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主角:凯特·奥尔夫
神奇咒语:城市化与生态学可以说泾渭分明,我试着将两者结合,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融合到一起。
纽约市位于美国大西洋海岸的东北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港口之一——纽约湾。
在过去上百年的时间里,纽约的城市建设逐步推进。与之同步的是,城市人口增加,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逐渐消失,海平面上升……
面对这些问题,建筑师凯特·奥尔夫希望通过有创意的设计和行动,将城市化与生态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融合到一起,共同发展。
她说:“我们要构建新理念,引入新角色,采用新工具。”
如何寻找新工具?
凯特认为,应该回顾历史,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
她找出1770年的纽约地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地图上清晰可见,港口外有一连串的岛屿,有纵横交错的盐沼和海滩。对当时的陆上居民来说,盐沼和海滩是天然的防波堤。
她还了解到,当时纽约湾附近的郭瓦斯纳运河产的牡蛎有盘子那么大。纽约城最初的缔造者可以说就是采牡蛎的人,最初的街道都是铺在牡蛎壳上的。
看看纽约港的现状,水质污浊不堪。凯特认为,纽约曾经围海造城,对港口、河道进行疏浚,这些工作破坏了大自然自我修护的能力。
要恢复纽约港的生态,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发展人工生态学。
她想起那些“盘子大的牡蛎”,对牡蛎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她找到了对应水污染的新英雄——美国东部牡蛎。
别看牡蛎个头小,不打眼,本事却十分惊人。牡蛎从一端“吃”进去藻类和腐化的东西,通过它那神奇的消化器官,从另一端排出来的是净化了的水。一只牡蛎一天能净化189升水。如果纽约港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被牡蛎礁覆盖,那么几天之后就能过滤全港的水。而且,它们能聚到一起,形成巨大的礁状结构。牡蛎在海底形成的牡蛎礁,是天然的防波堤。
凯特以牡蛎为基础,设计了实验项目——“牡蛎制造”。
对所有港口而言,牡蛎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郭瓦斯纳运河深入纽约城,最后流入纽约港。“牡蛎制造”以贻贝、蔓草、牡蛎等各种港口水生生物为基础,借助当地居民的力量,从改变郭瓦斯纳运河开始,改善纽约港的生态环境。
牡蛎很有意思。它们很小的时候,到处漂浮,遇到同伴就互相粘合,再变成成年的个体。凯特把整条郭瓦斯纳运河看成一个巨型牡蛎育儿场。牡蛎在运河里长大,幼年阶段顺流而下,然后在纽约湾形成牡蛎礁,在那里长大、繁殖。
好,办法想出来了,但怎么开展呢?
在海底钉入防波桩,用编织绳把它们连接起来。把编织绳像编毛线围巾一样编织起来,系在海底的防波桩上,就可以为牡蛎生长提供崭新、柔软的温床了。
编织绳很常见,也很便宜,在五金店就可以买到。
在一次演讲中,凯特笑着说:“想一下,我们自个儿烤些蛋糕卖,卖的钱就够我们开展这个项目了。与其花上漫长的时间去寻找200亿美元的赞助,做一些无用的大项目,不如利用现有资源,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牡蛎就能为海湾带来改变。”
牡蛎和自然栖息与共,它可以根据自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她说,这项工程会逐渐演变成全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将海湾、运河变成一个全新的水上乐园。人们可以在这里潜水、玩耍,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芝麻播音台·
从头开始,逐渐重建生态系统,创造清洁可再生的、生机勃勃的环境,需要利用现有资源,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
——凯特·奥尔夫
主持人语:
你能想到吗?牡蛎能解决美国纽约港的生态问题!
凯特·奥尔夫真是了不起。她向大自然学习,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难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沉静下来,慢慢学习,慢慢寻找,即使是那些不起眼的牡蛎,也可能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神奇咒语:城市化与生态学可以说泾渭分明,我试着将两者结合,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融合到一起。
纽约市位于美国大西洋海岸的东北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港口之一——纽约湾。
在过去上百年的时间里,纽约的城市建设逐步推进。与之同步的是,城市人口增加,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逐渐消失,海平面上升……
面对这些问题,建筑师凯特·奥尔夫希望通过有创意的设计和行动,将城市化与生态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融合到一起,共同发展。
她说:“我们要构建新理念,引入新角色,采用新工具。”
如何寻找新工具?
凯特认为,应该回顾历史,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
她找出1770年的纽约地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地图上清晰可见,港口外有一连串的岛屿,有纵横交错的盐沼和海滩。对当时的陆上居民来说,盐沼和海滩是天然的防波堤。
她还了解到,当时纽约湾附近的郭瓦斯纳运河产的牡蛎有盘子那么大。纽约城最初的缔造者可以说就是采牡蛎的人,最初的街道都是铺在牡蛎壳上的。
看看纽约港的现状,水质污浊不堪。凯特认为,纽约曾经围海造城,对港口、河道进行疏浚,这些工作破坏了大自然自我修护的能力。
要恢复纽约港的生态,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发展人工生态学。
她想起那些“盘子大的牡蛎”,对牡蛎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她找到了对应水污染的新英雄——美国东部牡蛎。
别看牡蛎个头小,不打眼,本事却十分惊人。牡蛎从一端“吃”进去藻类和腐化的东西,通过它那神奇的消化器官,从另一端排出来的是净化了的水。一只牡蛎一天能净化189升水。如果纽约港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被牡蛎礁覆盖,那么几天之后就能过滤全港的水。而且,它们能聚到一起,形成巨大的礁状结构。牡蛎在海底形成的牡蛎礁,是天然的防波堤。
凯特以牡蛎为基础,设计了实验项目——“牡蛎制造”。
对所有港口而言,牡蛎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郭瓦斯纳运河深入纽约城,最后流入纽约港。“牡蛎制造”以贻贝、蔓草、牡蛎等各种港口水生生物为基础,借助当地居民的力量,从改变郭瓦斯纳运河开始,改善纽约港的生态环境。
牡蛎很有意思。它们很小的时候,到处漂浮,遇到同伴就互相粘合,再变成成年的个体。凯特把整条郭瓦斯纳运河看成一个巨型牡蛎育儿场。牡蛎在运河里长大,幼年阶段顺流而下,然后在纽约湾形成牡蛎礁,在那里长大、繁殖。
好,办法想出来了,但怎么开展呢?
在海底钉入防波桩,用编织绳把它们连接起来。把编织绳像编毛线围巾一样编织起来,系在海底的防波桩上,就可以为牡蛎生长提供崭新、柔软的温床了。
编织绳很常见,也很便宜,在五金店就可以买到。
在一次演讲中,凯特笑着说:“想一下,我们自个儿烤些蛋糕卖,卖的钱就够我们开展这个项目了。与其花上漫长的时间去寻找200亿美元的赞助,做一些无用的大项目,不如利用现有资源,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牡蛎就能为海湾带来改变。”
牡蛎和自然栖息与共,它可以根据自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她说,这项工程会逐渐演变成全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将海湾、运河变成一个全新的水上乐园。人们可以在这里潜水、玩耍,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芝麻播音台·
从头开始,逐渐重建生态系统,创造清洁可再生的、生机勃勃的环境,需要利用现有资源,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
——凯特·奥尔夫
主持人语:
你能想到吗?牡蛎能解决美国纽约港的生态问题!
凯特·奥尔夫真是了不起。她向大自然学习,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难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沉静下来,慢慢学习,慢慢寻找,即使是那些不起眼的牡蛎,也可能成为我们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