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渐入“深水区”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fa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约撰稿 潘多拉
  
  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常委、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纪委副书记夏赞忠先后向媒体透露,国家预防腐败局已通过了中编办审批,预计将在今年内正式成立,其主要职能是预防腐败的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和机制体制创新。另据全国人大代表童海保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纪委等酝酿制订的《廉政法》草案建议稿已经出台,待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列入立法规划后,中纪委将积极配合全国人大起草反腐败专门法律,《廉政法》有望尽快出台。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吉吉曾统计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两会”热点,反腐倡廉一直位居前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预防腐败局今年成立”、“《廉政法》有望尽快出台”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可见反腐倡廉依然是备受瞩目的一大热点。尽管都是热点,但反腐倡廉之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较之往年或许具有了一些特别的意味。
  按照一些分析人士的划分,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反腐败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的阶段,目前正在转入“制度反腐”阶段。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要求大力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包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等。《纲要》从总体上规划了“制度反腐”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纪委、监察部等部门筹备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并积极推动《廉政法》等反腐败专门法律的立法工作,就是在将《纲要》的规划逐步落实到机构设置、资源整合、格局调整和法律创制的具体运作之中。随着反腐倡廉制度化、法治化建设日渐深入,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正在进入到最敏感同时也可能是最艰难的“深水区”。
  从前些年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看,在“运动反腐”和“权力反腐”阶段,腐败分子普遍培养起了两种迷信。一种迷信认为,现行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太多,腐败分子只要做得足够巧妙和隐蔽,只要不是运气差撞在“运动”的枪口上,就有可能成功逃脱法律的制裁。另一种迷信认为,权力既可以反腐,权力也可以“反反腐”,腐败分子只要在官场中“经营”有方,即便不小心出了问题,也一定会有神通广大的实权人物出手救助,最后准保平安无事。在这两种迷信的支撑下,尽管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没少被判刑甚至杀头,却未必能对其他官员产生足够的震慑力,因此仍然有一拨拨“后起之秀”如飞蛾扑火一般以身试法。
  中国由“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型,一方面不断织密法律网络,对腐败分子进行“拉网式围剿”,可以破除腐败分子的第一种迷信;另一方面,执政党和政府清醒地看到,权力“反反腐”是对官员群体的严重腐蚀,且将败坏全社会的诚信与道德,甚至导致亡国亡党的危险,因此必须拒绝任何形式的妥协,不能搞“选择性反腐”,无论腐败者有什么“背景”,一经查实,都将严惩不贷,这可以破除腐败分子的第二种迷信。
  当前,反腐败亟需破除某些腐败分子的第三种迷信。某些腐败分子相信,中国的反腐败主要是“政治”的需要而非“法治”的需要,他们甚至迷信,有没有搞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定要在政治上站稳立场,站对队伍,只要政治上需要他继续“为人民服务”,或者说只要他能够赢得“政治斗争”的胜利,那么,他再怎么腐败都只是“小节”,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虽然从传统学理上讲,政治是先于法律而生成的,法律是要为一定阶级的政治目的服务的,但是在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去政治化”、“趋法治化”,人们将更多地从法律角度来理解政治问题,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主要从政治角度来理解法律问题。破除腐败分子的第三种迷信,让贪官污吏真正惊惧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虽然反腐倡廉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但反腐败归根到底是一个法律和法治的问题,这是中国反腐败与国际接轨的表现;中国将继续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不会因为惩办了某个腐败官员而断送可预期的政治发展前景,也不会因为某些似是而非的“政治因素”而对特定的腐败官员手下留情。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某个官员涉嫌腐败,尽管我们不必指望“国人皆曰可杀”,但这个官员也不要过于迷信,以为自己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人物,中国不能没有我,中国人民不能失去我,以至于“国人皆曰不可杀”……
  反腐败正在进入“深水区”,就是要通过不断完备的制度建设,最终啃下所谓反腐“泛政治化”这块硬骨头,使国家惩治腐败的行为回归到法治的本义。这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于执政党和政府严惩腐败的信任与信心。
