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戊酸钠在视神经损伤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72只眼),随机分3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12只(24只眼)、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治疗组(丙戊酸钠300 mg/kg腹腔注射),每组24只大鼠(24只眼).建立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3d、7d、14 d、21 d处死,光镜下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半定量检测视网膜组织GAP-43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空泡化程度轻,各层胞核排列相对密集整齐.治疗组GAP-43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由丙戊酸钠对视神经损伤后GAP-43表达的增强,可以推断丙戊酸钠对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鼠视神经完全横断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及其机制.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n=4),无任何干预;损伤组(n=16),于球后0.5 mm处完全剪断视神经,并立即对位缝合.两组动物存活4周后处死,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应用顺行标记的方法观察视神经轴突的情况.结果 正常组视网膜层次清楚,损伤组视网膜明显变薄,两组周边部神经节细胞数量平均值为53.25 ±
分析卫生计生财政预算项目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实施必要性及可行性;综合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集值法遴选指标并确定权重,建立"三层次四维度"立体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治疗Ⅲ区开放性眼外伤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Ⅲ区开放性眼外伤36例(36只眼),记录致伤原因、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外伤眼特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36例Ⅲ区开放性眼外伤巩膜全层裂伤达角膜缘后(以最远距离为准)5 ~20 mm,平均(9.0±3.7)mm.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21只眼(59.3%)
该文深入研究非线性环节的实时仿真问题,对平均值方法的误差来源进行讨论,并对原方法进行改进,实验证明改进的方法误差较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