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生本理念指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策略,还要加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全员深度参与,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实验体验。作者依据实际高中物理教学经验,认为首先应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策略,其次应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全员深度参与,最后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实验体验。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 生本理念 教学应用
  物理实验是高中一项重要知识点,对于物理学习非常重要。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独立实验能力,让学生利用仪器或者设备进一步验证物理理论,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实验能力的提高,运用生本理念,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高中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验层次。教师在接新和班时,要通过各类实验操作和书面测试确定学生已经具备的实验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学习。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一些实验教学并不能真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观看教师实验热闹,但是实验结束后缺乏相应的思考,使得实验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知识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到每一个物理实验当中,确保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提高物理能力。
  2.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现有的层次设计实验教学。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实验教学策略。教师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得到物理操作技巧的训练,提高物理实验能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首先对物理实验产生一定的兴趣,还要在实验开始前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仪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步骤,具备独立和准确操作物理实验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全员深度参与。
  1.小组合作,交流合作。
  在高中物理实验过程中,一些实验任务单凭一个学生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物理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组织学生在每一个实验开始之前共同制定物理实验的步骤,对实验步骤有问题的合作小组,教师要加以重点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另外,教师要对小组成员确定好分工,积极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工具。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针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现象,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目的是: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所用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冲破传统实验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冲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多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他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
  3.延伸思考,让物理实验走进生活。
  毋庸置疑,很多物理实验的原理都能够在生活中体现,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之后,要引导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动手动脑设计实验验证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提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确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不但能够培养观察思考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科学素养,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并将物理运用到生活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实验体验。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物理实验无法通过师生亲自动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物理实验的过程。对于能够阐明物理原理的实验环节,教师可以采取慢放的方式让学生仔细品味,从而思考物理变化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真正将生本理念落到实处,要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占据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每一堂物理试验中提高物理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断强化物理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吴一善.浅谈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探究性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研版),2009(06).
  [2]李娟.论新课标下物理实验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09(04).
  [3]徐航,张真,赵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40).
  [4]韦爱芳.新课标下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
  [5]陈海昌.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
其他文献
大学生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与职业有关的性格、知识、能力、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大学生职业选择成功与否,是大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稳立足、求发展的内在基础,也是检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展开教学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为
在哺乳动物中,嗅觉功能的行使依赖两个主要功能器官,即主要嗅觉表皮(MOE)和犁鼻器(VNO),研究表明MOE内嗅觉信号转导过程是由cAMP信号通路介导的。小鼠MOE内cAMP信号通路的主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Bi基铁电材料以其固有的晶体结构而表现出的多种物理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铁电材料的多种形式:单晶、薄膜以及陶瓷块体的研究中,薄膜材料一直是微电子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在铁电薄膜材料的性质研究中,人们在探究铁电性、磁学性质和微结构等性质的同时,还发现出了其特有的光伏特性,具有光伏效应的铁电薄膜材料逐渐成为了人们在光伏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铁电光伏材料的重要成员,BiFe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光催化技术由于其具有工艺简单、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光源来驱动反应、降解污染物彻底和无二次再生污染等特点,被认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然而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半导体纳米颗粒容易发生团聚现象进而导致吸附性能下降、较宽的带隙导致
近年来,许多硝酸盐高亲和力转运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被克隆出来,例如欧洲油菜的BnNRT2、烟草的NRT2.1Np、拟南芥的AtNRT2.1和AtNRT2.2、大豆的GmNRT2、大麦的BCH1和BCH2以及番茄的LeNrtl-1和LeNrtl-2等。 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对我们实验室所克隆的小麦硝酸盐高亲和力转运体基因TaNRT2.1的蛋白产物进行亚细胞定位。根据TaNRT2.1所编码的氨基酸序
本研究通过PCR直接测序法与克隆测序法获得蓝胫沟笨蝗与笨蝗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GenBank上已收录的8种癞蝗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10种癞蝗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