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要求,然后分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最后探讨了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作用;依据;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U442文献标识码: A
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技术经济研究和系统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作出是否进行该项目的决定(可行或不可行)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应用上具有普遍性,但其内容和深度随行业、项目性质、工程类型、规模大小、复杂程度、涉及范围等不同而不同,随具体研究对象变化而变化,因而又具有特殊性。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与拟建项目的投资效果有关因素的综合研究分析,以避免或减少项目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它是保证建设前期工作在项目管理方面,达到项目选择准确、方案科学、工期合理、投资可控、效益较好的前提。
1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1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运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主要是投资体制的改革,在建设工程中尤为突出。可行性研究就是基于此,它是解决工程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如何进行投资的问题,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所依据的决策性文件。目前的投资格局被打破,原来由政府财政进行统一分配投资、并由单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面变成了多元投资的格局(由国家和地方、企业和个人等多方投资)。
1.2由国家审批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单位用以筹措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项目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项目,同时也是吸纳其他投资者合资的充分的理由根据。向申请国家补助资金或银行申请贷款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必须向相关管理部门报送的。只有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银行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通过了,工程项目的确可行被确认后,贷款或资金补助才能被审批同意。一些金融机构,例如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等)以及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工程建设申请贷款的前期决定性条件就是必须提交可行性研究。
1.3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依然是可行性研究。建设的项目实际性的建设蓝图都是通过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出来的,即针对下列內容进行详尽的设计与规划,如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实施的具体技术方案、工程的坐落与总体布置、工程设备的选型、工程建设工期、建设工艺流程、工程投资概算、施工劳动定员、以及工程的三废治理等。由于建设工程,特别是大中型建设项目,涉及投人资金的数额大、工程规模大、工程范围广,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繁多,如果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得不完备和科学,势必会可能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影响带来深远的不良反应。所以可行性研究是编制发展计划、技术改造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并进行调控管理的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无论项目的大小,初步设计不能违背可行性研究的分析理论和结果,并严格依照其进行设计、编制。同样可行性研究内容也务必要详细、全面、科学,因为它在国家编制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计划,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管理中起到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要求
2.1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并决定该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指导下完成,并且,各种技术资料的辅助性说明也是必须的。由于可行性研究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经济建设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指导方针政策、工程任务,部门与地区经济规划,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等;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的以及一系列在项目建议书通过批准后协商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由国家颁布的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家关税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由国家批准的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工业基地规划、资源报告、以及区域规划等;当地的拟建厂址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基础资料;有关国家、地区行业的经济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法规、法令、标准定额资料等;以及包含种类繁多的市场信息和涉及风土人情的市场调研报告。
2.2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一种综合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并对拟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论证与分析,从而进行正确决策、判断其可行性与否的研究活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基本项目投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投资项目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方法。所以就必须对以下几点问题做出解答:①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②经济上效益是否显著;③财务上是否赢利;④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资源;⑤需要多长时间建设;⑥需要多少投资;⑦能否筹集到资金。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3.1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2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具有预测性及前瞻性。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也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3.3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涉及国家和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保证其研究内容和成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可行性研究分为很多方面,该规定是由国家计委颁发的。具体方面如下:
4.1项目摘要。工程项目内容的简要性说明,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规模、建设年限与设计方案、运行费用、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4.2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4.3市场分析及预测。重点包括工程项目的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现有运营能力调查与分析、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等。
4.4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状况,人员状况,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现有配套仪器设备和现状建筑设施等。
4.5工程项目地点选择分析。工程项目建设地点选址要落实具体地块位置,并对与工程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区域内的建设条件和基础状况加以描述,要直观准确。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占地范围、项目资源、具体地址位置(要有平面图)、运输、交通、通讯和水文地质、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条件,以及其它公用设施情况等。
4.6工程建设技术方案分析。主要包括项目主要技术工艺参数与技术工艺流程、技术来源及技術水平、主要设备选型方案和技术工艺比较等。
4.7工程项目建设总体布局、总体规模、和工程项目的具体目标、任务情况。
4.8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内容。项目建设内容重点包括配套仪器设备和土建工程等。要逐项按要求详细列明各部分建设内容及相应规模。土建工程:详细介绍土建工程名称、单位、建筑结构、规模、数量及工程造价。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应与项目建设功能与属性相匹配,如果,分期建设或另有特殊原因的,要特别加以说明。公用工程:如水、暖、电等,以及场区工程要有具体工程量和工程造价说明。
4.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类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估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并加以汇总,在可行性研究中要明确投资筹措方案。该部分工作要依据建设内容和现行的相关建设标准或规范执行。
4.10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建设的具体期限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明确,要切实的根据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工期、试运行等全过程所需的时间要求和进度要求,来确定最佳的工期进度和最优质的实施计划方案。
4.11环境保护。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提出环境保护方案和工程实施中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以及因此所必须的费用。对整个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安全可靠的无害化处理。
4.12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建成后、运营期间的组织管理职能与机构、人员配置、运行机制等;同时要对各期间的的成本费用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成本费用的合理方法。
4.13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对工程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测算与分析。尤其是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能力、开发和新增固定资产,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量化分析。
4.14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改进建议。
结语: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作用贯穿在项目推进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工程项目的前期筹建,还是在建设实施中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准备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的论证,并进行定址、定量、定人、定时、定性、定价的综合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国家资金的投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所以,做好筹建前期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环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的工作做的不细,将会导致决策失误。不仅会在经济效益上给国家、社会、投资方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影响。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手段就是以评价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获取效益的能力,并以此来防止决策失误,避免投资浪费的同时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坦、郭春翔,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的探讨,科技广场,2008,(06)
[2]吴文炜.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之探讨[J].云南冶金,2002, 31(1)
