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面性的正面突破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对雕塑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挑战与变异。雕塑在什么样的时空中存在呢?对于仍坚持雕与塑的视觉原创性这一创作模式的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找到雕塑语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似乎逐渐呈现出纠结的状态。而这种纠结所呈现的状态,现在越来越被批评界所关注,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舟越桂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舟越桂出生于战后的日本,早年毕业于日本最高艺术学府——东京艺术大学。从研究生时代开始,舟越桂就始终坚持具像表现的创作,后作为日本代表性当代雕塑家以其作品中所体现的东方文化精神被邀请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享誉欧美艺坛。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参加舟越桂在雕塑教学中的讲评,并与其有过交流。因此,在众多介绍舟越桂的文章中,笔者应《雕塑》杂志所约,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还原其创作轨迹与状态,力求更加接近其真实的艺术观念与艺术探求。
  一、工作室的秘密
  下午两点多钟,助手推开了舟越桂位于东京世田谷区的工作室的大门,这是一间并不是十分宽敞的房间。就是在这间看似零乱的工作室中,舟越桂完成了几次创作上的探索和风格上的转型。每天下午四点多钟,舟越桂会来到工作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种和木头的交流与对话会持续到凌晨的四点钟,几乎每日如此。
  舟越桂对作品的制作要求十分的苛刻,一件作品的制作周期也非常的长,一般两到三个月会完成一件。这种近似于修行的制作过程,有着很强的日本传统工艺的模式与观念。这种观念是自然形成的,它体现了对材料的尊重与敬畏,这是一种不可超越的底线。这种创作方式也是对自身职业作家的一种身份认同,只有在这个时空中,艺术家可以摆脱世俗的种种困惑;摆脱生活上的种种不如意;摆脱种种名利的追逐,完全回归到自然的状态,是真正在享受这一过程的状态。
  二、材料的对话
  舟越桂的作品几乎都是楠木的材料,几乎都是人物半身像。这种持续性的创作为舟越桂的作品带来了强有力的视觉名片,成为了他特定的艺术语言。这样的创作方式始于舟越桂在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的毕业创作——《圣母像》。
  舟越桂的父亲舟越保武是日本非常著名的雕塑家,虔诚的基督徒,长年担任东京艺术大学雕塑系具像工作室的主任,他的作品《原的城》成为了战后日本一代人的典型的心理形象。舟越桂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开始接触泥塑和木雕。但在父亲巨大的艺术成就下,舟越桂始终没有信心会成为优秀的雕塑家。直到毕业创作《圣母像》的出现,并且初次使用了木雕的方式和楠木这种材料,他似乎找到了久违的自信,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
  舟越桂认为,材料是有生命的。来自于自然界的木材,也经历了像人一样的生长周期与生命历程。艺术家通过另一个有着生命历程的载体来承载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一件非常奇妙的过程。艺术家自身与材料是平等的关系,对木料的每一次雕琢都是与材料的对话,这带有很强的东方哲学的色彩。所以,舟越桂的作品是具有亲和力的,材料是有温度的,是有触摸的感觉的。
  三、东方精神
  舟越桂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无国籍,并没有某种特定的指向和犀利的批判。这就与很多超写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有些相似,尽量通过表现技巧来完成个人观点的展现,人们通过对作品表现技巧的赞叹来体味作者对事物的态度。其实,舟越桂的作品没有过分先端的探索;没有宏大高深的主题;没有纷繁复杂的结构;更没有无所不包的容量。他其实更多的是保守的色彩,不论艺术潮流的如何转变,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生存空间,无表情地对待这个世界。这种无表情是一种态度,是艺术家的一种选择,就像舟越桂一次个展的题目《水的行方》。水是无颜色的,无形的,这种“无”的状态恰恰是东方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水是没有的方向的,随波逐流是多么难达到的“境界”,试问有谁能够像水一样从高向低流去呢?
