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出于对有关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软件产品和市场真实状况了解的需求,笔者对竞争情报系统软件的产品种类、市场规模、主要厂商、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结果简要综述如下(其中不包括舆情监测系统软件和服务的情况)。
竞争情报系统和工具软件的类型与特点
竞争情报系统是指竞争情报系统软件产品,涵盖竞争情报监测系统、竞争情报搜集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处理系统、企业竞争情报门户(系统)、企业竞争情报集成系统或解决方案、竞争情报处理中间件和网络竞争情报服务客户端软件。要了解竞争情报软件,需要清楚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竞争情报软件与知识管理、商业智能密切相关。知识管理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在功能和目的上都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在实际的产品中两者的功能常常是互相嵌入的,因此也有把知识管理系统归入竞争情报系统的,反过来的情况也有,即把竞争情报当做知识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区别是竞争情报系统采集监测的信息内容偏重企业外部,知识管理处理的信息(知识)主要在组织内容。IBM、ORACLE、HP等厂商早就提出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主张,并且在企业级解决方案中嵌入了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模块。有的学者把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软件也归入到竞争情报软件产品之中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自然语言理解、语义关联分析、词频分布统计、语料学研究等可以用于进行情报分析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是竞争情报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形成了多种软件产品。有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分析功能中已经开始引入这些技术。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等各种技术如何在竞争情报系统中起作用,会演化成什么样的竞争情报软件产品,以及竞争情报系统是否会以嵌入和融合的方式进入办公、企业门户等企业应用系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既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也取决于应用需求的变化。从市场营销的观点看,可能还取决于主导厂商的应用引导和需求管理。
其次,舆情监测系统是竞争情报系统的一部分。近三四年来由于互联网舆情危机事件的频发,导致了企业和政府组织对于网络舆情监控的强烈需求,导致了舆情监测软件的快速发展。由于网络舆情监测可以自动化进行但是判读却需要人工干预,特别是舆情监控多为人工操作,且有常常引用一些灰色手段,故这类业务多采用服务模式,而不是出售软件。另外舆情监控的商务模式存在法律规制和道德风险。
网络舆情作为四大情报源之一并不涵盖全部情报源,因此舆情监测系统只能是竞争情报系统的一个子集系统。
最后,目前市场上竞争情报软件有多种类型。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目前中国市场上提供的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已经有十多种,软件系统的名称还不统一,功能也各不相同,无论是从认识上、方法上、流程上,还是从系统设计和效果评价上都表现出一种矛盾和混乱状态。当然这也是事物快速成长时期的常态。目前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可能会冠上竞争情报的名字,也可能不冠名“竞争情报”,但是其系统的类型和工作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1中所列的软件系统及其功能组合在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中承担着竞争情报系统的职能。由此可见,企业对于竞争情报系统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定义还有多种见解。几家进行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开发的厂商在有关系统功能方面的争论(如拓尔思公司和天下互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有的企业实际上引入的是一个可定制特定主题的网上信息搜集和发布管理系统,如联想集团某部门。有的企业则是在其业务系统或办公系统上嵌入一个竞争情报采集、处理和发布模块,如广东某通讯公司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块)。也有的企业在采用以知识管理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系统,但是很多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在目前市场上是作为企业信息化平台的组成部分或者模块、子系统等存在的。
竞争情报软件的市场规模
竞争情报市场的规模和前景一直是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竞争情报市场的特殊性,从十年前中国成立竞争情报专业行业组织至今,竞争情报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试验运行都在进行着,但是产品化工作进展是很缓慢的。只是近两三年才出现了具有一定数量用户的产品化系统,如拓尔思、赛迪和天下互联等,还有一些厂商的产品只有几个试验用户,还有一些厂商的产品开发项目中途下马或被搁置。因此可以说商品化的竞争情报系统产品正在形成中,特别是很多系统和其他信息化应用系统重叠、嵌入,很难规范统计。预测这样一个市场的规模自然是很难的。正如我国权威的信息资讯研究和咨询机构赛迪资讯所说的,竞争情报虽然需求旺盛,前景乐观,但对市场的预测依然是一个冒险。根据赛迪数据的估计,国内竞争情报系统(CIS)产品及服务2008年的市场规模为3亿元左右。如果算上知识管理等其他关联产品和服务,市场容量将达到20多亿元,并能保持40%的增长率。根据东方策略的市场研究认为,目前中国CIS产品市场的规模尚不足5000万元,其中还包括CIS售前培训和实施服务等咨询服务的收入。如果把CM(内容管理)也包括在内的话,应该可以达到3亿元的规模。这样的计算口径应该是包含了大量的MIS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甚至具有部分情报管理功能的OA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软件的主要厂商和产品情况