[3]王立国,王红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2002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作用;依据;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U442文献标识码: A
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技术经济研究和系统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作出是否进行该项目的决定(可行或不可行)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应用上具有普遍性,但其内容和深度随行业、项目性质、工程类型、规模大小、复杂程度、涉及范围等不同而不同,随具体研究对象变化而变化,因而又具有特殊性。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与拟建项目的投资效果有关因素的综合研究分析,以避免或减少项目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它是保证建设前期工作在项目管理方面,达到项目选择准确、方案科学、工期合理、投资可控、效益较好的前提。
1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1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运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主要是投资体制的改革,在建设工程中尤为突出。可行性研究就是基于此,它是解决工程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如何进行投资的问题,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所依据的决策性文件。目前的投资格局被打破,原来由政府财政进行统一分配投资、并由单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面变成了多元投资的格局(由国家和地方、企业和个人等多方投资)。
1.2由国家审批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单位用以筹措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项目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项目,同时也是吸纳其他投资者合资的充分的理由根据。向申请国家补助资金或银行申请贷款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必须向相关管理部门报送的。只有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银行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通过了,工程项目的确可行被确认后,贷款或资金补助才能被审批同意。一些金融机构,例如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等)以及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工程建设申请贷款的前期决定性条件就是必须提交可行性研究。
1.3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依然是可行性研究。建设的项目实际性的建设蓝图都是通过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出来的,即针对下列內容进行详尽的设计与规划,如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实施的具体技术方案、工程的坐落与总体布置、工程设备的选型、工程建设工期、建设工艺流程、工程投资概算、施工劳动定员、以及工程的三废治理等。由于建设工程,特别是大中型建设项目,涉及投人资金的数额大、工程规模大、工程范围广,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繁多,如果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得不完备和科学,势必会可能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影响带来深远的不良反应。所以可行性研究是编制发展计划、技术改造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并进行调控管理的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无论项目的大小,初步设计不能违背可行性研究的分析理论和结果,并严格依照其进行设计、编制。同样可行性研究内容也务必要详细、全面、科学,因为它在国家编制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计划,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管理中起到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要求
2.1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并决定该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指导下完成,并且,各种技术资料的辅助性说明也是必须的。由于可行性研究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经济建设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指导方针政策、工程任务,部门与地区经济规划,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等;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的以及一系列在项目建议书通过批准后协商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由国家颁布的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家关税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由国家批准的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工业基地规划、资源报告、以及区域规划等;当地的拟建厂址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基础资料;有关国家、地区行业的经济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法规、法令、标准定额资料等;以及包含种类繁多的市场信息和涉及风土人情的市场调研报告。
2.2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一种综合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并对拟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论证与分析,从而进行正确决策、判断其可行性与否的研究活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基本项目投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投资项目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方法。所以就必须对以下几点问题做出解答:①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②经济上效益是否显著;③财务上是否赢利;④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资源;⑤需要多长时间建设;⑥需要多少投资;⑦能否筹集到资金。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3.1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2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具有预测性及前瞻性。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也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3.3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涉及国家和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保证其研究内容和成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可行性研究分为很多方面,该规定是由国家计委颁发的。具体方面如下:
4.1项目摘要。工程项目内容的简要性说明,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规模、建设年限与设计方案、运行费用、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4.2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4.3市场分析及预测。重点包括工程项目的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现有运营能力调查与分析、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等。
4.4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状况,人员状况,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现有配套仪器设备和现状建筑设施等。
4.5工程项目地点选择分析。工程项目建设地点选址要落实具体地块位置,并对与工程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区域内的建设条件和基础状况加以描述,要直观准确。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占地范围、项目资源、具体地址位置(要有平面图)、运输、交通、通讯和水文地质、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条件,以及其它公用设施情况等。
4.6工程建设技术方案分析。主要包括项目主要技术工艺参数与技术工艺流程、技术来源及技術水平、主要设备选型方案和技术工艺比较等。
4.7工程项目建设总体布局、总体规模、和工程项目的具体目标、任务情况。
4.8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内容。项目建设内容重点包括配套仪器设备和土建工程等。要逐项按要求详细列明各部分建设内容及相应规模。土建工程:详细介绍土建工程名称、单位、建筑结构、规模、数量及工程造价。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应与项目建设功能与属性相匹配,如果,分期建设或另有特殊原因的,要特别加以说明。公用工程:如水、暖、电等,以及场区工程要有具体工程量和工程造价说明。
4.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类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估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并加以汇总,在可行性研究中要明确投资筹措方案。该部分工作要依据建设内容和现行的相关建设标准或规范执行。
4.10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建设的具体期限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明确,要切实的根据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工期、试运行等全过程所需的时间要求和进度要求,来确定最佳的工期进度和最优质的实施计划方案。
4.11环境保护。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提出环境保护方案和工程实施中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以及因此所必须的费用。对整个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安全可靠的无害化处理。
4.12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建成后、运营期间的组织管理职能与机构、人员配置、运行机制等;同时要对各期间的的成本费用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成本费用的合理方法。
4.13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对工程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测算与分析。尤其是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能力、开发和新增固定资产,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量化分析。
4.14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改进建议。
结语: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作用贯穿在项目推进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工程项目的前期筹建,还是在建设实施中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准备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的论证,并进行定址、定量、定人、定时、定性、定价的综合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国家资金的投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所以,做好筹建前期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环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的工作做的不细,将会导致决策失误。不仅会在经济效益上给国家、社会、投资方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影响。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手段就是以评价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获取效益的能力,并以此来防止决策失误,避免投资浪费的同时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坦、郭春翔,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的探讨,科技广场,2008,(06)
[2]吴文炜.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之探讨[J].云南冶金,2002, 31(1)
[3]王立国,王红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