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CT误诊分析

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胆囊癌CT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病例43例,均行CT扫描,其中误诊23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误诊原因。结果23例误诊中,诊断为急慢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1例。肝门区胆管癌2例,胆管癌1例,胆总管下端.壶腹部占位3例,胰头癌5例,胆总管炎症1例,梗阻性黄疸2例,胆囊肿大2例,结肠癌1例。结论明确胆囊癌的CT征象及其转移途径,可以避免误诊,提高诊断正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了63例老年人脑转移瘤的CT表现,探讨老年人脑转移瘤的CT征象及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63例患者包括多发者39例,单发者24例。CT检查病例全部平扫,其中
本文叙述了PACS的发展和特点:DICOM3.0的现状;PACS的通讯和存储技术;并对PACS的效益进行评价和展望。
目的是探讨肾肿瘤的鉴别诊断。采用的材料与方法是对27例肾肿瘤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肾癌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变1例,恶性淋巴瘤并 右肾侵犯1
本文研究了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局部重建算法(LocalRA)、修正的代数重建算法(MART)。用特别设计的仿真数据和实采数据,分别对这三种算法进行了成像数值试验。分析和比较了各算法的重建速度、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目的 采用弹性波反射法确定桩基础、桩底下卧地层中的软弱层的新技术。方法: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超前探测技术,结果 经过实际开挖论证及竣工后的使用情况,证明此技术具有节省工时、造价低的优势。结论 此技术既经济省时、又准确,可供设计及施工人员参考。
本文综述了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基础研究和影像学研究进展,包括其发病机制、病理形态改变、影响损伤程度因素、及生理改变和影像学研究主要是CT等方面的问题.
目的:通过X线CT表现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了65例纵隔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纵隔肿瘤的X线征象及CT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65例纵隔肿瘤全部行X线及CT检查,共中56例行CT增强扫
目的 评价多排探测器螺旋CT(multi-detect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材料方法收集2002年—2003年间54例临床怀疑或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