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为文之目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中,案例表述的风格与形式的多样性给筛选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案例题目设计隐含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的研究意向。何为题?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意思是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额和眼睛,也可以说是案例中最醒目的标志。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亦即透过题目这双文章的“眼睛”,要能看到文章的灵魂。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掌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以下简称:体育案例)题目的设计方法,一线话题栏目组特在146名志愿者中采用随机方式,抽取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研员、一线教师等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他们在314个入围体育案例的题目中,每人筛选出自己认为最适宜的10个案例题目,再通过对“体育案例题目适宜度的倾向性”“体育案例题目文字量”“体育案例题目设计类别指向”及“体育案例题目学科属性”等四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如何设计体育案例题目展开了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案例题目适宜度的倾向性调查
  分析:50名调查者从314个样本案例题目中共选出了177个认为适宜的体育案例题目,占总样本数的56%,表明大部分题目得到认可;其中177个提名题目中48.6%的题目只得1票,表明大家选择适宜案例题目的标准很不一致;而得票率前20名的题目平均得票率也仅占到总提名50人的19.1%,说明大家对体育案例题目设计标准的认可度有着不同见解,对体育案例题目适宜度的倾向性不够集中(表1)。
  2.体育案例题目文字量统计与分析
  分析:从表2中题目平均文字表述量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案例题目字数有控制意识,但最长的题目竟达26个字,显然字数过多,既不易于突出案例主题,也不便于读者筛选阅读。
  3.体育案例题目设计类别指向统计与分析
  分析:笔者从题目设计的角度,为便于分类研究,将177个案例题目分为陈述式、悬疑式和灵感式三种。从表3统计结果来看,陈述式设计占比最高,灵感式设计第二,悬疑式设计占比相对较低。這说明大家对陈述式案例题目设计倾向性较大,对灵感式案例题目倾向性稍次之,而对于悬疑式案例题目设计倾向性较小。但是在前20名中,悬疑式占比与灵感式相同,这说明富有内涵和角度独特的悬疑式题目仍受欢迎。
  4.体育案例题目设计学科属性指向的统计与分析
  分析:表4数据表明,在全部样本中能明确体育学科属性的题目有86个,占48.6%,而无法确认体育学科属性的题目有91个,占51.4%,二者数据虽然相差不大,但仍能看出作者对题目中的体育学科属性设计重视不足;但在前20例题目中,能明确体育学科属性的占55%,这说明案例题目带有体育学科属性是一个重要元素。
  三、结论
  适宜的体育案例题目应主题明确、文字精练、具有体育学科属性。
  1.主题明确,引人期待。一篇案例要能使读者在看到题目后,有很强的期待感。如《“门神”是怎样练成的》,显然,这是围绕培养足球守门员方面的一篇案例,而且套用了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题目,这就使读者有着期待感,从而引领读者继续阅读。再如《巧妙组合,欢乐同行——以“水平悬梯爬行”一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主标题中没有给出清晰的学科所属,虽然副标题有所补充,但案例究竟想表达什么主题仍不够明确。这篇案例写的是作者为了降低难度,减轻学生练习时的心理压力,而让学生一起手持梯子、棍子、撑杆搭起水平悬梯,从而激发学生对学练水平悬梯的兴趣,完成学练任务。如把题目改成《巧搭悬梯 欢乐爬行》,不仅可以省去副标题,而且主题明确,读者还会在“如何搭悬梯欢乐爬行”的思考中对案例充满期待。
  2.文字精练,浓缩主题。题目文字要能精要地概括案例的主题及内涵。如本届参赛案例《失踪的奖牌》,短短五个字,却包含了案例中所要讲述的故事,以及呼之欲出的教育智慧。再如《借力情境教学,构建童心课堂;童趣游戏为媒,丰富教学方式——省编教材下低段立定跳远教学案例》,主标题24个字,副标题15个字,题目太长,且文字不能清晰表达案例的内涵。其实这篇案例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优化情境——升华情境”三个层次帮助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因此,案例题目可以简化成《情境引导,创趣味立定跳远课堂》,既可省去副标题,又浓缩了案例主题。
  3.体现学科,凸显属性。作为体育教育教学案例,题目中要能明确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特别是教学类的案例。如《巧用沙包练习立定跳远》,学科特点明显,且凸显了体育专业属性。再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改变我和803班的80分钟》,乍一看,很有诗意,但看不出文章的主题和内涵。事实上这篇案例讲述了该文作者在一次全国展示课中将一群不愿意学习排舞的学生在自己的精彩示范和尊重、鼓励下认真、积极地完成了一堂高质量的展示课。如果把题目改成《排舞,有你更精彩》是不是既体现了学科特点又凸显了案例主题呢?
