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意义与策略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作业的二次批改,具有监督、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分析了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师单独批改、学生集中批改以及学生互批再由教师单独批改等作业二次批改的策略。从批改对象角度出发,探讨了中职对口单招班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技巧。
  关键词:中职;对口单招;数学作业;学业成绩;二次批改
  作者简介:胡宏飞,男,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4-0040-04
  作业二次批改是在第一次批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正误批改情况,筛选出需要二次批改的作业所进行的第二次批改。作业的二次批改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生作业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监督、激励和促进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尤其可以帮助后进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成绩。
  本文针对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的数学学情,分析了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意义,并探讨了实际教学中作业二次批改的策略与技巧。
  一、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必要性
  中职对口单招班是职业学校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所设立的班级,其培养目的是向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输送本、专科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相对于普通中专班级学生而言,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要略高一点。但这部分學生的中考成绩仍然是未达普通高中分数线,或勉强够上普通高中分数线的水平,学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上还存在较多不足,尤其是在作业环节,往往问题较多。
  笔者曾随机对某校对口单招班学生某次数学作业(一张练习卷)的第一次批改订正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该班级的32名学生中,作业第一次批改出现的典型性的错误较多,其中,计算错误、解题方法错误等屡见不鲜。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业在教师讲评之后,虽进行了订正,但没有订正到位的学生有12名之多,这其中仍然有计算错误、解题方法错误等出现;此外,有一些学生态度不认真,出现订正不全面、漏订正的情况;还有的学生不会订正,也不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干脆不订正。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发现,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在作业及订正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也有学习自觉性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因此,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中职对口单招班数学作业批改中,应积极开展二次批改。通过多种形式的二次批改,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监督、激励和促进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对口单招班级整体的数学学业成绩。
  二、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意义
  作业的二次批改不仅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监督、激励作用,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业进行第二次批改对于教师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次作业对于不同的学生难度不一,每道题目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也各有难易,所以,在学生作业第一次批改中,错题有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有分散之处,具体因人而异。正是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才导致学生出现不一样的错误。而通过作业的二次批改,可以有效找到不同学生的薄弱点,从而使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由此可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二次批改,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差别化辅导。[1]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条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不及时订正,甚至有的根本不订正。所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二次批改,能够使教师及时监督学生的作业是否订正到位,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更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作业,认真反思其得失。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二次批改,能够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促进知识的更好掌握,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业成绩。
  (三)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有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过于简单,而有的教学内容又过于难的状况。在教学中,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如果用时过长,则降低了教学效率;而过于难的教学内容如果用时过短,学生无法掌握,还不如不讲,也降低了教学效果。
  因此,通过学生作业的二次批改,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遗留下来的问题,从而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教师更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2]
  三、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策略
  学生作业的二次批改是在第一次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灵活运用。
  (一)第一次、第二次均由教师单独批改
  这种批改方式比较适用于教师课后时间比较充足的情况。第一次、第二次均由教师进行单独批改,教师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和学生的差别化辅导。同时,教师亲自进行二次批改,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
  但这种二次批改的方式会占用教师很多工作时间,如果教师同时教2个及以上的班级的话,会造成作业的批改量很大,教师无法按时完成。因此,由教师单独批改的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只能适时使用。
  (二)第一次由教师单独批改,第二次由学生集中批改
  这种批改方式也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选择的一种方式。因为很多教师更注重作业的第一次批改,想从中检验课堂教学成效,也希望通过第一次批改,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第二次批改一般在教师讲评后,由学生集中互相批改,或由学习小组组长进行批改,教师进行监督。这一方式同样能达到二次批改的效果。   但相对于教师亲自进行的第二次批改,学生集中进行的二次批改没有教师批改印象那么深刻,对于学生的监督促进作用也会减弱,没有教师直接批改效果显著。[3]
  (三)第一次由学生互批,第二次由教师单独批改
  这种批改方式适用于教师课务量重,课后时间不充足的情况。这时,可以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作业的第一次批改;然后,通过教师讲解进行订正;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二次批改,并监督学生的订正效果。这种批改方式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把检查重心放在学生的订正效果上。
  但这种批改方式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好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觉性不够高的话,这种批改方式的弊端也很容易显现,那就是不自觉的学生其抄袭作业现象不容易被发现,从而导致后进生的不可控性发生。[4]
  以上三种作业二次批改的方式各有优劣,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进行交叉混合运用,选择时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准,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四、中职对口单招班学生数学作业二次批改的技巧
  (一)让学生作业的二次批改生动起来
  数学作业的批改常用标记是对的打“√”,错的打“×”。而作为一门讲究科学性的学科,对错固然重要,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只有有利于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的批改方式,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批改方式。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都希望得到教师肯定的评价。试想,如果每一次作业批改后,学生看到的都只是教师冰冷的遍布的“×”,那么,他还有什么信心继续下一次的学习?
