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蕴真与毛泽东在北京的一次会晤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邹蕴真,与毛泽东同窗5载,走得较为亲近。邹蕴真1893年4月25日出生于汉寿县望城乡(现株木山街道)邹家坪村,由于他嘴唇上有较明显的生理缺陷,极容易被反动派识别,所以1927年以后他离开了民主革命阵营,按照毛泽东的叮嘱,全身心扑在教书育人事业上,践行“教育救国”志愿。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没有遗忘民主人士和昔日学友。1949年冬,毛泽东致函邹蕴真:由湖南“刻日赴京”。1950年1月14日,邹蕴真和夫人戴淑茹、女儿邹敬兰(儿子邹敬亮当时留学香港)抵京,恰值毛泽东出访莫斯科。邹蕴真与徐特立、林伯渠、谢觉哉等湘籍师友聚会后,经中共中央统战部介绍,到设在北京西苑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二期学习,直到5月的一天傍晚,毛泽东派车接他到中南海。兩人阔别23年后,终于在新华门重逢了!
  毛泽东牵着邹蕴真的手,沿昆明湖漫步。邹蕴真由衷赞赏毛泽东领导革命胜利的雄才伟略,毛泽东把目光投向一湖碧波,感慨地说:“没有什么,还是第一师范学习的那一点点。蕴真,当年我们想把国家搞好,苦于没有办法,东找西找,最后才找到马克思主义。”走进丰泽园菊香书屋,毛泽东亲自削好水果,习惯地拿出香烟,边吸边问老同学今日的情形。交谈中,毛泽东还诚挚地忠告老同学跟上时代形势,争做开明人士:“如今解放了,你也要告诉老家的人,把多余的田土、财产交出来,分给贫苦农民,让他们也过点好日子。”
  两人一直聊了3个多小时,毛泽东才把他送出来。步行出菊香书屋时,邹蕴真驻足抬头,看着康熙题的“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门联,顿时涌起无限感慨!
  毛泽东把他送出丰泽园至昆明湖畔。将出新华门,邹蕴真偶然回头一望:夜色中,毛泽东仍站在垂柳下挥手相送。
  事后,邹蕴真有这样的记叙:“润之兄用小包车将我接入私人客厅,畅谈达3个小时之久,感情依旧,毫无半点官僚习气……”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事业都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医疗行业同样如此,特别是中医,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中医学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
在基层行政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笔者从强意识、强管理、强队伍、强培训四个方面谈起。
中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到广西,就是构建和谐广西,即大力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