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十二指肠异位静脉曲张一例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j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指肠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门脉高压导致的异位静脉曲张,其破裂出血的致死率很高且此病少见,因此临床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诊断1例十二指肠异位静脉曲张并采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成功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预切开EMR(EMR-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圈套器辅助ESD(ESD-S)4种内镜下切除方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46例结直肠LSTs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内镜下切除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146例结直肠
目的初步报告Q法自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Q-ESD)应用于大范围早期食管癌(EE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福建省立医院接受ESD治疗的82例大范围EEC(单发病灶>1/2周径或纵径长度>5 cm)患者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传统ESD组(n=44)和Q-ESD组(n=38),比较两组操作面积、操作时间、操作速度、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并发症情况。结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正式出版,其中胃黏膜上皮肿瘤性病变病理诊断相关的一些概念、名称和病变类型有新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胃癌的前驱病变、癌前病变、异型增生相关概念和类型的一些更新以及病理诊断标准,并和日本胃癌取材规约(第15版)相比较,提出目前胃黏膜肿瘤性病变病理诊断的实际问题和对策。
胃癌在全球癌症中病死率位居前列。相比于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其逐渐成为早期胃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内镜切除术后有发生异时性胃癌的风险,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异时性胃癌的危险因素和随访策略。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异时性胃癌的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探究单纯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58例因胰腺假性囊肿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11例单纯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为病例组;47例X线联合内镜超声引导下行哑铃样金属支架置入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病例组手术成功率为100%(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快速制定内镜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策略,及时成立专项防控小组,进行全员培训,快速启动应急机制,调整工作量和模式,建立患者三级筛查机制,加强职业防护,改进防护技术。疫情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镜中心未停止接诊患者,共完成筛查及诊治患者2 138例。其中筛查发热患者12例,排查出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对医护患
目的评价在完全性内脏反位(SIT)患者中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SIT患者的资料,评估插镜成功率、插管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0例SIT患者进行了11例次ERCP,其中胆总管结石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狭窄1例,胆总管下端恶性狭窄1例,胆总管下
期刊
目的评估SpyGlass内镜直视系统(以下简称SpyGlass)对不明原因胆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因不明原因胆道狭窄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SpyGlass检查的患者资料,统计分析SpyGlass诊断不明原因胆道狭窄的准确性。结果共有88例不明原因胆道狭窄患者接受了SpyGlass检查,操作成功率97.7%(86/88),SpyGlass视觉诊断不明原因胆道狭窄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属罕见病,合并早期胃癌则更为罕见。本例早期胃癌发生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随访过程中,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愈性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