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回归联合决策树建立宫颈癌预后的预测模型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COX回归与决策树探讨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075例自2013-2019年入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采用检验、COX回归模型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借助决策树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更晚的FIGO分期、非鳞癌或腺癌的病理类型、深层肌层浸润、赘生物直径≥4 cm均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宫旁阳性、阴道穹隆受累是肿瘤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而脉管侵犯、尖锐湿疣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结果显示肌层浸润和赘生物直径的影响最显著.进展及死亡模型AUC分别为0.698,0.745,正确分类预测百分比为89.9%、93.6%.结论 肌层浸润、赘生物直径、宫旁阳性、阴道穹窿受累、病理类型、脉管侵犯、尖锐湿疣是宫宫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COX回归联合决策树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可以联合两种模型优势,结果可视化,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量逐年增加,生物型假体表面处理方法较多,假体生存率及临床效果成为医患共同的关注点.目的:对比分析3D-精准构建臼杯和Pinnacle臼杯行全髋关节置换后的短期随访结果,研究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臼杯假体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6例98髋的病历资料,根据假体选择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9髋假体采用3D钛合金骨小梁金属臼杯系统(ACT臼杯),对照组29髋假体采用Pinnacle臼杯系统.分别进行术后短期随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会产生大量失血,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围术期失血,但关于氨甲环酸的溶液配比目前还尚未统一.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腔内注射不同体积和剂量的氨甲环酸溶液对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20例,其中男45例,女75例,年龄42-8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关节囊缝合后沿切口处注射氨甲环酸溶液1 g/20 mL,B组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关节囊缝合后沿切口处注射氨甲环酸溶液1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并不理想,常规康复更多地关注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的康复,而忽视了髋外展肌的训练.髋外展肌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存在相关性,但具体疗效仍然有待研究.目的:探究髋外展肌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增加髋外展肌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髋外展肌等速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先进微创术式,传统的椎间融合器并不完全适用于微创术式,内镜下腰椎融合选择何种融合器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置入高度可调钛金材质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的患者55例,根据所置入的融合器类型不同分为2组,撑开组(n=23)术中置入可撑开的高度可调钛金材质融合器,普通组(n=32)置入普通的腰椎融合器.记录两组患者术
背景:九仙罗汉接骨汤具有活血散瘀、接骨消肿、止痛的作用,但目前其对胫骨骨折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掌握.目的:探究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介导BMPs/Smad信号通路对胫骨骨折大鼠成骨分化及骨折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苗药组、三七组,采用改良钻孔法建立不完全性胫骨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当天,苗药组给予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煎剂(2 mL/kg)灌胃;三七组给予同体积三七粉液(1 mL/kg)灌胃;模型组给予同等计量蒸馏水灌胃,1次/d,共28 d.28 d后麻醉下取大鼠胫骨组织,茜素红染色测
背景:缺氧诱导因子是骨缺氧微环境中关键的基因表达调节因子,了解缺氧诱导因子在骨形成、骨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的影响,对探索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的防治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对缺氧诱导因子在骨形成、骨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与骨稳态失衡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方法:在2021年4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NCBI和PubMed数据库2000-2021年所发表的文献,中文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骨形成、骨重塑、骨稳态失衡类疾病、调控机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