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义"范畴在荀子思想中的形成--兼论儒学由玄远走向切近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59798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重"义",更重"礼".他既以"义"标识基本的道德价值标准,又以"礼"为人道之极.他通过对"义"之行为原则性的张扬和对礼之行为规范条理化的阐释将两者联结起来.义与礼,一则义本礼末,义规定礼;一则义行礼路,依礼方为义.最终,荀子融礼与义为一体,生成一崭新的范畴:礼义-由人之社会本性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人伦规则和道德自律理性的"义"与"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基础之上的冠、婚、丧、祭诸礼仪制度规范的"礼"的有机融合.荀子以义而开拓、提升礼,走过了义--礼义--礼--仪这一梯次递进、由内及外的礼之范畴的衍义和构建,恰成儒学理论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由抽象而具体的演进运动的生动写照.
其他文献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也有着深层的伦理蕴涵,人民利益至上是伦理起点,强国富民是伦理目标,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尊重是伦理动力,效率优先兼
江泽民关于"三讲"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讲话中,提出了他的政治素质观.他的政治素质观包括讲政治素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提高政治素质的基本途径和
在世纪之交 ,回顾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不难发现它正在经历并有待完成这样几个转变 :一是在自我反思方式上从“解构”到“建构”的转变 ;二是在自我把握方式上从“封闭”
罗蒂把客观性说成一致性 ,企图根本否认真理的客观性。针对这种观点 ,本文从客观性与语言、客观性与历史性、客观性与发展三个方面对罗蒂进行了反驳。本文指出 ,首先 ,世界存
理想人格是对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它是社会和个人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超越眼前功利境界的理想和人格追求,这是社会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当
凡蒂莫是当代意大利最重要、最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标志性贡献在于试图为理解现代性的终结及其对艺术和科学的影响提供一种哲学基础和理论阐释。凡蒂莫认为,艺术作
本文根据道经和史籍指出,佛道二教常用的法器木鱼最初使用于道观,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此前,衢州或江表道观已使用石鱼来召集道徒和诵经。但道观使用鱼形器物却渊源于汉
本文从形而上学的含义出发 ,分析了几种形而上学的界说 ,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反对、拒斥形而上学的过程与意义。对近年来新的形而上学的复兴、一些人对形而上学的召唤作了剖析
《老子河上公注》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注老之作 ,在我国老学研究史上 ,享有独特地位。但是对于这部著作的成书年代 ,一些研究者却将之拉得很后。有的认为它成书于魏晋葛洪
期刊

理性个人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有别 ,其理性特征表现为遵守法律、享受由法律限制并由法律保障的个人自由。在理性个人主义的文化中 ,出于人们的自觉选择 ,社会公德和对共同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