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闻”与“不报”:从《万历邸钞》看万历朝奏疏留中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奏疏留中现象在明万历朝尤为突出,成为影响时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万历邸钞》作为明末人整理的当代史料,对奏疏的"报闻"与"不报"多有著录。邸钞中奏疏的"报闻"与"不报"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和内容选择性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万历朝政治变动及党争等政局。神宗对奏疏"报闻"与"不报"的取舍,彰显了皇权对舆论的控制,皇帝虽然怠政,但从未放权。万历中后期围绕奏疏留中所进行的控制与抗争,反映了万历朝的君臣冲突及士大夫群体的政治独立意识,这种意识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有渊源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启动了“东桑西移”计划,云南省掀起了新一轮的栽桑热潮。如何抓住时机,快速建立丰产桑园,是广大蚕农都关心的问题。杂交桑生长快、成活率高,栽桑成本低,可迅速建立高产桑
任何权力的存在与运行都是有条件的,作为相对国家、个人而存在的社会权力也不例外,其正常存在与正常运行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权力得以存在与
生态批评家们普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与自然对立的,进而指责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内在的生态维度。柏克特认为上述看法的问题在于:不了解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位置,也没有抓
道德外化是个体道德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外化入手,梳理道德外化概念的发展过程,从道德外化角度把握个体道德发展的复杂性,是变革德育观念的需要,也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