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修辞艺术教学提升表情达意能力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wgeg7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课文中,修辞艺术的运用比比皆是,作为内容的载体,修辞艺术是作品艺术表现的核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修辞的理解、鉴赏、运用和训练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学语文修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从表情达意角度提高修辞教学实效的方法。
  [关键词]修辞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里所说的“立”,就是要求文学语言是生动、形象、具有立体感的,而不是抽象的缺乏活方的堆砌。而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得文学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子日:“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古人言谈讲究辞令,著文讲究文采,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各种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如《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因为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但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乐感,而且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也非常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再如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前三句巧用“迭映”这种修辞,“一声”对“一声”状写秋声之急,撩人乡愁;“一点”雨对“一点”愁,道出“愁思”不断,恰似雨丝绵绵;“三更”对迭“三更”言归思难收,入梦迟迟,诗人愁苦之情可以想见。正是各种修辞手法的利用,使这些诗词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和美感的体验。现代文学大家也十分注重修辞的运用,如鲁迅《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历来被作为“分述”修辞格的典型示例。作者巧妙地运用分述的形式,看来重复,实则突出了景物的单调,渲染了寂寞的氛围,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再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花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了拟人、比喻,写出了荷花含苞待放之态,写尽了荷花的柔软妩媚。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那种朦胧美的意境。这荷花就仿佛对着读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文学作品中各种修辞格式的巧妙运用,使得作品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令读者过目难忘,回”味无穷。
  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修辞格。准确阐释和讲授它们的意义、特征,对学生正确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法,培养对诗文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修辞的理解、鉴赏、运用和训练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忽略修辞教学的重要性
  “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中一个鲜明的特点。中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就是古人或长辈在讲道理。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恐怕就是“传道”,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传道士”常常满足于对故事内容、思想情感和现有社会观念的诠释,普遍缺乏使用“文学语言”的自觉。对修辞教学也是蜻蜓点水,以至于现有的教学模式的最高成就可能也仅仅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而非正确运用。语文教材可以“文以载道”,但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传道”。语文教学不能背离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的宗旨。早在1980年10月,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中,就已经提出来“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也就是文学语言的研究,这是语言学和文学交界的学科”。吕先生的这一观点是很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二)忽略修辞教学的全面性
  从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都没有把修辞教学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辞格的辨识、指出修辞作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当然,中考、高考也只考到这些。不能考试不考就不教。教师只以讲解十几个修辞格的辨识、指出修辞作用来代替修辞教学全部的内容,其实都是把修辞当作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点缀,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表情达意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还应讲解修辞运用、说明修辞含义、比较修辞例释、赏析修辞名句。学以致用,以提高写作能力以及聆听说话的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忽略特殊修辞格的教学
  中学课文中特别是古诗文中,除了十几种常见的修辞格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修辞格,它们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文章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由于教参不做要求,有些教师就不触及,然而不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有些句子就可能读不懂,即使懂得大意,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造成理解上的歧误或费解。这就大大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理清一些特殊修辞格的概念,鉴赏品味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十分重要的。
  
  (四)忽略学生运用艺术语言的训练
  现在许多学生写文章不太重视文采,他们的笔下只有抽象的道理,缺少具体的形象:只有甲乙丙丁的描述,没有鲜明生动的论证,效果当然不会好。究其原因,与平常教学侧重“义理”教学而忽略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有密切关系。
  语文是面向社会,面向人际交往,面向科学的基础工具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学生不但要学会一般的语言知识,了解并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而且要学会运用语言这一交际工具去敏捷、准确、高效率地处理其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任。而这一重任的完成,又只有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重视艺术语言特别是修辞艺术的教学才有可能。因为这既是诱发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进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情达意的有效方法,又是教师深入开掘教材,发挥教学创造性的突破口,更是“教师”和“教匠”的显著区别。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修辞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训练,以提升学生口头和书面表情达意的能力。
  
