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激活了“革命”、“阶级”、“集体主义”等左翼意识形态话语,它们为中国左翼电影的起源提供了社会心理和思想原动力;聚焦国家民族命运、重回现实主义的国片复兴运动与立足大众革命启蒙的左翼戏剧运动以及苏联电影的影响等文化动态,使得中国电影变革并向“左”转获得了外部契机;而上海现代都市文化则为中国左翼电影的起源造就了一个现实的公共空间,这一空间又对左翼电影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