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一摇(外一篇)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灵在大禹广告公司企划部做文案工作。她容貌端庄,才华出众,写的文案妙语连珠,宣传效果特别好。由于业务能力强,工作量自然也大,加班加点成了常事儿。不过累归累,收入当然也高。遗憾的是她已经二十八岁了,还名花无主,背地里被人称作精品“剩斗士”。
  几个月前的一个周末,她在公司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灵灵,干吗呢?”
  “妈,有个文案要得急,我在加班。”
  “女孩子不用太拼,终身大事才是当务之急啊!你都二十八岁啦!过一年就长一岁哟!你姑姑的单位有个公务员,小伙子不错,要不看看?”
  “妈,我忙着呢,回头再聊啊。”
  方灵挂断电话,让妈妈的喋喋不休在耳畔消失,让起了茧的耳根子稍作清静。
  不得不承认,以妈妈为首的催婚大军,威力不可小觑,方灵真是服了!这两年每逢年节,方灵就如同过堂一般,被亲属们七嘴八舌地一顿拷问。相片、手机号、微信号,雪片一样纷至沓来,方灵要一一地招架,赴约,见面,谈话,吃饭……可怜那点儿有限的节假日,被挤得满满的。
  其实,方灵不是不着急,但婚姻大事既不能草率行事,也不能平淡无味,她尤其不喜欢相亲式的速配婚姻。崇尚着浪漫主义的她更相信缘分,就像盖房子,首先要夯实地基才行。
  办公桌前的方灵,一手托着腮,一手漫不经心地滑动着微信。有闺蜜嫒嫒的一条语音,点开一听,方灵先是惊讶地张开嘴巴,随后回复了一条语音:“不会吧!你这丫头怎么可能?”
  “是真的!千真万确的!”媛媛兴冲冲地说,还发了几张婚纱照。
  真是没想到,媛媛这么快就把自己嫁出去了。前几天聊天还说等到明年结婚,生个狗宝宝呢!完了!这下我们的闺蜜五人组,就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了。
  就在方灵愣神的时候,又有一条语音,“哎,精品‘剩斗士’,要不微信摇一个?哈哈!”方灵嗔怪地回了一句:“死丫头,你就拿我寻开心吧。”
  玩笑归玩笑,虽然摇一个男朋友的想法,听起来天真、荒谬,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方灵点开微信“摇一摇”的功能,随着咔、咔、咔的响动,手机屏幕上不时显示着“正在搜寻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人”。几声婉转的提示音过后,收到了N个打招呼消息。她粗略地看了一下“打招呼的人”,目光锁定了一个叫“湖心岛”的人。头像是一个气宇轩昂、神采飞扬的帅哥儿,给人爽朗亲切的感觉。点开他的详细资料,个性签名是“听风语,看云舒,品人生,湖心岛中一居士”。个人相册里大多是打篮球的照片和视频,喜爱运动的人,热爱生活,身体健康。
  他打招呼的语言也很特别,“湖心岛居士,请您上岛。”方灵对湖心岛还真是有了点儿兴趣,索性回了一句“接受你的邀请”。
  方灵和湖心岛通过微信,经常沟通,逐渐加深了印象,成了微友。湖心岛犹如方灵工作生活中的一米阳光,心海中的一座小岛,给她温暖,让她慢慢停靠。两个人从“摇一摇”的初识,到时不时地约会,从微友,到好友,最后成了甜蜜的恋人。湖心岛是一位大学的体育老师,热情善良,耿直朴实,对方灵更是体贴有加。懂事孝顺的他更是讨得催婚大军元首——方灵母亲的欢心,获得了首肯。
  礼炮声声,宾朋满堂。投影光束照在方灵秀美的脸上,一袭华丽的拖尾婚纱,把她曼妙的身材勾勒得完美可人。在闺蜜的簇拥下,在亲友的祝福声中,方灵款款走向新郎。
  新郎单膝跪地,深情地说:“我的爱人,你愿意和我在湖心岛生活吗?”
  方灵虔诚地大声说:“我愿意!”
  平行线
  王丽和赵元是聚财源酒业的销售员。俩人经常搭伴儿谈业务,王丽能说会道,赵元精明能干。无论多难谈的业务,只要他俩出马,准成!
