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 “诺曼底突围” 俄罗斯单挑G7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s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5日,在历经“易地”和“缩水”之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闭幕了。
  此前,由于克里米亚入俄等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将俄罗斯排除在外,G8峰会缩水变为17年前的G7格局,同时峰会的地点更改为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而不是之前计划的俄罗斯黑海度假胜地索契。
  这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G8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
  这一次,俄罗斯能在大国博弈中再一次化解危机吗?已经沦为“穷国俱乐部”的西方七国(G7)之间又是如何打着各自的小九九呢?
  动真格,“小伙伴们”心不齐
  “我们已准备加强针对性制裁,并考虑在局势要求的情况下,采取重大额外限制性措施,进一步提高俄罗斯要付出的代价。”G7峰会在声明中如此表示。
  德国总理默克尔则严厉指出:“绝不允许乌克兰再次发生骚乱,俄乌问题必须解决,如果无法取得进展,我们将讨论对俄展开第三阶段的制裁,这些(贸易、金融业和能源领域的)制裁措施可能会更严厉。”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份,美国和欧盟已经对普京的亲信、拥护他的俄罗斯富豪和相关俄罗斯企业进行了小范围制裁,其中包括对数十位俄罗斯官员和富豪下达了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令,俄罗斯联邦副总理梅德·科扎克、俄罗斯联邦国安局局长叶夫根尼·穆罗夫、国家杜马代表阿列克谢·普什科夫等都在这份名单上。路透社认为,七国集团希望借机孤立俄罗斯总统普京,以惩罚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做法。
  但是,七国内部对此很难达成一致。
  尤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出于能源、经贸等现实考虑,一直有所顾忌和保留,不愿与俄罗斯彻底闹僵。例如,虽然受到美国的压力,但法国却拒绝取消原定向俄罗斯出口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计划。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说得更为直接:“我们不会让普京成为敌人。”
  美国最有力的盟友日本的做法更让美国气愤,就在G7峰会之前,因乌克兰问题被美限制入境的俄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于6月2日访问了日本,受到日方热情接待。虽然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一再解释“纳雷什金在日本要参加的文化活动在很早之前便已经确定,而纳雷什金不会与政府相关人士会谈”,但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政府试图通过对纳雷什金的特殊关照,留住普京今年秋天访问日本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G7内部一直都存在矛盾和不协调的因素。首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一直飘忽不定,既想接纳俄罗斯,又对其持怀疑态度。其次,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一直没有明确自身定位,不明晰自己究竟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导致西方国家对俄的信任和认可有所保留。
  普京的外交芭蕾
  “祝他们有个好胃口!”俄罗斯总统普京幽默地回答他对G7国家在没有俄罗斯参与下,讨论全球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在G7峰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普京就见到了七国集团中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
  6月6日,法国隆重举行庆祝活动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在东线的艰苦战斗,不让普京参加这场活动几乎不可能。
  白宫方面明确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会参加有普京参加的晚餐,不想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与普京见面,而且在美方的坚持下,法国总统奥朗德不得不在6月6日晚安排了两次晚宴,先后与奥巴马和普京单独会面。此外在诺曼底纪念仪式上各国领导人合影时,法国又特意安排英国女王和丹麦女王分别站在法国总统奥朗德的两侧,使得奥巴马和普京的位置尽量远一些。法国报纸《西法日报》评论称,法国总统不得不在两个大国元首间进行平衡—— 一晚两宴,如同上演“外交芭蕾”。
  但是,普京的“外交芭蕾”显然比奥朗德火候老到,而且左右逢源。
  无论是新闻镜头捕捉到普京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含笑握手的姿势,还是被新闻发言人证实的普京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在镜头外的握手,甚至在6月6日纪念活动的午宴进行中,奥巴马和普京两人还是碰面做了简短交谈。尽管白宫事后刻意淡化这次会面,强调这是一次非正式交谈,时间只有10到15分钟。但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媒体表示:“ (俄美)两国元首还是找到机会就乌克兰局势和乌克兰东部危机问题交换了意见。普京与奥巴马都主张必须尽快减少暴力和军事行动。”
  美国著名记者、地缘学家恩道尔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历史经验让美国和欧洲意识到,靠制裁打击俄罗斯是没有用的,“俄罗斯非常善于大国博弈,依靠步步紧逼的制裁只能迫使俄罗斯不断走向对抗,对欧洲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欧洲国家优先考虑的不是教训和打击俄罗斯,而是如何让俄罗斯直接参与交流,才能够化解矛盾。双方都在互为利用,寻找自己的机会和盟友,这就是政治。”
  俄罗斯还会回来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在短期内很难再去参加八国集团框架内的活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曲星告诉记者,当年号称“富国俱乐部”的G8吸纳成员国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虽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在“休克疗法”与转型后遗症的折腾下伤筋动骨,却仍不失为经济大国。正如当时媒体所评论,吸纳俄罗斯后,G8占有全球15%的人口,65%的GDP,国际贸易总量2/3,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决断力和代表性更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俄罗斯在G8内部地位非常尴尬,往往是七国先召开一个会议,然后再和俄罗斯进行沟通,所以俄罗斯对这样的处境也并不满意。到了普京时代,俄罗斯复兴进程加速,对G8也开始反抗。一方面俄罗斯推动欧亚融合进程,与德国“眉来眼去”;一方面又凭借手中的大量能源,对西方的战略图谋屡有对撞,更积极地参与全球事务。“尤其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新兴国家的相继崛起,G8在经济领域的决断力和代表性饱受质疑,国际影响力日益下降。”金灿荣说。
  也许,正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说的那样:“G8是一个非正式俱乐部,没有正式成员资格之说,也就谈不上被逐出。如果我们的西方盟友认为G8已经过时,那就这样吧!”
其他文献
为培育高产苜蓿(Medicago sativaL.)新品种,以110个苜蓿高产单株的半同胞后代为材料,研究其第1茬、第2茬、第3茬、第4茬及全年产草量一般配合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结
针对以往草坪质量评价方法存在人为权重赋值误差,以及计算繁琐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草坪坪用质量指标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标准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
为了解植被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间的化感作用,选取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撂荒演替中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和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分析它们对其他植
择业效能是影响人们择业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指出了当前高职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点和现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对策。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特殊性及其专业发展历史较短等因素,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着与行业实践相脱离的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学生就业现状,结合企业岗位职责及素质能力要求,以就业为导
新课改在倡导学生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走出误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番“杨柳枝”  如今,集体备课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 “亮点”,在各地备受青睐。然而,在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重视,集体备课在认识和做法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