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车坛不乏由三厢向两厢过渡的车型,而能够因此带来更加向上的市场销量的却着实不多,骏捷算是其中之一。当初三厢骏捷的上市为华晨本已开始消落的市场销量带来了惊人的转变,此后FRV的上市又让骏捷系列梅开二度,迅速攻占了国产两厢A级轿车市场。因此,当我真的看到眼前的这辆骏捷WAGON车型的时候,我开始相信也许“帽子戏法”即将上演,而这一切都要拜那个“性感的臀部”所赐。
经典的“小宝马”前脸设计让中华骏捷的设计师始终能够把充足的精力放在了尾部的改造上,因此无论是骏捷FRV,还是骏捷Wagon都只是在尾部上进行了几乎全新的设计。骏捷Wagon与之前两款骏捷车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尾部的全新造型,经过意大利平尼法瑞那汽车设计中心的全新设计,骏捷Wagon给我的感觉是饱满而不失稳重,D柱的改变不仅没有影响整车的流线造型,而且还显得更加协调。正如中华骏捷Wagon的设计师、意大利平尼法瑞那汽车设计中心造型总监Lowie Veermesch所说:“中华骏捷Wagon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它将欧洲的时尚元素与东方内敛之美完全融合。”骏捷Wagon车尾D柱的倾斜度甚至已经超过了A柱,这就为车尾带来了一个极为流畅的曲面造型,配合后风挡上部的小尾翼设计,颇具两厢车运动型轿车的精髓。侧面看到的粗壮D柱并没有为加长之后的车身带来任何“愣”的感觉,车顶的行李架此时恰到好处地发挥着装饰作用,为加长的车顶带来更加丰富的看点。另外,高档车上很流行的“鲨鱼鳍”式天线同样起到了不小的点缀作用,新型的尾灯也与前大灯的整体轮廓惊人的相似。骏捷Wagon尾部造型并没有因为之前三厢和两厢车型所带来的惯性审美而受到影响,浑然天成的尾部设计没有丝毫画蛇添足的痕迹。
内饰的原封不动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了驾乘空间的考量上。作为三厢车的拓展车型,Wagon车型所诠释的旅行观念让它必须拥有着更加宽敞的驾乘空间。较之传统的骏捷车型,骏捷Wagon不但把行李厢的空间增加到了1 400 L,而且后排座椅变为了4/6分折型式,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变的空间组合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你几乎可以把任何郊游需要携带的工具如帐篷、睡袋、折叠自行车、烤炉、食品……等都塞进去。如果不是125 mm的最小离地间隙在时刻提醒着我还不能太过撒野,我甚至已经要把它当成一辆SUV车型使用了。
华晨为骏捷Wagon提供了3款动力单元,分别是1.8 L、1.8T和2.0 L发动机,我手中的正是其动力最为强劲的1.8T发动机车型。这款由华晨自主研发的1.8T发动机早已是国内轿车市场的常客,早先的中华尊驰、骏捷和酷宝车型上都有装备,其125 kW的最大功率和235 N
经典的“小宝马”前脸设计让中华骏捷的设计师始终能够把充足的精力放在了尾部的改造上,因此无论是骏捷FRV,还是骏捷Wagon都只是在尾部上进行了几乎全新的设计。骏捷Wagon与之前两款骏捷车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尾部的全新造型,经过意大利平尼法瑞那汽车设计中心的全新设计,骏捷Wagon给我的感觉是饱满而不失稳重,D柱的改变不仅没有影响整车的流线造型,而且还显得更加协调。正如中华骏捷Wagon的设计师、意大利平尼法瑞那汽车设计中心造型总监Lowie Veermesch所说:“中华骏捷Wagon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它将欧洲的时尚元素与东方内敛之美完全融合。”骏捷Wagon车尾D柱的倾斜度甚至已经超过了A柱,这就为车尾带来了一个极为流畅的曲面造型,配合后风挡上部的小尾翼设计,颇具两厢车运动型轿车的精髓。侧面看到的粗壮D柱并没有为加长之后的车身带来任何“愣”的感觉,车顶的行李架此时恰到好处地发挥着装饰作用,为加长的车顶带来更加丰富的看点。另外,高档车上很流行的“鲨鱼鳍”式天线同样起到了不小的点缀作用,新型的尾灯也与前大灯的整体轮廓惊人的相似。骏捷Wagon尾部造型并没有因为之前三厢和两厢车型所带来的惯性审美而受到影响,浑然天成的尾部设计没有丝毫画蛇添足的痕迹。
内饰的原封不动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了驾乘空间的考量上。作为三厢车的拓展车型,Wagon车型所诠释的旅行观念让它必须拥有着更加宽敞的驾乘空间。较之传统的骏捷车型,骏捷Wagon不但把行李厢的空间增加到了1 400 L,而且后排座椅变为了4/6分折型式,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变的空间组合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你几乎可以把任何郊游需要携带的工具如帐篷、睡袋、折叠自行车、烤炉、食品……等都塞进去。如果不是125 mm的最小离地间隙在时刻提醒着我还不能太过撒野,我甚至已经要把它当成一辆SUV车型使用了。
华晨为骏捷Wagon提供了3款动力单元,分别是1.8 L、1.8T和2.0 L发动机,我手中的正是其动力最为强劲的1.8T发动机车型。这款由华晨自主研发的1.8T发动机早已是国内轿车市场的常客,早先的中华尊驰、骏捷和酷宝车型上都有装备,其125 kW的最大功率和23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