  谈业务可是个技术活儿,不是谁都能干好的。那得一靠行头打眼儿,二靠巧舌如簧,三靠头脑灵活。王丽和赵元哪样儿都具备。刚刚而立之年的王丽,处处散发着成熟女人的迷人风韵。大她五岁的赵元西装革履,举止文雅。俩人往客户面前一站,就自带气场。为啥啊?人家是实力派,不但外表打人儿,还是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读书多的人自然不一样,不像一般的销售员,为了讨好客户,谈成业务,点头哈腰,赔笑脸儿,低三下四,一副见着爷的奴才相儿。
  他们谈业务,自有一套方法。他们不着急出门见客户,总是先了解客户基本资料,从客户诉求入手,抓住他们的心理,掌握主动权。接着,再礼貌地打电话预约见面时间。和客户一见面,通过交谈察言觀色,二人一唱一和,经常反客为主,牵着客户走,最后呢,订单大都是客户主动签的。
  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话一点儿也不假。两个人不但工作上合作愉快,私交也不错。赵元是个细致体贴的男人,给生病的王丽买过药,去幼儿园接过她的女儿,王丽心情不好的时候,陪她谈心,当她的出气筒。
  工作上是好伙伴,生活上是知心朋友。活泼开朗的王丽经常“哥”“哥儿们”地称呼赵元。冲个咖啡啊,跑个腿儿啊,拿个手包啊,俨然把赵元当成了亲哥。时间长了,不知情的人,还真把他们当成了亲兄妹。可赵元却不这么想,这个属兔的男人,早就开始偷偷惦记王丽这棵窝边草了。
  元旦之前,酒销售进入了旺季,谈客户、签单、要货,把王丽和赵元忙得不可开交。这天,他们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多,还没吃午饭。
  王丽又饿又冷,伸手把羊羔毛的衣领竖了起来,在雪地里跺着脚。“哥,一会儿去哪送货?咱们顺撇儿走,别走冤枉道儿,节省时间。”
  “歇一会儿吧,垫垫肚子,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走,前面那条街有个西饼屋。”“好啊!那家店的东西好好吃的。”二人上了货车,朝下一个路口驶去。
  推开西饼屋的门,新鲜出炉的面包香气,甜腻了周围的空气。两个人选了一个中间位置坐下。王丽点了一个菠萝包,两个葡式蛋挞,一个芒果慕斯蛋糕,一杯热奶茶。赵元点了一杯热橙汁,两个三明治。
  “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小店里轻快的音乐,浪漫的色彩,对面牡丹花般姿色的美女,让赵元心猿意马。“你想啥呢?吃东西啊?不饿啊?”王丽打断了他泛滥的思绪。
  “没……没想啥,吃累了,歇一会儿。”赵元回过神来,勉强找个托词。接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礼盒,送到王丽的手里,说:“快过年了,送你个小礼物。”
  “我不要,无功不受禄。”王丽笑着把礼盒推了回去。
  “别啊,咱们合作两年多了,单没少签,钱没少赚,我比较内向,你这张巧嘴功不可没。就当是大哥送小妹的礼物,表示感谢。”赵元真诚地说。
  王丽心想,别卷了赵元面子,大不了先收下,再给他家孩子买点儿啥,回个礼。“那好吧!谢谢哥了!”
  她这样想着,便不再犹豫,打开礼盒,一看,是一只和田玉贵妃镯,在灯光的照射下通透无瑕,标签上的价格一目了然。她赶忙盖上盒子,放了回去,说:“这礼物我不能要,它的标价超越了友情的馈赠。”
  “这样的玉,才能配得上你凝脂般白皙的手腕。你不觉得咱们出双入对像情侣吗?我想我们的关系可以更好的,你觉得呢?”赵元的左手把王丽的右手攥在手心,满眼期待地看着她。
  王丽没有回答,迅速把手从赵元的手心抽了回来,叫了一杯加冰的橙汁,对赵元说:“像不等于是,我一直把你当哥看。我们要为彼此的家庭负责,我和你的关系只能是平行线。”王丽说完,把加冰的橙汁放到赵元面前。
  “小丽,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冬天的给我喝什么冰果汁?”赵元不解地问。王丽笑着说:“让你冷静一下,不要胡思乱想。哥!我先回家了,明早公司见。礼物我不能收,心领了,谢谢!”