● 拓尔思
产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独立软件系统,内涵网络爬虫,以关键词匹配进行互联网信息搜集,简单分类、聚类(依据客户定制和关键词匹配判别)。对非互联网信息有人机接口,以数据库管理。具备情报管理和分发功能。
2009年销售额不是很大,项目个数也不多(各厂商的销售额和市场情况涉及到各自的商业秘密在此不予透露)。
● 天下互联
产品:情报代理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服务式运营,分类关键词匹配定制方式,仅包括互联网信息。用户付费购买帐号。目前监测网页范围受到限制(运营投入不足)。
2009年销售额与前年基本持平。
● 铱星
产品:情报代理 人工干预式服务
属于情报咨询服务但使用了自动化网络搜集工具系统。
2009年销售额也不是很高。
● Autonomy
这是竞争情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最多的公司之一,目前主要领域是企业搜索领域。去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只有不太大的数量。自己不直接销售,一般作为引擎嵌入由系统集成商签单。但Autonomy负责实施支持。项目一般适合大型、巨型企业集团。目前也愿意支持中大型企业用户。
● 易地平方、百度、赛迪顾问等产品
都曾有典型的竞争情报系统产品,分别因为资金投入、产品战略、运营管理的原因而放弃产品和市场。
● 泛微
产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泛微产品的一种,一般作为其平台的一个栏目呈现。也可单独交付,未见到实例。从功能描述上是有一个网络爬虫,根据用户设定的网址和主题进行搜集,然后推送至用户设定的栏目或人员。
销售情况待查。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产品市场的综合观点
第一,作为软件产品这个市场非常分散,规模不大。主要有ECIS(软件系统)形态、营销信息系统形态(多嵌入其他系统)、情报代理服务、OA及其他系统中嵌入模块等形态。
第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缺乏情报信息的协同机制,因而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企业对该软件需求在增长(部分企业需求强烈),但出于对现行产品的不良体验故降低了购买期望。
第四,企业竞争情报功能将是企业信息化平台必需的,具有稳定、增长的需求。
第五,协同引擎加入到竞争情报系统中将会使之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由原来能实现的“MIS 搜索”升级为真正的“人在其中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和工具软件的类型与特点
竞争情报系统是指竞争情报系统软件产品,涵盖竞争情报监测系统、竞争情报搜集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处理系统、企业竞争情报门户(系统)、企业竞争情报集成系统或解决方案、竞争情报处理中间件和网络竞争情报服务客户端软件。要了解竞争情报软件,需要清楚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竞争情报软件与知识管理、商业智能密切相关。知识管理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在功能和目的上都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在实际的产品中两者的功能常常是互相嵌入的,因此也有把知识管理系统归入竞争情报系统的,反过来的情况也有,即把竞争情报当做知识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区别是竞争情报系统采集监测的信息内容偏重企业外部,知识管理处理的信息(知识)主要在组织内容。IBM、ORACLE、HP等厂商早就提出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主张,并且在企业级解决方案中嵌入了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模块。有的学者把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软件也归入到竞争情报软件产品之中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自然语言理解、语义关联分析、词频分布统计、语料学研究等可以用于进行情报分析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是竞争情报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形成了多种软件产品。有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分析功能中已经开始引入这些技术。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等各种技术如何在竞争情报系统中起作用,会演化成什么样的竞争情报软件产品,以及竞争情报系统是否会以嵌入和融合的方式进入办公、企业门户等企业应用系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既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也取决于应用需求的变化。从市场营销的观点看,可能还取决于主导厂商的应用引导和需求管理。
其次,舆情监测系统是竞争情报系统的一部分。近三四年来由于互联网舆情危机事件的频发,导致了企业和政府组织对于网络舆情监控的强烈需求,导致了舆情监测软件的快速发展。由于网络舆情监测可以自动化进行但是判读却需要人工干预,特别是舆情监控多为人工操作,且有常常引用一些灰色手段,故这类业务多采用服务模式,而不是出售软件。另外舆情监控的商务模式存在法律规制和道德风险。
