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究部队官兵腰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临床研究 方法 选取我卫生队的患者108例进行推拿和中药热敷的治疗与常规的治疗作对照,结果发现研究推拿与中药热敷相结合的治疗治愈高,效果好,改良推拿手法,自制中药,方法简单易操作,特别适合基层医疗单位。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康复期护理 部队官兵
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官兵患上腰间盘突出的几率很高[1]。腰椎间盘突出症即腰椎间盘的纤维环以及软骨板不同程度的断裂或破裂,造成纤维环和软骨板内的髓核组织转移至裂隙方向,进而压迫四周的脊髓、关节还有神经根,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下腰痛还有一侧或两侧的下肢痛,同时伴有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的症状[2]。研究证明剧烈的负重运动最易导致纤维环损伤,比如反复弯腰提重物,还有不断地进行屈曲旋转的动作[3]。此外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对腰间盘健康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有些患者长期处在寒冷环境中,脊柱周围的肌肉不断收缩致使椎间盘内压增加,还有许多患者长期坐着工作导致腰间盘的损伤。另外,少数患者是由于自身先天脊椎畸形或由于车祸、地震等特殊因素造成的急性损伤。
为了对部队官兵腰椎间突出症康复治疗进行研究,选取在本卫生队进行治疗的108例部队官兵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近年来我卫生队的108例男性腰间盘突出症患者,
2 治疗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例,对照组例。两组中有腰椎错位者先行定点旋转复位。
2.1 治疗组采用推拿自配中药热敷。
2.1.1 患者俯卧首先自悬枢穴至腰俞穴点揉督脉,反复3编。
2.1.2 点揉腰椎双侧夹脊穴及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穴,自上至下反复3编。
2.1.3 用揉、滚法放松腰部肌肉。
2.1.4 按揉腰突症常见的痛点(通常在脊柱与骼后上棘的夹角,臀上皮神经附一近、骨氏椎两侧、股骨大转子内上侧)。
2.1.5 点揉下肢穴位,放松下肢肌肉。
2.1.6 自配中药选用红花3g、伸筋草40g、、五加皮40g透骨草40g、川乌20g,上药碾碎,共同装袋,湿透后放蒸锅内蒸20分钟,热敷腰部患处。
2.2 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疗,休息、外贴伤湿膏、口服消炎镇痛药等方法。
3 结果
痊愈:自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活动功能正常;显效:体征消失,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尚遗留轻度腰部不适或仅有小腿麻木感,活动功能正常;有效:体征、症状减轻,但活动仍有障碍;无效:体征和症状基本没有变化。
4 讨论
文献报道腰椎间突发症好发于20~50岁的成年人,在青少年发病比较少见[1],因为人体成年后,腰椎间盘内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减少,逐渐发生退行性变,他的弹性明显下降。椎体间过渡活动不稳,加上椎间盘生化因素的改变可造成腰椎间盘破裂;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多数学者认为创伤、先天性畸形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原因。因此,训练外伤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2]。
对于腰痛患者若无明确的棘突偏歪,笔者认为不适合用正骨手法矫正,而应该行推拿、理疗等方法,这是因为由于本病是有外伤引发,正骨本身也会带来损伤,也可能加重本病。我们点揉腰部督脉、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目的是疏通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络。循着督脉,先在腰部棘突上和棘突间点揉,手法由轻逐渐加重,可以疏通督脉,培补元气,调节阴阳,活血止痛;点揉腰部足太阳膀胱经可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胸部下段及腰部夹脊穴对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它位于神经根出椎间孔处,点按夹脊穴可以直接刺激神经根,改变机体的痛阀,又可以消除无菌性炎症,疏经活络使经脉通,气血行,瘀化痛得止。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外,通常有固定的痛点,它们分别在脊柱与髂后上棘的夹角、臀上皮神经附近、骶椎两侧、股骨大转子内上侧等处,点揉可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除无菌炎症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3]。
自配的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中的红花为活血药,功效是活血通经,祛癖止痛;五加皮、伸筋草、透骨草属祛风湿药,祛风湿壮筋骨,疏筋活络,主治筋骨拘挛,关节疼痛及伸屈不利。川乌为温里药,可散在表之风驱逐在里之寒湿,常用于治风寒湿痹,肢体酸痛麻木。
综上所述,推拿、中药热敷对治疗部队青年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可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湿强筋骨。
参考文献
[1]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509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1.
