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降水变化特征与周期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e2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聊城市8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采用ArcGIS的克里格插值方法、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聊城市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2—2015年年降水及夏、秋、冬季均呈现不显著减少趋势,春季降水为增加趋势。突变检验发现,各年及各季节均有突变发生的年份,其中春季降水在1990年前后突破显著性检验,降水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年降水小波分析中,旱涝较为频繁,经历了降水的偏多—偏少—偏多—偏少的循环交替变化,年降水主周期为3~4年,季节降水周期各不相同,以周期3年为主。
  关键词 降水;变化特征;周期;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山东聊城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13-03
  Analysis 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iodicity of Precipitation in Liaocheng City
  KONG Ning-ning LI Hui LI Nan HAN Xue-lei
  (Liaoche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of eight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Liaocheng City,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Liaocheng City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Kriging interpolation of ArcGIS,linear regression,M-K abrupt change test and wavele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recent 54 years,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summer,autumn and winter presented in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s,spring precipitation present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abrupt change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brupt change years of annual and seasonal precipitation,in which the spring precipita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around 1990. The wavelet analysis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the drought and flood were more frequent,which presented a more-less-more-less cyclic alternation,and the main precipitation cycle was 3-4 years. Seasonal precipitation cycle was different,mainly was 3-year cycle.
  Key words precipitation;change characteristics;periodicity;abrupt change test;wavelet analysis;Liaocheng Shandong
  受人類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降水和气温随之发生了改变[1-2]。降水的变化是区域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5]。降水也是区域气候特征最直接的反映,降水变化是旱涝灾害的直接原因[6]。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7]。聊城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易出现局地雨涝,秋冬干旱频繁发生。因此,分析聊城市降水特征可为当地短期气候预测和应对旱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选自聊城市8个气象观测站1962—2015年月降水资料,通过计算得出逐季、逐年的降水数据。四季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1.2 研究方法
  采用基于ArcGIS的克里格插值[9]方法分析聊城市1962—2015年的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采用线性回归对降水趋势进行分析[10],通过M-K突变检验确定降水序列的变异点[11],采用小波分析法分析降水的周期及短期预测[12]。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降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
  聊城市8个站点的年降水量在187~1 004 m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567 mm,气候倾向率为-14.7 mm/10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降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560、-9.510、-0.250、-0.202 mm/10年。
  由表1可知,聊城市降水的年代际特征主要表现为20世纪60—70年代全年降水较常年略偏多,春季与冬季降水较常年偏少。70—80年代除夏季降水较常年偏少以外,其余季节及全年降水较常年偏多。80年代至21世纪全年降水均低于常年值,各季节干旱发生频繁。2011年以后降水逐渐增多。
  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1)可以看出,中部与东部县区聊城、茌平、东阿降水高于其他县区,其中莘县最少。全年降水分布:东阿>茌平>聊城>阳谷>冠县>高唐>临清>莘县。   2.2 降水突变检验
  通过M-K突变检验分析(图2)可以看出,年突变年份有1965年、1972年、1974年、2009年,1962—1965年UF>0,降水呈现增加趋势,但未能突破显著水平,说明增加的趋势不是很明显;1965—2015年UF值均在0以下,降水表现为下降趋势,2009年突变点以后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但都未能突破显著性检验,说明减弱与增加趋势不是特别显著。春季突变检验中突变点为1973年、2011年,UF值均在0以上,说明春季降水呈现增加趋势,1990年前后突破显著性检验,说明降水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夏季降水突变点在1965年、1975年前后,UF值基本上都处于0以下,表明夏季降水呈现减少趋势,整体未能突破显著性检验,说明减少的趋势不是很明显。秋季降水突变年份为1963年、1966年、1970年、1976年、2010年、2015年,在1976年之前降水有微弱的上升趋势,1976年以后UF值均在0以下,降水表现为减少趋势,整体未能突破显著性检验,说明趋势不显著。冬季降水突变点为1967年、1971年、1975年、2001年,1962—1971年UF值在0以下,降水呈现减少趋势,1971年以后至1983年UF>0,说明这段时间的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1983年以后UF值又处于0以下,降水又呈现减少趋势,在2001年突变年份以后降水出现了微弱的上升趋势,但都未能突破显著性检验。
  2.3 降水的小波周期分析
  从降水的小波分析图(图3、4)可以看出,年降水小波分析中旱涝较为频繁,经历了降水的偏多—偏少—偏多—偏少循环交替的变化特征[13-14]。从小波方差图(图4)可以看出,聊城地区降水存在3~4年的主周期和5年、10年、17年、44年的辅周期,且44年大振荡周期未能闭合,说明这个周期还将持续,年降水也将维持减少趋势[15]。
  春季降水存在5~7年的主周期,23年的辅周期也较为明显。夏季降水出现了3年和17年的主周期,44年的长周期也较为明显且未能闭合,这个周期仍将继续,同样表明夏季降水减少的趋势将持续。秋季降水周期较为明显的是3年的短周期和10年的中长周期。冬季较为明显的周期为3年的短周期和13年的中长周期。
  3 结论
  (1)聊城市年降水量在187~1 004 m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567 mm,气候倾向率为-14.7 mm/10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各季节中除春季气候倾向率呈现增加趋势以外,夏季、秋季、冬季均为减少趋势。聊城降水年代际中,20世纪60—70年代末降水距平高于常年值,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干旱发生频繁,年和季节降水距平较多的低于常年值。全年降水空间分布:东阿>茌平>聊城>阳谷>冠县>高唐>临清>莘县。
  (2)聊城市降水突变检验表明:年降水发生突变的年份有1965年、1972年、1974年、2009年,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季节突变中,春季降水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并在1990年前后突破显著性检验;其余各季节的突变检验降水均为下降趋势,但都未能突破显著性检验,表明下降趋势不显著。
  (3)聊城市54年降水周期分析中:年降水旱涝较为频繁,经历了降水的偏多—偏少—偏多—偏少的循环交替变化,聊城地区年降水存在3~4年的主振荡周期和5年、10年、17年、44年的辅振荡周期,44年的大振荡周期未能闭合,年降水也将维持减少趋势。季节的降水周期各不相同,主要有短振荡周期3年、中长周期5年、10年、13年以及长周期23年、44年。
  4 参考文献
  [1] 杨林山.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D].兰州:兰州大学,2015.
