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酸、碱、盐的概念中揭开“铝三角”的神秘面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酸、碱、盐的概念出发,让学生准确理解和定位铝的化合物。从酸、碱、盐的反应出发掌握铝的化合物的转化,理解相关图像题的转化。
  关键词:酸、碱、盐;“铝三角”;概念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处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现行中学教材中的铝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都表现出了两性。所以对铝的学习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常称为“铝三角”,“铝三角”之间的转化是元素化合物知識中的难点,“铝三角”的相互转化和图像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图像试题屡屡出现。教学中,它是每个老师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实际中,由于学生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更是学生理解的盲点。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习题中学生错误率非常高,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它。
  参考文献:
  [1]任方奎.铝三角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08,No.358(2):60-61.
  [2]庄晓文.中学化学电解质溶液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张建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吴晓红,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大学;刘佺玉,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新营中学。
其他文献
1942年秋,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所向披靡。10月,烽烟又在苏联燃起,欧洲最后的堡垒——斯大林格勒被包围。纷飞的战火中,纳粹分子狂妄叫嚣:两个月占领苏联。不甘当亡国奴的苏联人民誓死要保卫斯大林格勒,在敌军的漫天轰炸,枪林弹雨中,苏联人民前仆后继,与纳粹分子展开惨烈的巷战。  国难当头,乌拉尔山区牧羊人瓦西里·泽索夫也应征入伍,加入到滚滚的参军洪流中。他父母早逝,在外公的指导下,年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