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初步研究总结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o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的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致命性肺栓塞(PE)有着卓有成效的功用。着眼于IVCF的取出,特别是在常规方法不可起到应有的作用时,如何应对IVCF在困难性情况下取出,是临床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及思考的问题。针对各种新型IVCF及回收技术,我们应充分熟练掌握新型器械的特点,并了解不同术式的特点及局限性,本文就困难性IVCF的取出的问题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NK)经十二指肠给药对FeCl3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形成血栓的溶栓作用。方法将wistar雄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NK组。用FeCl3贴线法制备大鼠MCA血栓模型,血栓形成后立即经十二指肠给药。给药24 h后取脑染色,统计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神经系统症状评分。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NK组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症状24 h评分均明显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和NK组的患侧脑含水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侧脑含水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
腧穴的痛敏化是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出现穴位处疼痛,或按压某些穴位时,机体所反映出的病理反应点疼痛加剧的现象,其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关于痛敏化机制研究较多,以这些痛敏穴作为靶向点可以协助诊断疾病和帮助治疗选穴,对治愈或减缓疾病有非凡的意义。本研究将从这几方面对腧穴痛敏化加以浅析,以期为腧穴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借鉴。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荥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肝气犯胃型胃痛患者166例,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83例。两组均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柴胡疏肝散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8%高于对照组的7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气犯胃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