  四、设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题目的建议
  结合以上要素,笔者建议在设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题目时,首先要分清楚所要撰写的案例主题是教学类的还是教育类的,在此基础上选择采用陈述式、悬疑式或灵感式三种形式中的某一种表述形式为宜。
  1.陈述式案例题目设计。陈述式即以陈述句的格式铺陈案例主题,使人一目了然。教学类的陈述式案例题目可就某一项目或技术要点的解决方法来设计,如《巧用横幅学练跨越式跳高》《一堂妙趣横生的对练拳课》等,切不可写成诸如《二年级前滚翻教学案例》《排球正面垫球实践课教学设计》等没有明确目的和所要解决某个疑难“点”的笼统的形式。教育类的陈述式案例题目可结合发生的事件,以故事、结果或与此事有关联的理念等,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如《让小胖墩爱上体育课》《做一名有温度的体育老师》等。
  2.悬疑式案例题目设计。悬疑式即通过富有悬念的文字及语言表达案例的主题,以激发阅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学类的悬疑式案例题目可结合教材中的术语及练习要点进行设计,如《一“投”激起千层“浪”》《因势利导,“翻”出精彩》等。而《如何提高学生的投掷水平》《怎样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等题目虽然很明了,但由于语言过于枯燥,难以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教育类悬疑式案例题目可以结合主题用反逻辑或反常态的文字组合来表达,以给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期待。如《摔“痛”的篮球》,篮球怎么会摔“痛”?这种疑惑会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从而进一步深入地阅读案例。   3.灵感式案例题目设计。灵感式即抓取课堂中引起教师反预期行为变化的学生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或某课堂上的某一个意外现象为题。如《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这篇案例描述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过程中,一名学生觉得枯燥而停止不前,并对教师说是因为自己这个“小汽车”没“油”了,从而触发了教师的教学灵感,教师瞬间将游戏升级,设立“加油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将“意外”进行到底》,案例中,作者在一次评优课上带领学生练习投掷实心球动作时,学生意外砸倒了标志物,作者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学生,而是将“意外”延续,鼓励学生继续用投掷物砸倒标志物,不仅改善了出手方向和力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灵感式的案例题目设计能很快地吸引读者。
  以上3种形式的案例题目各有特点,但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紧扣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题,活動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由某一个点而展开。
  五、友情提示
  对于体育案例题目的设计,除文和题需紧密联系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主标题文字以不超过14个字为宜。主标题不能明确案例主题指向的,可用副标题补充,主副标题不能都用长标题。
  2.观点明确并凸显体育学科属性。体育案例因其情感性和德育性与其他学科有交叉之处,如主标题中对案例主题表述不够明确,则可以用带有体育学科属性的副标题补充说明。如《请把你的手给我——体育教学中对一个自闭生的情感引导》。
  3.案例题目所显示的主题要能明确区分是教育类还是教学类,且与论文题目的用词有所区别,不宜采用“案例”“策略”“研究”“分析”等字样作为题目表述用词。
  题目是一个重要的开头,是案例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因此,设计一个能突出主题的题目并不困难,但还要能构思巧妙、新颖独特、凸显教育智慧。能写出引发读者强烈期待感的体育案例题目是比较难的,因为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行,没有专业的理论素养不行,没有文学写作的功底也不行。所以,体育案例题目的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以上是基于当前教师们设计体育案例题目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教师们在今后的体育案例题目设计时提供参考,以提升教师们设计体育案例题目的水平,为呈现出更优秀的体育案例开一个好头。
  特别致谢:在此文的问卷调查阶段得到了江苏王竹平、辽宁王勇、重庆刘勇等50位一线话题筛选组志愿者的参与与指导,在验证阶段得到江苏王爱娣、四川黄烈鹏等10位一线话题后勤组志愿者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谢方泽.写作[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特别提到评价制度的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四个评价”为未来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新方向[1],也是新时期体育教育评价改革的指针。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评价也要适应新时期教育任务,在评价改革上做积极探索,以更好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服务。笔者从“
