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规范毕业设计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提出了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基于校园网络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毕业设计 信息化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7-0046-03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育教学水平,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同时,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就业前综合培训的一个阶段,对于学生自身就业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但目前高校毕业设计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毕业设计的总体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滑坡趋势。本文在分析目前本校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剖析毕业设计的工作流程,提出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应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开发设计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毕业设计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并在实践过程中,规范毕业设计管理流程,保障毕业设计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一、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虽然各高校普遍认为毕业设计环节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纷纷出台了一些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以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毕业设计过程自身的复杂性,凸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
  1.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宏观因素
  
  明确参与人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内容,规范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规范各参与人在毕业设计管理机制、保证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中的各自职责,是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中用户关系分析的基础。
  毕业设计过程的参与者共分为四类:学生、教师及专业管理员(学科部教学主任)和教务科管理员。教师用户在答辩阶段按照专业管理员评审组安排又分为两种权限:评审答辩组组长与评审答辩组组员(普通教师),这两类教师用户的不同在学生答辩阶段有所体现。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人员关系如图1所示。
  2.毕业设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毕业设计的流程中各阶段都存在参与人的各自职责,蕴含着毕业设计的管理、保障以及评价等具体内容。因此规范毕业设计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是进一步提出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础。
  本校毕业设计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几个阶段:
  (1)毕业设计课题申报阶段,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教师和专业管理员;
  (2)毕业设计选题阶段,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教师、学生以及专业管理员;
  (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阶段,主要包括教师任务书的制定,学生开题报告的提交,学生中期考核的提交。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教师、学生以及专业管理员;
  (4)准备答辩阶段,该阶段主要完成答辩小组教师的确定、论文的评审以及参加答辩学生的安排,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学生、教师以及专业管理员;
  (5)学生答辩阶段,该阶段主要指学生参加毕业答辩的过程管理,包括学生答辩现场打分。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教师、学生以及专业管理员;
  (6)答辩成绩汇总阶段,学生的答辩成绩由答辩现场成绩、论文评审成绩以及指导老师成绩三部分组成,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学生成绩的按比例汇总,是毕业设计管理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之一。该阶段的用户主体为教师以及专业管理员。
  图2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流程,从管理流程中可以看出:
  (1)毕业设计过程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和传递性,一个阶段的完成决定着下一阶段的开始。
  (2)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数据交互,在不同阶段,不同用户之间存在信息的提交、审批以及汇总工作。
  (3)整个毕业设计进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汇总以及生成报表工作,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具有必要性。
  (4)毕业设计参与人的分散性对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要求;健全的校园网络环境,也对毕业设计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
  目前来看,毕业设计的管理过程无论从自身的特点还是硬件环境都具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征。改进毕业设计管理流程使其更适合于计算机实现,应用校园网络,采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根据毕业设计管理过程,设计开发不同用户群体的管理功能,实现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开发设计过程中考虑毕业设计选题的广泛性和适应性,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监督机制,同时实现毕业设计评价信息的公开化以及信息汇总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这种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现,无疑可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水平和总体质量。
  
  三、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在毕业设计课题申报阶段、学生选题阶段,还是在毕业设计过程管理阶段、毕业答辩阶段以及毕业设计成绩汇总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参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都存在一定的阶段性,作为监督机制都存在一定时间限定。因此,提出了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利用校园网络的丰富资源,开发设计基于Web的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提出包括学生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以及专业负责任人管理模块的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辅助广大师生以及毕业设计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从用户群体角度,大体包括以下三个功能模块:学生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教学主任功能模块,其模块功能如图3、4、5所示。
  从功能模块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毕业设计参与人在管理模式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完成各项申请的提交以及各种信息的汇总。同时,在系统中也存在各个用户之间的大量的信息交互,比如,教师申报的课题需要教学主任的审批,通过后才可以发布给学生,从而保证课题的质量;教师可以和选择自己课题的学生进行交互,通过系统设定保证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课题。学生的答辩申请,需要指导教师的审批,同意后才可以参与答辩流程;同时,每一阶段均存在时间的限定,由专业管理员控制,过期系统将不再提供相应的功能,系统自动给出警告。通过这样的设定,保证课题监督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的统一,有益于毕业设计数据的汇总,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四、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评价
  
  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学院运行两年,依托于该模式开发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几个典型特点:全面性、实用性、高效性、拓展性以及先进性。应用过程中,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实践过程中,由于牵扯的人员繁多,网络设备的性能影响以及对于毕业设计的需求分析不是十分透彻,存在一些问题。但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对于加强毕业设计的监督管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信息化管理模式中,专业负责任人(学科部教学主任)可以十分方便地对于申报课题的适应性、难易程度、专业分布以及专业适用性等内容进行监督和限制,保证了毕业设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课题的适应性。另外,通过系统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所有课题的详细信息和具体指导教师的专业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毕业设计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实施
  信息化管理模式中,通过流程控制督促毕业设计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进程。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公开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论文评审老师对学生论文的评审。这种信息的公开化,激发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提高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
  3.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实现所有数据的汇总以及数据的发布,并能保证所有数据以及数据发布的准确性,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效率。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改进,该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完善和调整。同时,相应开发的管理系统也在逐步完善,期望该模式能够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汤颖.毕业设计立项与选题管理及其支持系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613-616.
  [2]董黎刚等.高校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6):122-124.
  [3]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20-22.
  [4]谭平.规范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143-145.
其他文献
海豹肢(phocomelia)来源于希腊语,是肢体局部罕见的畸形,患者的肢体呈鳍状,表现为1个或多个肢体近段、中段部分或完全缺失,手或足直接连于躯干或通过不规则状骨连于躯干。
目前,许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Linux操作系统课程,但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虚拟机软件创建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平台,不但挖
文中结合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的设计与建设实践,介绍如何围绕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质量工程中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课程创新设计与建
目的探讨护士综合能力考核表在脊柱外科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脊柱外科培训考核中采用护士综合能力考核表,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考核
目的探讨Sandwich联合手术观摩法在血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下探索出实用有效的高职病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方法在"厚薄"教学理念指导下,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启发式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手段进行高职病理学理论教学设
政策和制度设计得再合理,如果贯彻不力,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任何改革,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人必将反对,部门预算改革亦不例外。因此,分析部门预算改革中的阻力,并采取相应措施,是深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早期左心房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左心室正常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飞行员25例,以25名健康飞行员为健康对照组,行超声心动
摘 要:本文简述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工作室基本情况及基本任务;针对当前高职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状况,以创新工作室为渠道,以培养学生信息化创新能力及开发创新产品为主,阐述高职校园信息化创新产品开发及应用基本要求,并以开发“小区式小灵通业务处理系统”为例,分析了开发校园信息化创新产品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过程,总结了信息化创新产品应用于高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意义。  关键词:高职校园 信息化 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