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价格“药你命”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一个月工夫,怎么贵了这么多,连中药都吃不起了。”杭州市民张女士到药店买川贝,打算用来炖梨治疗咳嗽,却发现1克川贝已经涨到了5元多,一般炖梨需要5克川贝,炖一次光川贝就得花上30多元。价格猛涨是近段时间很多习惯于中医治疗的市民的共同感受。而这都源于上游价格的上涨。
  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平均涨幅为109%,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猛的涨幅。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更表示,自6月底,中药材市场炒作气氛加剧,中药材价格今年还将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且近期无降价趋势。对于一直依赖中药 “简、便、验、廉”优势的老病号们来说,这不啻是“药你命”。
  
  疯狂的不仅是太子参
  
  眼下在号称中药材价格晴雨表的广州清平市场已是一夜参贵。“太子参2009年底的价格甚至只有20~30元,2010年初涨到50元左右,随后就像坐了直升飞机,去年一年就翻了近10倍,现在已经快500元了。”一位在该市场采购药材的行家坦言,价格上涨以日计算的太子参就如让人心惊肉跳的妖股,现在他已经不敢贸然加仓,“价格高得离奇,很不正常啊。万一砸在手里怎么办?”
  涨价榜上,疯狂的不仅是太子参,麦冬、三七,甚至大多广州人常拿来煲汤煲凉茶的甘草、淮山,都争相驶上了涨价的高速道。在清平药材市场经营的店主王增指出,“原来三七的价格是0.2元/克,现在已经涨到0.66元/克。因为它用途很广,很多药方里面都必须用到这味药。”
  在中药界,很多人认为,三七的涨价,拉开了中药材第四轮涨价潮。在继1988年、1992年和2003年“非典”期间后,这第四轮的涨价中,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太子参、三七、牛黄品种等位列涨价榜首。
  “连级跳式涨价”,专营宁夏枸杞生意的店主小李如此总结过去一年中药材的价格变化。“在一年里,卖几块钱的甘草,爬上了数十元的陡坡,有药材店已标出每斤30元。”而在他印象中,参类药材也涨得吓人,“过去涨价一般是几角几元的涨,现在是上百元地涨”。
  
  行业 涨不了价的伤不起
  
  “这一年以来,每次都有数十个品种的药材配货经销商跟我们说,原有的价格做不下去了。”为了防止经销商的小动作,负责医院药材采购的洪笃云本人跑到了清平市场去看价格,“那里是中药材价格的晴雨表,我一看,发现真疯涨了。”“进货价调整了,但药价不敢频繁调整,老患者对价格很敏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流失。”洪笃云感到很无奈。
  “我们尽量回避涨价过猛的。比如金银花太贵,我们就选蒲公英、野菊花等,同样清热解毒。但即便如此,单张处方平均价格已从去年的83.59元/方上升到了102.7元/方,涨幅15%左右。”广州荔湾区中医院院长沈坚华说。
  “几乎每周的进货价格都有上涨,“在广州中山区一家中医诊所,负责人大倒苦水。作为诊所,他根本不敢多进货,但每到了要货的时候却发现价格又涨了。
  通过招标进入医院销售的中成药,迫于国家大力控制药价,而需要自己背负大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也有企业最终不得已停止生产部分中药产品。此前,上海一家大型中药企业停止生产两款中药——板蓝根冲剂和感冒退热颗粒。一位业内人士曾透露,除了上述这家药企外,还有多家中药企业也在考虑停产。
  原材料的上涨也使一些经销商和药厂开始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副主任中药师王森泉表示,添加原料已经开始在源头上成为中药材市场“潜规则”。“我们原来加工一斤人参需要5斤鲜人参,现在只要2.5斤。因为在人参产地,原来是蒸人参,现在是用糖水煮人参,让人参吃重,分量一下子就上去了。”他说。
  
  幕后 干旱只是炒作概念
  
  到底是谁在推动中药涨价?主营参类的药材店老板老于分析,今年太子参价格上涨,与其主产地福建、云南、贵州等地的气候干旱原因导致减产有关。另一方面,愿意种植中草药的药农在减少,药农纷纷诉苦:挣不到钱,不如外出打工。
  “中药涨价在我看来四大因素,一是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上升;二是近年来自然灾害增加造成中药材减产;三是热钱涌入;四是疯涨的价格没有转化为药农的收益,越来越多人涌入经销链条。”
  在洪笃云看来,前两个因素都是后两个因素的借口。“社会和环境因素可谓是涨价的诱因,给消费者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推高刚性需求,然后游资和中间商在其中推波助澜,造成疯涨。”“如2010年西南大旱造成的三七价格疯涨,其实不过是市场推手利用了干旱这个概念。三七确实歉收,但行家都知道,中药材本身就不是当年采收当年卖,一般都有半年至一两年库存量。大面积缺货肯定是有人大量囤货。”他分析。
  一位中药供应商表示,中药种植的区域特点特别明显,如宁夏种枸杞、东北种人参,换个区域就很难种植。“尤其是一些小单品,种植区域固定,加之规模不大,大手笔的资金操控起来非常容易。”老于也表示,在目前500多种常用中药中,很多可能只需几千万元资金就能控制住产业链。
  在“豆你玩”、“蒜你狠”的疯狂逐渐归于平静之后,从楼市、股市挤压出来的大笔游资,似乎真的看好了中药这个容易操作的平台。
  
  难题 定价无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肖培根明确表示,中药材价格难题就在于指导价如何定下来。“定价标准就需要有质量标准,但是中药目前就缺这个。”在洪笃云看来,这也是一直困扰中药材发展的命门所在。
  “我们平常进货,往往依靠品相定价,因为中药材讲究配伍,这样很难给每种中药材一个明确的定价。比如虫草怎么定价?看每公斤3000条还是每公斤4000条的大小来区别,事实上从疗效上来说,两者差不多。”
  洪笃云认为,在投资者看来,中药材的投资价值和依然方兴未艾的普洱茶相似,这种无标准正是获利的空间。
  对此人大代表、药都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恩建议,有关部门应依照国家对粮食储备管理的模式,建立中药材储备库,这对平抑药价将起到积极作用。此外,还应建立补偿机制。药农在中药材丰收时从获得的利润中缴纳一定风险金给政府部门或专业合作社,行情不好时给予相应补贴。
  据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收储大宗中药材事宜,目前收储的具体品种及相关的管理办法正在调研中。(编辑/周南)
其他文献
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升高,多原发结直肠癌( multiple primary colorectal carcinoma ,MPCC)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占结直肠癌的2%~10%[1]。 MPCC可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
结直肠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成年人恶性肿瘤患者的5%。欧洲每年约有140000直肠癌新发病例,2014年美国预计有40000直肠癌新发病例并有51370人死于结直肠癌。全
期刊
当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广泛地落实“四个统一”正成为全系统广大干部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但是在实践中,如何抓好“统一”这个着眼
医患信任的核心意义在于其作为医疗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是医疗活动顺畅开展下去的保证。当前,医患间信任缺失现象仍然存在,这对于患者疾病的治愈和医学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