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核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严谨的系统工程,项目部如何以项目精细化创新管理为中心,提高质量,保证进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事关项目经营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台山核电HCD排水暗涵工程,为例谈了对通过创新强化材料管理,节约了项目施工成本的看法。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uclear power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com
摘要:本文以某地铁区间盾构接收施工为例,介绍了冷冻法加固洞门土体的情况下盾构机进洞施工工序,主要阐述了盾构进洞过程中的盾构掘进与洞门处理的施工配合以及洞门缩小装置、管片密封装置及洞门封堵注浆等施工方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subway shield receiving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rei
摘要:目前公司国内、外施工点多,工程规模大小不一、设备分散、短期行为等造成的施工设备失保失养等问题;通过队伍整合,培训等方法,提高机械完好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机械设备;选购;专业化;维护保养;新技术;培训  Abstract:The current domestic companies, construction, project size is not a short-
摘要:本文以ABB公司Unitrol5000静止励磁系统为例,介绍了大型同步发电机应用广泛的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方式基本原理。详细叙述了Unitrol5000系统中的Crowbar回路(用于转子过电压保护)功能及工作原理。结合ABB Unitrol 5000静态励磁系统在首钢京唐公司自备电厂(2×300MW)机组运行中Crowbar回路出现的典型故障分析及解决,对同类型励磁系统调试运行提出建议。  
摘要: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合理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将相关经验提供给类似工程以作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人们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设计
摘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计算建筑内压力管道的水头损失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建筑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头损失一般按照海澄.威廉公式或者按照舍维列夫公式计算水头损失。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没有按照海澄.威廉公式计算水头损失计算表。本文比较按照舍维列夫公式和海澄.威廉公式计算水头损失差别,并探讨不同用水管道选用不同公式计算水头损失的原因。最后制定出按照海澄.威廉公式计算出水力计算表方便设计时使用。  关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道路交通是人们常用的基础设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城市的建设面貌和城市人文及精神面貌。因此,本文在对道路设计的特点和道路的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化城市道路设计的新理念,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现代化城市道路设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 现代化道路设计  Ab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医院建设的过程中,基建科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方法提升自身能力,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对工程项目投资、质量、进度全过程的控制,实现建设投资的总目标。  关键词:医院;基建科;项目现状;措施;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ospit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nfrastructure Divi
摘要: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随着钢管混凝土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开始逐步使用空心钢管混凝土。空心钢管混凝土不仅可以节省材料,同时也满足稳定性和强度要求,现已广泛的应用于输电变电工程中。本文分别对钢管混凝土的工程现状、钢管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及钢管混凝土的的创新成果等分别进行展开描述。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空心钢管混凝土;  Abstrac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