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的教学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技术课程尤为重要,作为发展非常迅速的现代生物技术,几乎渗透到生物科学的诸多领域中,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结合课程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实现产学研相贯通的教学目的,使现代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更加优化。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学 教学思考
  【基金项目】毕节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院科合字G2012011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8-01
  现代生物技术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上的生物科学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意愿来创新的生物机能和生物类型,实现造福和改造人类。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组计划、干细胞的成功运用,逐渐发展成了系统生物学工程与合成生物学工程,不断使生物技术涉及到环境、农业、工业、医药、海洋、空间等诸多科学领域中,可能会在进一步的细胞计算机、细胞制药,乃至生物太阳能和环境保护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科学专业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和地位。该课程也是一门综合型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为需要。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一直都开设了现代生物技术理论课程,但由于缺乏实践创新,导致大部分同学在生物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致使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物信息时代,生物技术在不断的日新月异,面对新的理论知识和时间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加上现代生物技术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一定的教学时数下,根据教学内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率,使得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探索。根据现代生物技术课程的更新快、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加之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从掌握基础、应用到实践中的原则出发,对现代生物技术的教学已进行了思考,并加以实施。
  1.教学指导思想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学校而言,我们的教学必须实现“高效、实用、先进”。近年来,全球教育均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应该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但是,由于受到学校培养教育模式单一的影响,造就了他们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差,造就很多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要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我们的教学手段方法适应社会,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2.精选教学内容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所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思扬主编教材,其余多种教材为辅,教学的对象是已经具备生物科学基础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大四学生,他们对于生物前言知识和热点话题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1-4]。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讲授可以分为:(1)介绍生物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着重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怎样推动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时刻关注生物技术的新成果和动态。(2)上游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组织工程、胚胎工程以及转基因工程。在这一部分的授课过程中着重强调研究思路及方法,怎样利用这些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不断创新奠定基础。以细胞工程为例,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的情况下,多多结合新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来介绍细胞工程在动植物、环境、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局限及展望。(3)下游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制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是加工应用阶段,通过下游工程实现了产品的企业化、商品化,我们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进入到企业、工厂,医院等地方认识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的产品和技术,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物技术无处不在,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现代生物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3.1教学新理念的形成
  教师应该在掌握学科前沿和动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所讲知识进行模块化,如将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动植物、医药、环保等应用以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分化,先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寻找和感受生物技术的应用,在查阅相关文献、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各自的意见和观点,最后在由老师解疑答惑,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而且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2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虽是教学的基础,但体现教师专业水平关键还在于课程标准。对于不同的现代生物技术教材,内容侧重点也完全不一样。上课时大致需按指定教材上,但实际上一本教材不能完整体现出全部内容。那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上没有的相关内容(图片、视频、双语等)来提高学生的观赏性,把抽象的难理解的教学内容进行认识,不仅加深理解和记忆,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教师除用板书、多媒体等传统教学手段方法外,更多应该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一些探究性实验项目、创新性试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已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再次深入研究,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假设、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定让学生不断的通过实验来完善理论知识。
  3.4考试成绩计算多样化
  对于课程学习的评价进行多元化考核:平时作业、上课回答问题、期末考试、实践教学、出勤率来综合评定。在试卷命题时题型一定多样化、灵活化,一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体现出学生具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思扬.生物技术概论(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吕虎,华萍.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16
  [3]王永芬.生物技术综合实训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马越.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第二版)[M].中国轻工业.2015
  作者简介:
  蹇黎(1978-),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方向:植物分子育种。
其他文献
【摘要】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长教学智慧和教学机智,让课堂既是教师舞台,更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探索新型的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动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依据 互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0-01  本人与同组老师近年来对高中化
摘要:“移动通信”是一门原理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探讨了高等院校通信和电信专业在开设该课程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新尝试;阐述了在授课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多层次双语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的教学理念,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双语教学  作者简介:胡洁(1980-),女,贵州安顺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
【摘要】为了搞好生理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办法等方面的初步改革与探索,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2-02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中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5-01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
【摘要】当今世界的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物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其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提升学生在利于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本文在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应当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
【摘要】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后,得到了亲身体验的、丰富的信息,如果此时学生能对实验结果进行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探讨分析,那么,不仅对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功不可没,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作为科学老师,我们要根据不同形式的实验结果,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报告分析方法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