常规的跳房子是用粉笔或胶布在平坦场地上布置的,虽然经济实惠,但“房子”容易模糊,遇到下雨会被冲刷掉,要反复描绘浪费人工成本。笔者利用PC板进行剪裁,拼接成不同尺寸的“房子”,再粘贴上五颜六色的胶带,形成一栋栋“彩色房子”。这款自制教具可以解决场地受限等问题,在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平坦场地内都可摆放,搬运方便且能重复使用。利用不同尺寸的“彩色房子”进行游戏,可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跳跃能力、灵敏和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低年级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不过分细化技术动作的细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其逐步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足球课,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脚背正面直线运球,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设计中,我从全国著名体育特级教师王仲生老师在一次全国展示课上采用的“低头看天”游戏中得到了启发。  “同学们,老师
2020年12月29日《厦门日报》的“都市新闻”上,全版以《我的体育老师都是“武状元”》为题,报道了福建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大比武中厦门队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包揽六个级别第一名;12位教师参赛,11人获得一等奖。这一切优异成绩背后,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宋超美,原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会副主席、基教室体育科主任。  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家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小学体育
“失范生”是指缺乏习惯意识和规则意识、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  由于体育课易受天气、场地、其他班级等干扰,教学组织比较复杂多变,学生更容易突显出无组织、无纪律、不会合理交往等不良的失范行为,这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新学期第一节体育课,为了让一年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牢牢记住自己队列的位置,我安排了“盖楼房”的小游戏,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兴致都很高,但此时小常和小薛却消失了踪迹,我马上召集教师
一、2020年第8期部分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20年6月23日)  教学有招:阳光操场;各抒己见。  二、2020年第9期部分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20年7月23日)  为师之道:读书明理——做一个爱读书的体育教师(仅限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的参与者投稿)。  点击游戏:游戏教法接龙赛;简易器材类体育教学游戏。  各抒己见:关注课改热点,互动交流研讨;杂志文
笔者通过设计大班的钻爬游戏,用体育活动游戏贯穿课堂教学,旨在让幼儿在爬行游戏中积极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提高幼儿的钻、爬等身体活动能力。  一、热身游戏“在一起”  游戏目的:1.拉伸肌肉和韧带,充分活动幼儿各关节,提高肌肉兴奋性;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游戏玩法:  1.探索游戏:“一起走”  活动开始教师就给出热身规则: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不分开。伴随着音乐,幼儿两人一组,自
一、厘清目标定位,形成教学优势  2020年9月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教体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一系列聚焦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核心内容表现为:一是如何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二是如何把握“教会、勤练、常赛”,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为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家园共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以期二者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幼儿教育找到新的路径,促进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结合目前的理论和实际,简单分析了家园共育的价值,针对如何实现家园共育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邀请家长展开助教活动,教育成果在换位思考中有
学校器材室有一批废旧的低压网球,颜色由黄、绿拼接组成,小学生对该球十分感兴趣;球的大小适中,弹性适宜,稳定性好。本文通过对低压网球“一球多用”的探究,将废旧的低压网球引入水平一的体育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一、“蹴球大比拼”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人数相等的队伍,在10×10m的正方形场地内,以2个间隔1m的标志桶作为球门,在距离球门2~5m远的射门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