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部这次实施的新课改之中,明确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要有所创新,突出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今天本文就实例来谈谈如何改革和创新初中历史宗教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宗教史 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划历史相关知识点并背诵,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讲述一遍历史事实,把相关知识向学生灌输一下就可以了。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一用就是这么多年,如今,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创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应如何转变教学思维呢?
一、 历史教学方法小结
(一)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常言道"教无定法"。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够把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有很大的提高,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在此介绍几种历史教学教法:
1.图示教学法
如果在历史课堂上只是通过书本的讲解,只会增加学生们的无趣感,因此,我经常会使用多媒体来进行历史教学,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新鲜感从而增加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够调动大家的感官,以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执教《文学和宗教》这一课程时,我在课前搜集了很多关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台山等名胜古迹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中给学生一一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领略我们祖国灿烂的宗教文化。课堂气氛很快就调动起来了,学生们都变得积极起来。
再如讲解"玄奘西行"的时候,我在课前给学生们播放传统名著《西游记》的片花,当大家看到这个人人皆知的电视剧之时,情绪一下子就带动起来了,然后,我再告诉学生们,其实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是真实的,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电视剧是被神话了的,真实的事件是唐玄奘是自己去的,随行的只有一匹老马,而不是有三个怪异的徒弟。
2.讨论教学法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学生们可以交流思想和观点,实现资源的共享。
例如:在"鉴真东渡"这一历史事件中,我在上课之时提问学生"在今天的日本,随处可以看见中国文化的影子,那么,日本那些文化是从我们国家的唐代引进的呢"然后鼓励大家发言,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说出了文字、菜肴、茶道、和服等等很多内容,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的思维运动和发言热情。其实学生们平时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相关渠道已经对这些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课堂上的总结和串联,这样就能够在其脑海中形成一种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效果很好。不仅带给学生们知识的乐趣,也加深了我对他们的了解。一举两得。
3. 讲述教学法
运用历史故事来授课是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比较喜欢的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气氛,还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讲解"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的事件中,我用说评书的口吻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在边关中大战匈奴并取得取得辉煌胜利的过程以及二人从小刻苦学习,立志报国的生平事迹给学生讲解了出来,特别是讲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语之时,很多同学连连叫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课堂的融入感还培养了其爱国情操。记得那堂课后很多学生都跟我反映"非常过瘾"。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定要将历史知识熟记于心,并能够做到活学活用。
(二) 课外延伸教学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外,教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互动交流。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历史。在这点上我总结了一些课外活动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
1. 组织演讲活动
在课程告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回忆知识,如我举办的"人人学历史"的课外演讲,学生们可以在所学知识里选取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演讲。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都跃跃欲试,在这种表演中,很多学生的天赋被表现了出来,效果出奇的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讲演的能力,也帮助我们回顾了知识。
2.组织参观教学
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优势等条件组织学生们参观一下金融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还原历史,同时能够增强其自身的文化素养。
3. 组织知识竞赛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时期或者一阶段历史事件来进行知识的竞赛,比如我会在每个月为学生举办一次,我会把这个月的重要知识点结合到一起,在课堂上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方式进行。比如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以及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等等,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或者小组我会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他们学的更好,而表现一般的我则会好好鼓励。这种方式的竞赛不仅巩固了所学的重要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们合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改革初中历史宗教史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有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除了教材版本在不断更新换代之外,历史的考察和挖掘工作也在不间断的进行,会有越来越多新鲜的历史知识供我们学习和参考,因此,改革初中历史宗教史的教学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对我们学习具有深远意义。只有教学方法改革了,才能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海之中去钻研和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的历史文化贡献出一份力量。
总结:
在如今,我国早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本"的正确理念。而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坚持历史教学改革,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江宏.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
[2]丁世燕.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都市家教(上)
[3]李彪.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浅谈[J]..朔州日报
关键词:初中历史 宗教史 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划历史相关知识点并背诵,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讲述一遍历史事实,把相关知识向学生灌输一下就可以了。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一用就是这么多年,如今,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创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应如何转变教学思维呢?
一、 历史教学方法小结
(一)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常言道"教无定法"。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够把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有很大的提高,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在此介绍几种历史教学教法:
1.图示教学法
如果在历史课堂上只是通过书本的讲解,只会增加学生们的无趣感,因此,我经常会使用多媒体来进行历史教学,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新鲜感从而增加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够调动大家的感官,以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执教《文学和宗教》这一课程时,我在课前搜集了很多关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台山等名胜古迹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中给学生一一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领略我们祖国灿烂的宗教文化。课堂气氛很快就调动起来了,学生们都变得积极起来。
再如讲解"玄奘西行"的时候,我在课前给学生们播放传统名著《西游记》的片花,当大家看到这个人人皆知的电视剧之时,情绪一下子就带动起来了,然后,我再告诉学生们,其实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是真实的,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电视剧是被神话了的,真实的事件是唐玄奘是自己去的,随行的只有一匹老马,而不是有三个怪异的徒弟。
2.讨论教学法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学生们可以交流思想和观点,实现资源的共享。
例如:在"鉴真东渡"这一历史事件中,我在上课之时提问学生"在今天的日本,随处可以看见中国文化的影子,那么,日本那些文化是从我们国家的唐代引进的呢"然后鼓励大家发言,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说出了文字、菜肴、茶道、和服等等很多内容,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的思维运动和发言热情。其实学生们平时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相关渠道已经对这些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课堂上的总结和串联,这样就能够在其脑海中形成一种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效果很好。不仅带给学生们知识的乐趣,也加深了我对他们的了解。一举两得。
3. 讲述教学法
运用历史故事来授课是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比较喜欢的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气氛,还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讲解"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的事件中,我用说评书的口吻将卫青、霍去病是如何在边关中大战匈奴并取得取得辉煌胜利的过程以及二人从小刻苦学习,立志报国的生平事迹给学生讲解了出来,特别是讲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语之时,很多同学连连叫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课堂的融入感还培养了其爱国情操。记得那堂课后很多学生都跟我反映"非常过瘾"。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定要将历史知识熟记于心,并能够做到活学活用。
(二) 课外延伸教学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外,教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互动交流。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历史。在这点上我总结了一些课外活动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
1. 组织演讲活动
在课程告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回忆知识,如我举办的"人人学历史"的课外演讲,学生们可以在所学知识里选取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演讲。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都跃跃欲试,在这种表演中,很多学生的天赋被表现了出来,效果出奇的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讲演的能力,也帮助我们回顾了知识。
2.组织参观教学
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优势等条件组织学生们参观一下金融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还原历史,同时能够增强其自身的文化素养。
3. 组织知识竞赛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时期或者一阶段历史事件来进行知识的竞赛,比如我会在每个月为学生举办一次,我会把这个月的重要知识点结合到一起,在课堂上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方式进行。比如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以及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等等,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或者小组我会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他们学的更好,而表现一般的我则会好好鼓励。这种方式的竞赛不仅巩固了所学的重要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们合作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改革初中历史宗教史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有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除了教材版本在不断更新换代之外,历史的考察和挖掘工作也在不间断的进行,会有越来越多新鲜的历史知识供我们学习和参考,因此,改革初中历史宗教史的教学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对我们学习具有深远意义。只有教学方法改革了,才能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海之中去钻研和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的历史文化贡献出一份力量。
总结:
在如今,我国早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本"的正确理念。而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坚持历史教学改革,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江宏.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
[2]丁世燕.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都市家教(上)
[3]李彪.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浅谈[J]..朔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