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与《基辅怨》中的“受难”情结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dd53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伯纳德·马拉默德,二战后蜚声美国文坛的著名犹太作家之一,其作品风格独特,内容平实,读来恬淡、自然。作为一个身居美国的俄国犹太移民后裔,他的特殊身份和深厚的犹太文化素养使他自觉地将犹太民族的历史和生存现状,纳入自己作品的考察范围之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促使他在一系列小说中塑造了诸多受苦受难者形象,真实记录了犹太民族在不同阶段的苦难生活。
其他文献
互文性是20世纪后期重要的批评概念,在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批评家那里运用广泛。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从诗人和前辈强者诗人的关系上,在文学主体方面对文学创作进行了互文性角
传记文学是我国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写法上是写实还是虚构一直是专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传记文学受各方面的影响,虽是依据历史所写,但不可避免的有虚构的成分。
玉米已成为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同时玉米在主要粮食作物中比例也不断攀升。文章利用2003~2010年河北省农户玉米种植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了农业供给反应(适应性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