网络舆情作为四大情报源之一并不涵盖全部情报源,因此舆情监测系统只能是竞争情报系统的一个子集系统。
最后,目前市场上竞争情报软件有多种类型。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目前中国市场上提供的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已经有十多种,软件系统的名称还不统一,功能也各不相同,无论是从认识上、方法上、流程上,还是从系统设计和效果评价上都表现出一种矛盾和混乱状态。当然这也是事物快速成长时期的常态。目前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可能会冠上竞争情报的名字,也可能不冠名“竞争情报”,但是其系统的类型和工作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1中所列的软件系统及其功能组合在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中承担着竞争情报系统的职能。由此可见,企业对于竞争情报系统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定义还有多种见解。几家进行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开发的厂商在有关系统功能方面的争论(如拓尔思公司和天下互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有的企业实际上引入的是一个可定制特定主题的网上信息搜集和发布管理系统,如联想集团某部门。有的企业则是在其业务系统或办公系统上嵌入一个竞争情报采集、处理和发布模块,如广东某通讯公司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块)。也有的企业在采用以知识管理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系统,但是很多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在目前市场上是作为企业信息化平台的组成部分或者模块、子系统等存在的。
竞争情报软件的市场规模
竞争情报市场的规模和前景一直是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竞争情报市场的特殊性,从十年前中国成立竞争情报专业行业组织至今,竞争情报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试验运行都在进行着,但是产品化工作进展是很缓慢的。只是近两三年才出现了具有一定数量用户的产品化系统,如拓尔思、赛迪和天下互联等,还有一些厂商的产品只有几个试验用户,还有一些厂商的产品开发项目中途下马或被搁置。因此可以说商品化的竞争情报系统产品正在形成中,特别是很多系统和其他信息化应用系统重叠、嵌入,很难规范统计。预测这样一个市场的规模自然是很难的。正如我国权威的信息资讯研究和咨询机构赛迪资讯所说的,竞争情报虽然需求旺盛,前景乐观,但对市场的预测依然是一个冒险。根据赛迪数据的估计,国内竞争情报系统(CIS)产品及服务2008年的市场规模为3亿元左右。如果算上知识管理等其他关联产品和服务,市场容量将达到20多亿元,并能保持40%的增长率。根据东方策略的市场研究认为,目前中国CIS产品市场的规模尚不足5000万元,其中还包括CIS售前培训和实施服务等咨询服务的收入。如果把CM(内容管理)也包括在内的话,应该可以达到3亿元的规模。这样的计算口径应该是包含了大量的MIS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甚至具有部分情报管理功能的OA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软件的主要厂商和产品情况
● 拓尔思
产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独立软件系统,内涵网络爬虫,以关键词匹配进行互联网信息搜集,简单分类、聚类(依据客户定制和关键词匹配判别)。对非互联网信息有人机接口,以数据库管理。具备情报管理和分发功能。
2009年销售额不是很大,项目个数也不多(各厂商的销售额和市场情况涉及到各自的商业秘密在此不予透露)。
● 天下互联
产品:情报代理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服务式运营,分类关键词匹配定制方式,仅包括互联网信息。用户付费购买帐号。目前监测网页范围受到限制(运营投入不足)。
2009年销售额与前年基本持平。
● 铱星
产品:情报代理 人工干预式服务
属于情报咨询服务但使用了自动化网络搜集工具系统。
2009年销售额也不是很高。
● Autonomy
这是竞争情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最多的公司之一,目前主要领域是企业搜索领域。去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只有不太大的数量。自己不直接销售,一般作为引擎嵌入由系统集成商签单。但Autonomy负责实施支持。项目一般适合大型、巨型企业集团。目前也愿意支持中大型企业用户。
● 易地平方、百度、赛迪顾问等产品
都曾有典型的竞争情报系统产品,分别因为资金投入、产品战略、运营管理的原因而放弃产品和市场。
● 泛微
产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泛微产品的一种,一般作为其平台的一个栏目呈现。也可单独交付,未见到实例。从功能描述上是有一个网络爬虫,根据用户设定的网址和主题进行搜集,然后推送至用户设定的栏目或人员。
销售情况待查。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产品市场的综合观点
第一,作为软件产品这个市场非常分散,规模不大。主要有ECIS(软件系统)形态、营销信息系统形态(多嵌入其他系统)、情报代理服务、OA及其他系统中嵌入模块等形态。
第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缺乏情报信息的协同机制,因而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企业对该软件需求在增长(部分企业需求强烈),但出于对现行产品的不良体验故降低了购买期望。
第四,企业竞争情报功能将是企业信息化平台必需的,具有稳定、增长的需求。
第五,协同引擎加入到竞争情报系统中将会使之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由原来能实现的“MIS 搜索”升级为真正的“人在其中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