  因此,为了减少学生在作业批改中遇到的挫败感,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让作业的二次批改生动起来。例如,计算错误是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问题,当教师发现某位学生解题方法完全正确,只是计算错误时,可以用红笔圈出其计算错误的位置,然后附上评语:“正确与错误只差这一步。”这样,不仅点出了学生的错误,也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有实力的,只是缺少一点细心,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提高学习成效的勇气。
  而解题方法错误也是学生常见的错误之一。例如,解对数不等式中忘记求解定义域是学生的常见错误,当教师批改到此类错误时,不要急于打“×”,因为此类错误不是学生能力不及,而是他们考虑不周全,教师稍作提醒学生完全可自行订正。所以,教师只需在对数符号“log”上画个红圈圈,然后再附上“再想想”。学生拿到批改好的作业后,一看就能明白错在哪里,并且会主动订正。教师等学生订正好了,在二次批改时直接打“√”,也就给了学生一次改过的机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记忆犹新,同时,也保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面对面二次批改,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班级化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两级分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中职对口单招班中数学后进生普遍存在。而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的作业订正往往存在困难,需要教师或者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果教师不关注这部分学生,其他同学也忽略这部分学生,日积月累,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将会越积越多,从而导致其知识体系不完善,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并且最终会一发不可收拾,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越来越没有信心。
  因此,教师在作业的二次批改中,可适时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对某些特定学生进行作业面批。通过面批,可以及时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点,以便对他们开展辅导,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讲课中也能关注到这些学生的问题,对于某些较为集中的问题,可以专门讲解、个别提问。从而帮助这部分学生跟上班级整体的学习节奏,不要掉队,最终避免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对于中等或优秀的学生,适时的二次面批,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面批,对中等和优秀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
  (三)准确定位二次批改对象,提高二次批改效率
  进行作业二次批改时,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并不是每次都需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二次批改。当某次作业具有一定难度或量较大时,学生错误率自然比较高,此时,需要在班级中进行大面积的二次批改。但如果作业比较简单,学生正确率较高时,对于全部做对的学生自然不需要进行二次批改,即使有一些小的错误也可让学生自行订正。而对于那些具有典型性的错误,明显反映了上课听讲中存在问题的学生作业,则需要教师准确定位,组织这些学生认真订正,并且进行二次批改检查。
  由此可见,准确定位二次批改对象,有利于提高教师二次批改效率,如果加强二次批改的针对性,就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5]
  参考文献:
  [1] 邹丽虹.论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的“二次批改”[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7):106-107.
  [2] 陈燕纯.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3(16):6-7.
  [3] 税伯平.“二次批改习作法”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63.
  [4] 吴飞娟.关于“初中数学合作、互动式作业批改”新模式的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21):26-29.
  [5] 李卫星.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二次批改[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6(14):25-26.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分制是一种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成人高等教育引入学分制是深化教育改革、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培养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成人高等教育尚存在思想认识有偏差、课程体系单一、教师素质有待提升、教学方法落后以及学分认证不完善等困境,因此,基于学分制的视野,探索促进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当下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
摘 要:从分析总结高职英语分级教学和职业岗位英语教学存在的利弊出发,基于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及特长的角度,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所倡导的无界化团队合作的理念,提出了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保留分级教学的优势所在,探索在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形式、授课方式和课程性质开设多样化的课程,以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
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不彻底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后勤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大后勤一体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后勤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