  (作者系《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杂文家)
其他文献
反腐,一直是近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今年也不例外。在今年全国人代会工作报告1.5万字的篇幅中,“监督”二字就出现了89次,频率之高,为本届人大以来之最。这既反映了人大监督工作的进步,也是今后对人大监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做出的郑重的承诺。吴邦国委员长已明确提出:要把常委会监督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建立完备而有效的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防止和遏制腐败,保障国家权力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运行,是我们党进
这些年,少林寺在内外环境规划、整修、保护方面,完整实践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如今,少林寺正在按1927年老照片上的模样进行全面的修复建设。少林寺在将来的工作中,将大力弘扬少林禅法,加强心理修养,还将整理秘传的药方,公之于众,治疗民众的身体疾病。少林寺现实的路怎么走、如何对待历史传承、如何为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定位等等问题,一直存在着方向性的争论。笔者以为,佛教对未来社会应作出的最大贡献,所应发
保证金外汇宝的杠杆原理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在放大着风险。尽管同样面临着少见的大行情,中行的客户中,输的和赢的人数却大致相当。    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遭遇10年未遇的暴跌行情。并迅速波及周边市场,接连引发恐慌性抛盘,亚洲其他国家及欧美资本市场都出现了宽幅振荡。事后有分析人士指出,A股前期大幅上涨,丰厚的获利盘有兑现筹码的内在冲动,这是导致市场暴跌的一个关键。几乎与此同时,日元却出现了1
时隔29年后,越剧《红楼梦》又将登上电影银幕,而且不止一部。由赵志刚方亚芬主演的尹袁流派版交响越剧电影《红楼梦》,和由郑国凤王志萍主演的徐王流派版经典越剧电影《红楼梦》目前正在上海进行拍摄中,争论才刚刚开始。    “天下掉下个林妹妹”。1978年,被雪藏了15年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在上海首映,36家电影院24小时连放,此后4年在全国各地收获了2亿元的票房收入。一部电影救活了一个剧种,如今一线的越
他收获了同情赞扬和惋惜,同样也收获了谩骂侮辱和种种阴暗的揣度,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中,他开始迷茫躲避不知所措……    迫于各方压力,原定参加3月31日到6月20日"2007迎世博·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的王小波裸体雕塑最终将不做公开展示。从签下展出合同的幸福成就到无法展出的尴尬现状,广东美术学院大四学生郑敏短短数月的经历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却又充满无奈。  3月16日,郑敏向《新民周刊》记者独家披露了
谁说捷豹只能保持传统?更何况,这些年,它的传统大主顾英国王室,也变得越来越不再"古典"了。    如果要评最优雅的动物,豹子应该名列前茅。迪奥豹纹大衣招贴画上,一只女人的纤纤玉手从画外伸入,抚摸着一只豹的爪子。而卡地亚著名的动物主题珠宝中,温莎公爵夫人所佩的那枚豹形海蓝宝石胸针更是广为人知。当豹子的侧影宛若一枚银箭从一部车的车头跃然而出,那就是优雅的捷豹(Jaguar)。  这支英国著名豪华车品牌
温州“炒房团”转为“基民”的变化,说明中国宏观政策对房地产调控已经见效,但当前在消费温和、出口受到抑制的时代,资金无法找到合适的出路,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必然是中国投资者共同的市场选择。    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一国利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其对外的价格表现即影响汇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化将反过来影响一国货币的流动性,进而影响一国资产特别是资本品的价格。本次加息的背景是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趋势
温州“炒房团”转为“基民”的变化,说明中国宏观政策对房地产调控已经见效,但当前在消费温和、出口受到抑制的时代,资金无法找到合适的出路,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必然是中国投资者共同的市场选择。    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一国利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其对外的价格表现即影响汇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化将反过来影响一国货币的流动性,进而影响一国资产特别是资本品的价格。本次加息的背景是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趋势
可以这样说,即使以一种比较宽松的鉴定标准来分析近十年来中国大陆比较有声望的艺术品拍卖行所拍卖的官窑瓷器,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宋五大名窑瓷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明清官窑瓷都是赝品。而从海外"海归"的所谓的明清官窑瓷真品中,至少一半以上是民国年间的仿制品。  我们可以从文史专家陈重远所著的《古玩谈旧闻》等书中发现一些线索,书中披露了大量民国"民仿官"仿制高手詹远广詹兴祥及徒弟刘永清等的绝活,以及当时最有
那是三四年前,在科林教授的课堂上,我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文明全球化的可能性。当时英国的各大电视台正流行着这样一段广告:中餐厅里,一个英国人勉为其难地努力吞咽下中国客户点的菜以尽礼仪,而主人见到客人的盘盏一空就忙不迭地叫更多的食物,结果,可怜的英国人吃下了许多他并不喜欢的蛇……广告的结论是HSBC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作为一种营销策略,没有人会和HSBC较真;而在理性认知中,全球化的推进却总绕不过两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