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校园中篮球文化建设初探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时期学生的需求,提出了建设校园篮球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鲜明主题,构建学生的课外活动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富有个性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俱乐部篮球特色的教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已形成机制,校园篮球文化的氛围浓厚,对学生产生了良性反应。下面就我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做法做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校园; 篮球文化; 校本课程
  一、研究的目的
  篮球是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而现代竞技篮球的技战术及规则都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对参与者的身体、心理、技战术素养以及场地器材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我们清楚地认识道,我校从建校到现在仅短短的八年,与其他建校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学校比较,在文化底蕴,特色沉淀上,没有多少优势可言,甚而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中,不断注入社会多元文化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积淀校园文化,为最终建设特色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检索研究:通过查阅多种版本的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研究这些教材中篮球教学内容的选编情况;查阅教育、体育理论著作及篮球教学书籍,总体把握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二)课程开发行动研究:根据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与实施方案,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及已开展的活动成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选篮球教学资源,开发和重组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各水平段的篮球教学内容。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根据建设特色学科的需要,确定开发适合本校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原则
  1.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校本教材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应该贴近教学,既要体现知识性和技术性,也要突出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我们编写校本教材其素材之一,就要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生喜爱的一些教学游戏作为技术教学的载体。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校本教材走进学生,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等相符合,注意把篮球知识与篮球技术落实于教学实际之中。
  3.实用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条件和师生实际,结合课标要求,选择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篮球技术教学,把适合中小学生要求的经典篮球技术、篮球战术、篮球游戏纳入校本教材中,有利于学校开展丰富的篮球教学活动。
  (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四个水平段的教学具体目标
  水平一(1、2年级):1.体验和同伴一起学习篮球的乐趣,期盼自己成为一名篮球明星。2.经常收看体育比赛,知道一些篮球明星的资历和故事。3.掌握一定的篮球单个技术动作,并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水平二(3、4年级):1.体验篮球学习的乐趣,和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积极参加篮球学习,利用篮球作为运动载体自觉加强锻炼。2.知道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并在观看比赛和参加比赛时能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水平三(5、6年级):1.体验篮球学习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树立篮球学习的自信,积极主动参加篮球学习和锻炼。2.知道篮球比赛的规则,并参加比赛时能遵守和合理运用规则;了解我国和世界篮球的发展历史进程。
  (三)选择适合1——9年级的一些篮球教学内容,主要从身体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步法、运球、传接球、投篮)、基本战术几个方面进行适当选择和调整。一年级:(1)原地左、右手拍球;(2)滑步、侧身跑、后退跑;(3)直线(曲线)运球;(4)熟悉球性的篮球游戏;二年级:(1)后撤步;(2)原地体侧前、后运球;(3)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4)行进间往返运球;(5)运球急停、急起;(6)熟悉球性的篮球游戏;三年级:(1)交叉步;(2)运球转身;(3)传反弹球;(4)原地双手胸前投篮;(5)传接篮球游戏;四年级:(1)胯下8字拍球;(2)270°转身变向运球;(3)运球跨步(三步)上篮;(4)2人跑动传接球;(5)单手肩上投篮;(6)简单3对3攻防练习;五年级:(1)双手各拍一个球;(2)2人跑動传接球上篮;(3)2人传接、传切配合上篮;(4)交叉步突破、同侧步突破;(5)3对3攻防练习;六、七年级:(1)定点投篮;(2)3人传接、传切配合上篮;(3)全场人盯人攻防练习;(4)简单的3-2或2-3区域联防;(5)小组对抗赛;(6)简单的篮球裁判规则。
  (四)构建以赛促练的课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课余比赛是互为联系和互为补充的,它可以弥补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不足,寻找教学的突破点,巩固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科项目教学。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放晚学时间开展班级篮球比赛,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每学期安排一次篮球运动会,并且每年的四月为学校的篮球文化节,进行全校性篮球比赛。
  四、结论与建议
  近几年,从学校领导到广大师生,对篮球作为载体的体育运动在培智、育人方面的认识、态度和情感有明显的变化。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篮球运动,并充分、合理地在学生参加篮球活动中渗透学科要求。我们深知学校的亮点只是学校的特色之一,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特色学校。但是,相信经过我校教师的不懈奋斗,终会打造出我校的特色来,走出一条特色办校,特色教学之路来。
  参考文献:
  [1]周万斌.佳木斯社区居民篮球运动参与情况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03.
  [2]张元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3]傅振磊.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王素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8.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学生时代,我“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也乐见其成,认为只要我学习成绩好,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德智体美劳五项考核指标,我除了智商尚好,其他方面都马马虎虎,尤其是
摘要:在素质背景下,体育学科地位逐渐提升,尤其是快乐体育和阳光体育的盛行,促使新时期的体育运动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在高校散打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模范练习,教学氛围较为枯燥。而体育游戏的应用,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散打教学原有作用充分发挥。本文就散打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进行探究,分析当前散打教学现状,提出合理改善措施,提升散打教学质量。  关键词:散打教学;
摘要: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在大学里,同学们的思想境界变得开阔,各方面的能力相对于初高中而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果一个大学生想在出社会的时候能够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在大学那个象牙塔武装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具有很多的价值与功能。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的发展还不是很理想。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最基本的体育竞技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对
摘要:乒乓球是我国国球在我国中小学以及大学中都是很受欢迎的,乒乓球占地面积小,器材简单,运动安全,再加上乒乓球的特点是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端,这些特点决定乒乓球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秀品质。本文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乒乓球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关于乒乓球运动和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体会,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教学能力提高的重
摘要:传统的乒乓球选项课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班,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统一的考试要求及评分标准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上课的效果越来越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经过反复的实践,不断改进,把乒乓球选项课的同学根据水平不同进行分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都能有所提高,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错。 
小瑞(化名)妈妈永远不会忘记那个让自己心惊的瞬间,1岁三个月的孩子被暖瓶里的开水从头上浇下去,只听得一声惨叫,孩子就昏迷了。情急之下,妈妈端起一盆冷水泼在孩子头上,孩子头皮当即就脱落了,慌乱中的妈妈来不及多想,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结果头颈部大面积烫伤,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后,三个月的治疗中,孩子没说过一句话,一直沉浸在恐惧和疼痛的忧伤中。  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小瑞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痒、我疼
摘要:篮球是高校体育教學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也是深受高校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在高校学生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校篮球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没能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所以在高校篮球教学工作的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应教育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并探求有效的高校篮球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高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