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数学教材,提升学生素养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uobo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新苏教版教材中的新增栏目“动手做”是一个非常好的内容,但是有些老师们往往会轻视甚至忽视它们。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本人认为有必要让一线教师们更好地认识到“动手做”栏目的价值,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好地进行利用,以便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挖掘;教材;内涵;提升;素养
  当下老师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动手做”栏目这一内容的教育价值。通常是有些当作思考题,侧重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会稍微讲一讲,有些操作活动需要大量准备工作而且比较繁琐,实施起来可控性比较差的老师们往往视而不见,等同于“你知道吗?”,浅显地读一读或纸上谈兵一带而过。新教材的这一亮点却成了部分课堂教学的薄弱点,作为一线教师,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动手做,充分发挥动手做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是我们追求。
  一、引导实践,激发学生興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学生调动自己内驱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具备了兴趣之后,他们就会从内心对这一知识或者学科充满喜爱之情,从而就会主动、认真地进行学科学习,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出奇地高,我们做老师的,在教学时才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时,针对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这一年龄特征,便引导学生通过折纸、绘画和分实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习、认识分数,深刻领会比较难以理解的单位“1”的含义,从而学生也就自然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整个教学的过程都是以学生实践和思考为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也相当令人满意。
  二、注重引导,积累活动经验
  新教材中的动手做通常是安排在某一单元中或者某一知识体系结束后,有一定的思维高度,需要通过动手实践后才能让学生有所理解和领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对于这种类型的动手做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知识生长点,进一步通过动手做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操作体验,加深理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便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围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实际问题:规定用24米长的篱笆可以围出多少种不同面积的长方形菜地呢?(要求长方形的长和宽或者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整米数)怎样围长方形面积最大呢?由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经过讨论和研究,他们还是比较轻松地得出了结论:可以是长11米,宽1米;也可以是长10米,宽2米;还可以是长9米,宽3米……当然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给孩子充分积累一点活动经验和思考的经验,使他们有点方法并有序思考。
  三、积极体验,提升动手能力
  小学生必须通过具体的动手实践才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与实践,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实物或者图形,把数学教材中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变成有趣的直观事物。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操作与体验,让学生通过操作与体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先提前布置学生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彩纸和手工剪刀,在具体活动的时候,要求学生根据数学教材中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要求,通过自己的独立设计与操作,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剪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比如有松树、有萝卜,还有各种美丽的花朵;还有的学生居然设计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比如可爱的猫头鹰、还有大海里的鲸鱼……学生在活动的时候非常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既能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主要的是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生学习数学如果不能运用于生活解决问题也无异于纸上谈兵,他们的理解也是机械而浅显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平时的生活之中,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获得数学体验,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样,使数学学习达到最终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学最根本的归宿与目标。例如,三年级下册教学《乘法》这一知识点之后,先利用数学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神奇的杠杆”这一活动课程,如果直接告知学生也是能掌握运用的,但却是脱离了实际,仅仅掌握了知识,错过了最美的风景。杠杆来源于生活,如果直接出示学生可能比较茫然,所以找准孩子认知的生长点,从生活场景玩跷跷板引入“臂长”和“物重”。一开始两边一个重一个轻,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果要保持杠杆的平衡,我们可想怎样的办法?猜一猜?学生在动手做了之后,验证自己猜想,得出“左臂长×左物重=右臂长×右物重”,所有杠杆就能保持平衡是运用乘法中积一定的知识。接着回到生活中,还有的联想到运用杠杆原理的杆秤、剪刀、老虎钳等,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很好地解决了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一线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动手做”主题栏目的价值,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做”,改变单一封闭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自主探索发现和创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用双手创造出更加灵动的数学,发展自己数学思维,促进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我爱吃红通通的苹果,爱吃黄澄澄的梨,爱吃红艳艳的西瓜,然而我最爱吃的是又大又圆的柚子。  柚子的形状像一个小西瓜,个头非常大,呈椭圆形,身上穿着一件“黄皮袄”,体重在公斤以上,散发着清香诱人的气味,使人垂涎三尺。  剥开厚厚的“黄皮袄”,里面也是呈椭圆形的,果肉黄中带白,吃上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吃了一口就想再吃第二口,汁液就更加甜,五色液汁就顺着嘴巴流下来,柚子的籽非常小,可以和果肉一起吃下去,
为给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基于图形化建模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了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仿真模
展望小学数学全程,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中充满着数与数、数与形间的“变”与“不变”的现象,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抓住这一特征,对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有十分重要的
[摘 要] 阅读一直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在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影响下,阅读教学一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不仅会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激发与培养产生一定阻碍,也不利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对新颖多样化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应用,尤其是强化问题导向,以有效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学习,以此来全面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与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摘 要】 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教学”是传统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依托,简要地介绍了“示范教学”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有效示范的四种方法,即示范教学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示范教学;美术;教师;学生  一、“示范
爸爸的爱像一杯咖啡,第一口是苦的,但是越品越甜;爸爸的爱像一块夹心糖,外表是硬的,心却是软的;爸爸的爱像一本书,表面平淡,“书”里却充满知识。  我的爸爸长了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对大大的耳朵,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鼻子下方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他的肚子大大的,走起路来像企鹅一样可爱。  我喜欢跟爸爸“打架”,每次我们都会使出各自的绝招。我的绝招是“铁蛇掌”、“冲击牛”,爸爸的绝招是“扔人术”、“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愉快的心理环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质量,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充分展示他们的各种才能。因此,教师在精心设计作文指导或讲评课时,必须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关键词] 作文教学;心理环境;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
[摘 要] 物理知识的传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初中生对物理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学习兴趣不大。课堂导入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精彩的课堂导入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缓和他们对物理学习的恐惧,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和作用,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