[3]范田富,胡彦卿,周淑辉.手法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疗效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 1998(2):24-25.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康复期护理 部队官兵
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官兵患上腰间盘突出的几率很高[1]。腰椎间盘突出症即腰椎间盘的纤维环以及软骨板不同程度的断裂或破裂,造成纤维环和软骨板内的髓核组织转移至裂隙方向,进而压迫四周的脊髓、关节还有神经根,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下腰痛还有一侧或两侧的下肢痛,同时伴有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的症状[2]。研究证明剧烈的负重运动最易导致纤维环损伤,比如反复弯腰提重物,还有不断地进行屈曲旋转的动作[3]。此外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对腰间盘健康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有些患者长期处在寒冷环境中,脊柱周围的肌肉不断收缩致使椎间盘内压增加,还有许多患者长期坐着工作导致腰间盘的损伤。另外,少数患者是由于自身先天脊椎畸形或由于车祸、地震等特殊因素造成的急性损伤。
为了对部队官兵腰椎间突出症康复治疗进行研究,选取在本卫生队进行治疗的108例部队官兵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近年来我卫生队的108例男性腰间盘突出症患者,
2 治疗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例,对照组例。两组中有腰椎错位者先行定点旋转复位。
2.1 治疗组采用推拿自配中药热敷。
2.1.1 患者俯卧首先自悬枢穴至腰俞穴点揉督脉,反复3编。
2.1.2 点揉腰椎双侧夹脊穴及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穴,自上至下反复3编。
2.1.3 用揉、滚法放松腰部肌肉。
2.1.4 按揉腰突症常见的痛点(通常在脊柱与骼后上棘的夹角,臀上皮神经附一近、骨氏椎两侧、股骨大转子内上侧)。
2.1.5 点揉下肢穴位,放松下肢肌肉。
2.1.6 自配中药选用红花3g、伸筋草40g、、五加皮40g透骨草40g、川乌20g,上药碾碎,共同装袋,湿透后放蒸锅内蒸20分钟,热敷腰部患处。
2.2 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疗,休息、外贴伤湿膏、口服消炎镇痛药等方法。
3 结果
痊愈:自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活动功能正常;显效:体征消失,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尚遗留轻度腰部不适或仅有小腿麻木感,活动功能正常;有效:体征、症状减轻,但活动仍有障碍;无效:体征和症状基本没有变化。
4 讨论
文献报道腰椎间突发症好发于20~50岁的成年人,在青少年发病比较少见[1],因为人体成年后,腰椎间盘内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减少,逐渐发生退行性变,他的弹性明显下降。椎体间过渡活动不稳,加上椎间盘生化因素的改变可造成腰椎间盘破裂;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多数学者认为创伤、先天性畸形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原因。因此,训练外伤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2]。
对于腰痛患者若无明确的棘突偏歪,笔者认为不适合用正骨手法矫正,而应该行推拿、理疗等方法,这是因为由于本病是有外伤引发,正骨本身也会带来损伤,也可能加重本病。我们点揉腰部督脉、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目的是疏通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络。循着督脉,先在腰部棘突上和棘突间点揉,手法由轻逐渐加重,可以疏通督脉,培补元气,调节阴阳,活血止痛;点揉腰部足太阳膀胱经可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胸部下段及腰部夹脊穴对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它位于神经根出椎间孔处,点按夹脊穴可以直接刺激神经根,改变机体的痛阀,又可以消除无菌性炎症,疏经活络使经脉通,气血行,瘀化痛得止。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外,通常有固定的痛点,它们分别在脊柱与髂后上棘的夹角、臀上皮神经附近、骶椎两侧、股骨大转子内上侧等处,点揉可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除无菌炎症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3]。
自配的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中的红花为活血药,功效是活血通经,祛癖止痛;五加皮、伸筋草、透骨草属祛风湿药,祛风湿壮筋骨,疏筋活络,主治筋骨拘挛,关节疼痛及伸屈不利。川乌为温里药,可散在表之风驱逐在里之寒湿,常用于治风寒湿痹,肢体酸痛麻木。
综上所述,推拿、中药热敷对治疗部队青年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可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湿强筋骨。
参考文献
[1]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509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1.
[3]范田富,胡彦卿,周淑辉.手法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疗效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 1998(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