  舟越桂的作品是需要一个人独自去解读的,它更像一种诗意的存在,给人一种心灵的参照。
其他文献
5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一个节日:国家道歉日。这个节日背后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从1910年代起,澳大利亚政府秘密执行了一项人种实验:改造土著儿童。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距离以种族政策而臭名昭著的纳粹政权倒台已有近30年。期间约10万土著儿童及家庭遭受生离死别的痛苦。  直到2008年,澳大利亚才正式向受害者道歉。回顾这段历史,发现:人类文明史上的丑恶,离我们今天竟然如此之近
发现海底古代城市道路?   1938年,美国一位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曾预言,亚特兰蒂斯就在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附近海底,它的一部分将在1968年到1969年之间被发现。神奇的事情果真在1968年发生了,美国海底考古学家在比米尼岛附近的海域潜水时,在约6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些呈长条形或近圆形的石块,这些石块像是被加工过,不管是什么形状,相邻的石块之间都能很好地拼连在一起。石块接着石块,连成了一条约800
近日,随着美军宣布8月底撤离阿富汗,阿境内多个省份爆发激战,政府军击毙塔利班组织(Taliban)数以百计的武装分子。阿富汗国防部7月3日表示,过去24小时,超过3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在与政府军交火时丧命。  尽管政府军这边捷报频传,实际上战况却并不容乐观。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政府官员证实,塔利班占领了坎大哈省重要地区潘杰瓦伊。而据阿富汗媒体报道,在该国大约400个行政区域中,塔利班目前已经控制了超
三十余年来,陕西省雕塑院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地域形态特征,在潜心研究和探索传统文化及当代艺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推出了一批知名雕塑艺术家和有一定影响的雕塑作品,在创作研究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大气雄浑的风格与特色。以下刊登的14件作品中,有《守望》《腾越》《寻道》《榻》《钓鱼岛》《包青天》6件作品入选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这些作品在材质、空间以及创作理念、手法方面均有所探索与突破,体现出
内容摘要:雕塑在汉代初期与秦代出现了形式上的巨大反差,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和汉初道家思想的盛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本文立足形式上的分析,试图找到道家思想体系在具体审美方式中的体现,并阐释其社会原因及研究意义。  关键词:道;形式;写实;写意;社会意识形态  在陕西临潼的霍去病墓雕塑中,有一件描写马踏匈奴的作品被屡屡载入各种级别的美术教科书,因而成为美术史上的一件经典作品,并且无论是造型传统还是理论研究,
要说自然界最尴尬的一幕,莫过于毒物被自己毒死了。   比如,当粒突箱鲀受到惊吓时,会立即分泌出致命的河豚毒素。结果不小心分泌过多,反倒把自己给毒死了。   又比如有實验室记录案例,一条埃及喙眼镜蛇不小心咬到自己,结果伤口严重肿胀,出现了感染毒液中毒的症状。   看到这里,我们心里不免会有点幸灾乐祸:没想到剧毒生物也会落得这般下场。   但请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些只是剧毒动物里学艺不精的“愣头
  
弱智“天才”   美国的金·皮克,具有超常的记忆力。他能准确地回忆至少1.2万本书的内容,而且这些书涵盖了各種内容,包括历史、文学、地理、甚至是体育,等等。然而,尽管他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但他的智力测试平均得分只有87,分数低于当时大多数人的。他还曾被诊断有自闭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无法参与社交活动。而且直到现在,他时常无法系好衬衫上的纽扣,执行一些普通的运动技能。   有的人是不是觉得这很熟
给你一分钟,你能完成多少件事?能上一趟厕所吗?能读完一则新闻吗?好像有点强人所难了吧。但是每过60秒,世界上就会发生下面这些事。   根据美国化学学会的数据,每天有5亿皮肤细胞会从人体上脱落,每小时你会掉落0.03克到0.09克皮肤,每2~4周你的表皮就会全部更新一遍,并且它们是室内灰尘的主要来源。实际上,在房间中迎着阳光飞舞的微粒大多数都是人的皮肤,你观赏的是你自己以及别人的皮屑。   成年
2020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绝对是世界上最具话题性的地区之一,因为在6年时间里,这里先后出现了17个天坑。本来出现天坑并不是稀罕事,但是这里的天坑总是伴随着火光冲天的爆炸而产生,于是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有人说是陨石撞击地球,有人说是地底的核爆试验。但是地质学家叶夫根尼·丘维林经过6年调查,却得出了一个让人始料不及的答案……   出现天坑   2014年6月12日,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