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飞扬话写作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668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年级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敢想敢说,语言充满了童真童趣,别具韵味。如果能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关键词】写话训练;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发现一年级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敢想敢说,语言充满了童真童趣,别具韵味。如果能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将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初学写作需要别人引导、扶持。那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进行说话写话的起步训练呢?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探索。
  一、巧用录音说日记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无限的时间在课堂以外。课堂上,学生自己想说的话写不出,回家就利用微信录下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老师则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堂上播放他们的作品。我发现这样的童言童语很受大家欢迎,就采用“说日记”这一形式开始了一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训练。能说会道的孩子们日记里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话题:我想和你做朋友、忙碌小姐的一天、捕鼠记、下田记、跑马拉松……说日记,播日记,让孩子们有了表达思想的工具,他们就更樂于表达。当表达欲望被激发,表达习惯形成后,孩子就一定会本能地使用“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图文并茂话日记
  学生有了写话的兴趣,只是习作训练的“序曲”。如何让孩子们坚持这样的说话写话方式呢?我们班一个孩子的写话本子叫“小屁孩日记”,一次写话交流中,我隆重地推荐了他的日记本。从那以后,他写话更积极,更认真了。其他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也点燃起说话写话的热情:“忙碌小姐日记”“大屁孩日记”……一个个逗趣的名字出现在班级,一篇篇精彩的日记不断诞生。每次写话交流课上,我都会充满激情地朗读着他们的作品,穿插着对他们的表扬和肯定。学生耳濡目染着我评价的言语,也模仿着我的言语对同学写的话进行评价。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共同找到了说话写话的信心,激发出更多的热情。
  三、妙语生花仿写诗
  记日记是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一年级孩子词语的积累较少,在语言的表达上明显过于平白。如何在学生乐于表达的同时又学会用美妙的语言去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呢?仿写成了连接读与写最好的纽带。语文低年段教材中有很多文笔优美,富有韵味的诗歌。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尝试着让学生模仿文本进行仿写。在这样的仿写中,学生的思维之窗被开启了。他们打开了自己的想象,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火花,他们的小嘴里就迸出了很多的精彩。
  如《树叶》这篇课文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在孩子们熟读诗歌后,我播放了一段轻快的音乐,并伴着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诵读着诗歌。孩子们听着美妙的音乐,想象着树叶飘落的画面,小脸迸射着喜悦,那是文字语言给予他们的熏陶。抓住这一课堂契机,我顺势而导:“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也想当当小诗人说些什么吧,请说一说你的想象吧!”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一句句精妙的诗歌在孩子们的嘴里迸出来:树叶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风铃;树叶落在地上,小虫拿它当摇篮;树叶漂在河里,小鱼拿它当被子;树叶飞到天上,小鸟拿它当风琴……
  学生诗情迸发,无拘无拘的想象让他们身处美妙的境界。这样的语言实践中引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既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又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写诗的兴趣和热情。
  四、听来故事一箩筐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听故事、讲故事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规范语言,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些生动优美的语言不仅能启迪儿童想象,而且能净化童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我经常从儿童经典读物中选择一些孩子们特别喜爱的作品,在班上读书给学生听,下载一些故事播放给孩子们听。我不仅在课堂上播放,每天还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分享,让家长每天利用临睡前的时间播放给孩子听。这样的阅读延伸到生活之中,故事听多了,孩子们的心里也有了无数的想象,非倾吐不可。所以,每一次读故事时,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期待故事精彩结局之际,我故意停下,让他们先自己编故事。如我给孩子们讲《逃家小兔》的故事,讲到小兔想要离家出走,妈妈想办法找到它……讲了前面几个画面故事后,我戛然而止,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小兔离家的方法,兔妈妈又是怎样找到它的。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故事情境激起来了:
  “如果你变成妈妈,”小兔说,“那我就变成书,让你找不到我。”“如果你变成书,”妈妈说,“那我就要变成书架,正好让你回家。”
  “如果你变成书架,”小兔说,“那我就要变成一只蜜蜂,让你看见我就害怕。”“如果你变成蜜蜂,”妈妈说,“那我就变成蜂窝,让你回到我的怀抱。”
  ……
  孩子们感知着这样优秀的绘本作品,各种各样的想法一箩筐,个个俨然成为了不起的儿童作家。
  “情动而辞发”,我相信这样的写作一定能让孩子们慢慢地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就让这份童心飞扬吧,有一天,这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童心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理科生相对于文科生而言,人文素养较为薄弱,他们整日埋头题海,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数理化科目上,面对强势推进的高效课堂,我们理科班的文言文教学该如何面对挑战,打造高效课堂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理科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语文的溯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滋养了一代代文人墨客,可谁想,到了今天,由于时空的差异,却成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是《诗经》里叔孙豹写的一首诗《相鼠》。其实,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齐国大夫庆封到鲁国访问。庆封排场极大,华衣美服,连马车都被装饰得奢华异常。人们看了,艳羡不已。但是鲁国大夫叔孙豹却认为“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一个没有修养的人,即使有豪华的马车,也不能称其为美。  叔孙豹一语中的。宴会之上,庆封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不但吃相不雅,还不懂得
几年之前,没人会料到一种未知的病毒会直接影响2020东京奥运会。它就像诡异的幽灵,藏于九地之下,来无影去无踪。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搞清它的真面目。  面对新冠病毒肆虐,举行还是取消奥运会呢?大家的忧虑也是我的担心。虽然历史上从未有过一次因为病毒而取消的奥运会,但直到东京点燃了那簇圣火,大家那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一半。  可另一半悬着的心还是放不下来。世界各国那么多人涌入,在日本疫情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摘要】中华诗词,博大精深。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较窄,因此,在学习古诗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经过长期实践,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能有效引导学生感受诗韵、诗意、诗情和诗境。  【关键词】多媒体;古诗教学;拓展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诗词,以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表达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源远流长。但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表象储备贫乏,
那一年,她上中学。  放暑假,去同学家里借书,快天黑时下起了大雨,同学说:“你别走了,在我家住一宿吧!”她说:“不行啊!我妈会杀了我的,她不让我在外面留宿。她老人家给我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比如说话不能大声,笑不能露齿,吃饭不能大口,喝汤不能出声,心地要善良,行为要检点,外出时不能在外面留宿。”  同学吐了下舌头说:“你妈把你当公主培养呢!”她笑:“什么公主?有我这么破落的公主?我妈就是把我当成一只
“中国男篮脸都不要了!”出自于范志毅口中的新金句,迅速让《吐槽大会》火出了圈,也将周琦、郭艾伦这两位参与节目的男篮国手推至风口浪尖。有人认为他们的表现很丢人,也有人认为不必对娱乐节目小题大做,随即在各种观点之间出现了激烈碰撞。  在做出评判之前,不妨先来感受整个事件中极为别扭的一点:当初世界杯上与波兰一战,郭艾伦5犯离场仅得6分,周琦更是在最后时刻出现致命失误。这场比赛的惜败,不但导致中国男篮在世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文武百官向皇帝“上书言事”。历来喜欢读史的毛泽东,对古代“上书”的作用及特点很感兴趣。早在秦汉时代,“上书”中便出现了许多奇文,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治安策》等,此后历朝历代皆有佳作。在毛泽东看来,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读古代好的“上书”,从中可汲取政治智慧和历史经验,达到资政育人、古为今用的目的。在读《旧唐书》、《新唐书》的过程中,毛泽东对其中几篇
中午,听到同事刘姐打电话,说:“妈,我这几天好想好想吃您蒸的双色鱼头,可怎么办啊?”过一会儿,又说:“您给我送过来?妈,我口水都流下来了……可是,我总要长大才行吧,好郁闷哦……明天周末,您在电话里教我做吧,您的宝贝女儿也要学得像您那么能干不是……”声音娇嗲,像撒娇的孩童。我们忍不住笑起来。  刘姐挂了电话,看看我们,自己也笑了,说:“我现在隔三差五就跟我爸妈撒撒娇,效果很好呢。”  原来,这两年来
我们不是为了宣示主权才去黄岩岛开展业余无线电活动的,但客观上,我们确实宣示了中国对于黄岩岛的主权”,陈方认为,二者是紧密相联的。  时值今日,资深“火腿”(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也称为HAM)陈方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在黄岩岛上发生的一切。  陈方已是耳顺之年,这位江苏省无线电运动协会的秘书长,讲起话来慢条斯理,讲起无线电来如数家珍。在过去的12年间,陈方曾经两度登上南中国海海域的黄岩岛,他与他的队友
1919年五四运动后,北大校长蔡元培辞职南下,为了商讨如何才能让他回来继续掌舵,北大教授干事负责人刘半农召集全体教授以及《新青年》的编辑们,召开临时会议。  “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首先登台发言的是留着小辫子的辜鸿铭。台下的众人皆知辜鸿铭是个“保皇派”怪人,都不屑于听他满口的“仁义道德”等大道理?,只因顾及他是真心想请校长回来,才忍着没有与他辩论,但个个都是一脸不耐烦。  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