  高跟鞋踩在地板的响动,渐渐消失,王丽走了。赵元喝了一口冰橙汁,滚烫悸动的心,顿时恢复到常温。他嘴里叨念着:“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其他文献
摘 要:从《艺概》文本探寻刘熙载独到的“以豪放为正”的词体正变观,能够发现,这个“正”字涉及词作的形式、内容、风格、情韵等多方面内容,并且主导了刘熙载推尊词体、区分词风、推崇本色、辨析词品、知人论词的词学审美思想。  关键词:刘熙载;《艺概》;词体正变观;词学审美  作者简介:杜娟(1992-),女,湖北松滋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彭红卫(1966-),男,湖北红安人,教授,文
摘 要:诗词这坛酒在时间的酝酿下历久弥香,恰好满足歌词在时代变迁后的味蕾。一副好的歌词,独立于旋律、节奏、曲调之外时,它本身就是一首好诗抑或是好词。诗词并不是简单的潜移默化渗透到歌词的创作,而是孕育了歌词的产生,对歌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直言其意”、“立象尽意”的境界到语言、語音的修辞手法,从诗到词再到歌词这个“诗变”的过程,都清晰反映了歌词就是诗词的社会化、现代化,同时也是诗的蒙太奇化的产物,
我们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除了给我们留语文、数学作业外,还会给我们留一项作业,那就是捡粪。当然,捡粪都是在冬季,因为冬天牲口们拉出的粪便被冻住,便于我们用工具刨下来,是完整的一块,装在粪筐里?回家,倒在粪堆里,到时按照老师要求的数量,再把捡来的粪?到学校。因为那时候,学校也种地,是勤工俭学的重要收入来源。我们也不懂,老师安排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情,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以,我们既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
期刊
刘四是俺家邻居,我们村数一数二的老实人,老婆去年不幸去世了,儿女全在外地上大学,家里就他一个人。不知是不是人太老实了,刘四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傻,村里大多数人并不因为他的老实而高看或者平等对他。不过在一件事上,他令村里的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生产队时,刘四是大拖拉机手,现在虽然年近六十,拖拉机技术在我们村说是第二,绝对没人敢说是第一。刘四的拖拉机技术俺家可沾了光,每季都得力于他的帮忙,俺家才能早早的粮
期刊
摘 要: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作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之祖,留下了许多佳作,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值得研究的隐喻表达。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隐喻一直只被视为一种语言修辞技巧。直到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启了认知语言学的时代。概念隐
虽说这个村子叫龙泉,可水娃家所在的这个组却叫晒坝,顾名思义,缺水呗。祖祖辈辈都缺水,在靠天吃饭的年月里,生活艰难啊!  上初中那年,水娃已然成了家里最有文化的人。不行,得为大家做点什么才好,他反复地对自己强调。  学了荀子的名篇《劝学》后,他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是朦胧的,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是朦胧的,唯独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八个字颇有心得。无论是书上的注释,还是老师的讲解,都算得上
期刊
西寺村村书记侯福,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都说女人爱捯饬,特别是年轻的女人,但侯书记更胜她们一筹。每天早晨用于捯饬的时间一个小时多。快六十岁的人了,看上去倒像四十多岁,头发梳得流光水滑,小皮鞋锃亮,往人堆里这么一站,那真的是鹤立鸡群。  侯书记治下的西寺村是个贫困村,但爱面子的他很注意形象工程,为了在村口修建一座漂亮的门楼,侯书记可是没少费心。村里四角的大喇叭,天天播放侯书记声如洪钟的声音,小孩子听
期刊
一  琳琳越来越觉得日子过得迷茫。  这天晚上,已是后半夜三点半了,丈夫于福祥在外赌钱刚回家。琳琳睡得正香,突然被惊醒,看了看钟,便问他:“怎么到这时候才回来,是不是又去赌钱了?”  “消停睡你的觉吧,这事不用你管。”于福祥历来认为老婆只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除此之外不应多管男人的事。  琳琳说:“你说你把这些精力都用在管理厂子上多好,放着正道你不走,偏要去走邪路。”  于福祥半晌不说话,只顾脱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