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7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622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对造成术后谵妄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心脏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622例患者中,发生谵妄102例,未发生谵妄520例,发生率为16.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456;95%CI:2.431 ~4.569)、术前房颤(OR=1.987;95%CI:3.562~7.862)、手术时间(OR=1.246;95% CI:3.164~5.982)、术后疼痛(OR=5.356;95%CIl.386 ~9.374)是心脏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脏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前房颤、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是心脏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可能的危险因素做相应处理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先进器材的革新,血管疾病的诊疗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腔内技术的应用,使一些棘手的血管疾病有了治疗的机会,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
期刊
1化疗后肝损害与HBV再激活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根据2002年卫生部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在我国接受普查的人群中HBsAg携带率高达9.75%.对于合并HBV感染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而言,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功能损害十分常见,轻则影响治疗顺利进行,重则可危及患者生命。
许多专业协会和业内负责人正在开发新的技术和资源以改进 2 1世纪的急救服务 ,目标主要是适应未来执行美国国家陆地转运及安全管理的计划 ,美国全国急救内科医师协会已经确定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结合CLIF器官衰竭评分在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37例HBV相关ACLF肝移植患者,分为有并发症组(n=15)和无并发症组(n=2
脾脏是淋巴系统的组成部分,属次级淋巴器官.成人脾脏平均重135 g(100 g~250 g),平均体积214Cm3(107~314 cm3),约10%~20%的人有一个或多个副脾,位于脾门附近,少数在胰尾等处,结构和功能与主脾相似.脾脏血管十分丰富,可接受心输出量的5%,储血40 ml.构成脾脏基质的网状细胞和纤维可过滤血液,其红髓及边缘区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具有嗜菌活性和抗原提呈功能。
目的 评价导管直接溶栓联合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
放射治疗技术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中,放疗技术所起的预防、根治或姑息作用也已经取得普遍共识.而且,全身放疗技术(TBI)已经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的重要组成以促进移植物的成功植入.但是,放疗不可避免地对机体产生一定损害从而降低疗效,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排放疗以提高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