  (一)常见修辞注重运用
  对于教材中要求辨识和了解其作用的十几种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除了辨识和体会作用外,还说明修辞含义、比较修辞例释、赏析修辞名句。如在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名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几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时,先让学生找出本体喻体,然后体会作用:作者用“明珠”作比,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用“星星”作比,写出绿叶衬托下的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用“美人”作比,写出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接着比较修辞例释: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朱自清《春》)再举课本中例子进行同类修辞名句赏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优美动听琴声的句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 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描绘琵琶乐声的轻柔尖细、清脆圆润。最后给出两三个意象要求模仿训练,如此过程就能让学生了解博喻的特点:增加了喻体的数量。体会博喻的作用:可以多角度揭示本体和喻体的特点。赏析其妙处:除形象生动外,形式上变得生动活泼,和排比结合,还能给人酣畅淋漓的语感,大大丰富了语句的表现力。学生乐用会用,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现力。
  
  (二)特殊修辞注重赏析,引导运用
  如前文所述,中学课文中特别是古诗文中,还有许多特殊的修辞格,它们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文章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教学中不能只知其意,还应品味妙处。如中学课本中运用了“列锦”的例子很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几乎成了写景的绝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也是千古名句。作者运用列锦手法,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完全是写景,而深情寓于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品味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如我班一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家门、校门,哨声、铃声,四十分钟、十分钟,男教师、女教师,汉字、洋字和公式,上厕所排队、进食堂排队,出学校如鸟兽散,进课堂一窝蜂。”运用列锦的手法,截取学习生活的片段,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生动地反映出中学生紧张沉重而又单调乏味的生活现实。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其它特殊修辞格还有“节缩”“婉曲”“分述”“合叙”“避讳”等,各有其独特的妙处,在此不——叙述。
  
  (三)立足学生写作,指导运用
  让学生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书面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有意识地进行修辞运用的指导,以逐步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如为了使学生作文内容思想能够逐步加深,感情能够逐步强化,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可推荐“层递”的写法,就如例句:“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学生通过模仿,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按照内容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地排列,以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如为了使学生辞藻丰美、结构匀称、气势连贯,可推荐“联用”的写法,就如例句:这种偏僻小岛的岩岸,和那些辽阔的、游泳者云集的细沙滩的景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它寂寞、荒凉、原始、粗犷。(秦牧《潮汐和船》)把三个和三个以上的词语成串排用,使抒发的感情更加充沛而又有节奏感。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碰到类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语言,有意识地加以关注、消化和运用,就能渐渐提高语言表现力,提高写作水平。
  中学语文课文中,修辞艺术的运用比比皆是,作为内容的载体,修辞艺术是作品艺术表现的核心。从“义理”角度进行教学,可知作者写了什么,但远远不够,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设计教学,可知作者怎么写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乃至语文成绩。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代杰出美术教育家、现代素描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徐悲鸿先生在南齐谢赫提出的国画“六法”论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的艺术法则曾提出了在素描创作上应遵循的 Mr. Xu Beih
案情回放2011年,被告王某将其承包的某项目中抹灰、瓦工部分工作交由原告车某负责,后车某带领施工队保质保量完成了相关工作,但王某却以发包方尚未与其结算为由,仅向车先生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被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现的日益严重。而职业规划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准备阶段
排污权交易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经过近20多年的试点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该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要解决排污权交易过程中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地震烈度用于评定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能够迅速了解灾情.但由于地震烈度要综合人的感觉、建筑物破坏、地面破坏和器物反应等,有一定的不
The curre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primary brain tumors is solely based on morphologic criteria. However, there is accumulating evid
典故词的词汇化会经历四个阶段:词语化、有标记的使用、标记脱落以及去典故化,根据典故词来源性质的不同而路径稍有差异.典故词的词汇化建立在合理的认知基础上,创新隐喻和转
(左上)陈建军 红屋顶风景布面油彩 60×80厘米 2003(左下)陈建军 寂静布面油彩 50×60厘米 2004(右)岳亮 作品-1998布面油彩 150×100厘米 1998(右页上)赵文生 工厂布面油彩
期刊
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目的在于通过淡化高校行政化色彩,使高等教育逐步回归社会,从而形成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格局。改革的进路,采取了文明社会演进的基本进路,即
案情回放rn屈某是一直升机公司的飞行员,于2011年5月5日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招聘时公司所述的待遇没有兑现,故其于2011年11月24日向公司邮寄了辞职信.收到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