  [2] 刘冠凤.聊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3] 张丁玲.青藏高原水資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4] 朱泰峰.华北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资源效应[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5] 冯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6] 杜华明,延军平.四川省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区域响应[J].资源科学,2013(12):2491-2500.
  [7] 李群智.聊城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8] 魏凤英.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及其预测思路[J].应用气象学报,2011(1):1-11.
  [9] 刘今朝,马杰.基于ArcGIS普通克里格插值在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3(2):50-55.
  [10] 孟秀敬,张士锋,张永勇.河西走廊57年来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2(11):1482-1492.
  [11] 向辽元,陈星,黎翠红,等.近55年中国大陆地区降水突变的区域特征[J].暴雨灾害,2007(2):149-153.
  [12] 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03-509.
  [13] 李淼,夏军,陈社明,等.北京地区近300年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6):1001-1011.
  [14] 程珂,周东升,李铭,等.大渡河流域近51年降水径流特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3(2):5-8.
  [15] 王利盈.华南地区近4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 六盘水市天门村是我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之一,资源特色鲜明,布依族文化氛围浓厚。以天門村为例,研究其资源价值和村落保护难点,并从文化资源的保护、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3个方面探讨了天门村的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 传统村落;资源保护;旅游发展;贵州山区;天门村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59-02  Tour
摘要 总结了阜阳市小麦绿色增产轻简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良种准备、整地、精细播种、科学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推广小麦绿色增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024-01  安徽省阜阳市是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小麦年产量占全省总产量
摘要 在玉米生產过程中要想达到高产、稳产,选择优良品种是关键。汕头市是鲜食甜糯玉米的优势产区,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大。通过介绍玉米产业发展概况、品种分类和良种选择原则,提出适宜汕头市种植的优良鲜食甜、糯玉米品种。  关键词 鲜食玉米;品种选择;广东汕头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58-02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优良的品种和种
摘要 为实现青贮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青贮玉米品种强盛30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施肥水平,研究并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青贮玉米的生长指标、叶面积、产量等。结果表明,基肥施尿素18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及追肥施水溶肥(35-0-10)315 kg/hm2;基肥施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磷酸钾90 kg/hm2及追肥施尿素282 kg/hm2;
摘要 本文就吉林省延边州发展柞蚕二化二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采用春稚蚕室内合成袋育、秋蚕室内人工补温、室内保卵等技术,解决了延边地區一年放春、秋2个世代柞蚕结茧率低的难题,并且通过近12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导出延边州秋柞蚕的收蚁时间,以期为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柞蚕;二化二放;可行性;吉林延边  中图分类号 S8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
摘要 对3种生物菌肥在轻度板结土壤葡萄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菌肥对葡萄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不一,高活性全营养微生物肥处理组葡萄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为最高,所有菌肥处理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均显著高于正常管理葡萄园对照,且以生物酵素处理最高。  关键词 葡萄;生物菌肥;叶片;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63.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 介绍了甜玉米品种益甜608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品质分析和抗病性。审定3年以来,根据其遗传基础、示范推广和市场消费等反馈分析,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品质佳、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华南及类似鲜食玉米生态区域种植,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甜玉米;益甜608;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
摘要 对南美白对虾与方斑东风螺的混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方斑东风螺与南美白对虾协同健康生长的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在成活率和病害防治方面,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优于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较优于水泥池混养;经过对比发现,在水泥池中以养殖方斑东风螺为主,适当投入虾苗的养殖模式较好;可见,在水泥池中适当投放虾苗可以减少病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方斑东风螺;混养  中图分类
摘要 利用临夏州1981—2015年6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临夏州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的初日、终日、初终间日数、积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临夏州五县一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的积温变化均呈增加的趋势,全州范围内每10年增加96.9 ℃·d。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广河县,平均每10年增加170.5 ℃·d;≥0 ℃初日由南向北显著提前,终日没有明显的提前或延迟趋势,各地区的初终间日数变化都
摘要 在小麦上进行430 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各剂量对小麦未发生药害,对小麦安全。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 d,连续施药2~3次,适宜用量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有效成分64.50~96.75 mL/hm2(制剂量150~225 mL/hm2)。  关键词 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