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间舞蹈艺术的生命文化情韵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间舞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体系,是一个情感、生命、文化交织的集合体。它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表现了国人深邃,内涵的思想感情。加之各民族的生活风情、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祭祀传统等都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它有着悠远深邃、内涵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各种现代艺术舞蹈基本上都是源自民间舞蹈,远古时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作舞蹈、经过漫长积累,后来才演变成如今比较规范的民间舞和各种艺术舞蹈,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地区都积存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产,尤其是各民族的民间舞蹈艺术,其舞蹈样式、动态等等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中华民间舞蹈艺术是一个情感、生命、文化交织的集合体。它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表现了国人深邃,内涵的思想感情。加之各民族的生活风情、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祭祀传统等都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
   一、中国民间舞蹈的起源
   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反映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人们通常认为,各种现代艺术舞蹈基本上都是源自民间舞蹈,远古时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作舞蹈、经过漫长积累,后来才演变成如今比较规范的民间舞和各种艺术舞蹈,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是源远流长、意味隽永、博大深远、温雅畅融的华夏传统文化中绚烂璀璨的靓丽明珠;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题材,使得中国民间舞蹈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世界上所罕见的。自古就有“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之说,这便是反映驯兽养畜,种植五谷杂粮的歌舞场面,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生活的反映,古代帝王与王公贵族们经常把民间舞蹈加工改编为宫廷舞蹈,因受帝国推崇及宫廷舞蹈的影响,民间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愈发的完美和成熟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民间舞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二、中国民问舞蹈的艺术特征
   (一)形式自由活泼。中华民间舞蹈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生动活泼,很容易反应出生活内容,并且通俗易懂,颇具生活情趣。
   (二)道具舞蹈结合。我国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的使用道具,如东北秧歌善用扇子、手绢;西北民间舞蹈善用手鼓、花灯;江南舞蹈常用花伞等。这大大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优美,更有生活气息。
   (三)自娱娱人统一。很多民间舞蹈通常是自娱和娱人性相统一的,有些舞蹈对于舞者来说,是为了愉悦自身,但同时也是为了给观众观赏。
   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生活,密切交往,共同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舞蹈。虽然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但今天依旧保持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这应该是民间舞蹈艺术的魅力使然吧。
   三、民间舞蹈艺术的生命文化情韵
   中华民间舞蹈艺术是一个情感、生命、文化交织的集合体。它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表现了国人深邃,内涵的思想感情。加之各民族的生活风情、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祭祀传统等都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它有着悠远深邃、内涵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华夏民族舞蹈文化产生于早期先民巫术图腾活动且是巫术仪式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巫术图腾文化的产物,它必然有巫术的文化层面的属性。尽管“舞”姿态从“巫”中分离,但早期舞蹈事实上还是直接服务于巫术活动的,原始乐舞则是巫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盆舞蹈纹、内蒙古狼山原始岩画、甘肃嘉峪关黑山原始岩画、广西花山崖原始壁画中的舞蹈场景。因此,舞蹈是一种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对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从群众自娱性、社交性、礼仪性的抒发单一情绪的生活舞蹈.到表现繁复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而形成多种舞蹈形式和体裁的艺术舞蹈的发展历程。
   吴晓邦认为: “民间舞蹈是一种群众自己的娱乐活动.中国的民间舞蹈就是农民舞蹈,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队伍广大的农民艺术”。可见,民族民间舞蹈蕴含了各民族的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根植于民间的群众性舞蹈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并在祖国大地上不断积累,并以各种形式延续。华夏民族舞蹈文化产生于早期先民巫术图腾活动且是巫术仪式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巫术图腾文化的持续。
   结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汇了整个民族的人文性格、传统观念、审美意识和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和谐大家庭,各个民族有着本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从古至今,通过各种祭祀礼仪、民俗活动在群众中长期流传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们皆表现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美感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范式,从而彰显着民族的生命迁徙、风俗养成、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审美体征。
  
   参考文献:
   [1]吴晓邦.舞蹈美和舞蹈思想[J].舞蹈论丛,2009(2).
   [2]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7.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南昌市歌舞剧团)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电气节能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建筑施工中典型的电气设施设备在节能上进行设计研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摘 要: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对体育的实际运用技能不足,教学模式和运作机制僵化,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等等。本文首先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针对专项化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专项化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 应用实践  专项化教学是目前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高中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摘 要:演示法是高职田径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目的是根据田径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使学生掌握所做项目的规范动作形象,领悟其中的要点和方法,进而在练习时做出正确的田径技术动作。  关键词:演示法;高职;田径教学  一、演示法在高职田径教学中的意义  田径是以个人身体条件为基础的运动,对动作的规范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在高职田径教学中,一种最为直观、通用、生动的教学方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然而,由于大学生缺乏语言环境,口语课程设置较少,因此在日常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和环保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以往经济建设过程中,人们盲目的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进而造成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在
摘 要:新时期,新任务。新课改下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我采取灵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探究,培养创新人才。就这样,不但培养了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学生;创新;能力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社会的发展离不
摘要:苏教版高中化学的新教材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不仅力图帮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也试图构建一个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方法体系,文章从学生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和理性思维的构建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中的知识,还有注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因此,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前,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我国各个行业的领域中,尤其是教育行业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那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是可以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