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爱自己,才会有人爱你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自己”是最可笑的励志话语,比“成功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还好笑。
  所有讲这句话的人,都是要靠这句话来骗你的,骗你的钱或骗你的感情都有,但绝对不是要真的安慰你。
  有些人就是因为太爱自己了,才会看不清现实啊。
  你太自恋,每次照镜子都对自己说:你很棒,你是最棒的,今天也要加油。
  你对自己太好,舍不得让自己吃苦,也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所以找不到工作是老板太坏,找不到另一半是因为人们只看外表,被人欺负是因为他们心理变态。
  你对别人好,是因为你觉得这样很有成就感,你喜欢看到别人因为你的付出而开心,但如果有人不接受你的付出,你会觉得他们对不起你。
  但你只是用付出来满足你的虚荣心,根本不是单纯为了爱而付出。
  只因为这样让你看起来很有爱,可以让世人都对不起你似的,好像全世界都亏欠你,于是你就能予取予求。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爱自己。你太爱自己,才会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不像你爱自己这么爱。因为你的眼里根本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大多数人从事某个职业,只是基于自己的一点专长与选择,为了讨生活才去做的。毕竟每个人都要生活,讨生活一点都不丢脸。什么能赚钱就去做什么,只要不伤害人,或许多少还能尽点社会责任,帮助别人。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反观某些人,满嘴为别人好、为别人付出,以情感压力作为武器,一边说爱你一边逼着你也要有同等的回报。
  总是一副楚楚可怜貌,以无私弱者的姿态在社会上寄生,纠缠那些心肠不够狠、不忍拒绝的人,不断以付出来胁迫对方就范,一步步将其拖入愧疚感的深渊。甚至会动用群体压力,向周遭亲友诉说自己付出了多少,要对方负责。
  要是有聪明人看穿了这种伎俩,他们的绝招就是眼泪与哀伤,四处哭诉,开口就是:“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若是被分手了,还会愤怒地说:“他凭什么抛弃我?我这么努力付出!”
  此时不免有人给予安慰,而这类人就会开始细数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付出他都记得,因为这就是他的心血结晶,他完全只在意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完全不记得别人的付出。
  毕竟,这种人从头到尾完全就只爱自己啊!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看见自己的付出,并以此要求对方也要有同等付出,否则就是不够爱他。
  居然还有人会安慰这样的人:你要多爱自己一点。甚至有人出版鼓励人们要多爱自己的各种书籍,让这些只爱自己的人更理直气壮了,因为里面全是赞扬他们付出的故事。这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吗?
  (司志政摘自《负负得正的人生奥义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图/木木)

诗剧


  乌龟背着乌龟壳,
  爬在沒有人的山坡。
  山下是高楼嶙峋的灯火,
  那是他爬出来的星河。
  ——萧议《整座城市都在下山》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Sudan(“苏丹”)在3月19日被实施安乐死,北白犀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千万年的物种走向灭绝。  犀牛是陆地上体重仅次于大象的动物,有“铠甲武士”之称。北白犀是北非白犀牛的简称,2011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可时间回溯到五六十年前,北白犀还有2000头左右。短短半个世纪,一个物种就从现实世界走进了历史长河。这个过程是如何上演的?  悲剧源于
期刊
01  “七仙女”的故事,从进华冈艺校那一刻开始。  我从小的志愿就是读华冈艺校,所以那年当我踏进学校大门,真是兴奋得眼睛发亮,觉得自己正式迈上表演之路了,这一步是人生中的一大步!  新环境、新生活,一切都新鲜,就是还没有新闺蜜。通常进入一个新环境,你会马上打开雷达天线,寻找和你一样频率的人。虽然那时候我走的是“随和小姐”的路线,和班上同学都能聊上几句,但就是没有遇到臭味相投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
期刊
生病住院之前,导演田沁鑫喜欢盘起双腿来打坐。现在,她只能用一条腿盘起、一条腿悬着的姿势来替代。这是2017年她在重症监护室躺了40天后的后遗症。  我这个病很仁义。我排完《狂飙》后,5月26日这一天,夜里就突然特别疼,后来被送到医院。没有耽误给人家排戏,演完了,我才病了。    胰腺炎是一种很凶猛的病,死亡率非常高。它有六小时的黄金抢救期,六小时之外,是85%的死亡率,十二个小时之外,就变成92%
期刊
我一直想买一把适合看书的椅子或单人沙发,不能太硬,得有靠背,坐上一整天,既不会发痔疮,也不会腰疼。当然,也不能太舒服,坐上去5分钟就会睡着的椅子不是阅读椅。我在宜家的网站上比较了很久,PELLO和POANG两种带扶手的椅子,基本上差不多,区别是后者可以摇,前者不行。我选了PELLO,因为便宜得多。椅子寄到以后,我花了二十分钟把它装好,放在了窗子和墙的夹角,我早就在那儿构想了一个叫阅读角的空间。客厅
期刊
斯皮尔伯格1991年的电影《人工智能》中有个小男孩叫大卫,他是人工智能创造的产物。他的人类母亲在买下他之后不久就将他抛弃了。大卫等待了两千年,当人类都已经灭亡的时候,有一批先进的外星人来到了地球,大卫对他们说:“请把我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儿。这样我的妈妈就会一直爱我,她就不会抛弃我了。”  这部电影的结局非常温情,外星人用一日重生的方式,给了这个小男孩儿美好但又虚幻的一天。  这不禁让人沉思,在这种
期刊
许多人都把猫当做宠物,养在家里,对它们悉心照顾。小小的猫咪如何创造历史?读了法国人多利卡·卢卡奇所著《创造历史的一百只猫》发现,确实有许多猫参与了人类历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去过南极、北极和太空,参加过战争。  书中说,几个世纪以来,猫的身影一直没有停止出现在舰船上,而且这个物种正是凭借这种方式散布到全世界的。它们的使命何在?当然是灭除出没于船舱中的老鼠。15世纪起,热那亚保险公司就明白了猫的这一作
期刊
白传巨,字一衡,中国民革党员。1958年生,早年师从著名书法家哲成、著名篆刻家陈凤桐,并受到书法大师沈延毅先生的教诲与启迪。攻研历代法书、碑帖,后又随张大千弟子著名画家
期刊
著名作家刘心武在《王府喉掸》一文里,说了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  刘心武有个忘年之交,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王爷。有一回,老王爷偷偷向他出示了一样秘密地收在纸匣子里的东西。那东西,看起来很像是一个踢着玩的鸡毛毽,后来,经他解释,才知道这是一个可以伸进喉咙里的“小鸡毛掸子”——原来当时他们一班王公贵族在享用满汉全席时,为了能够吃了再吃,不停地吃,所以,常常用这个喉掸,伸进喉咙里去催呕,以便让胃囊里腾出空位
期刊
“你整容了吗?”导演当着大家的面,问女演员。场内气氛瞬间凝固。  “我怎么觉得你下巴有点怪,削过吗?”导演的表情是百分百的天真。  “没有。”女演员更不自在。  “你嘴巴张开看看,他们说削骨的话在嘴巴里面会留疤。”导演真的只是科学探险。  女演员腾地站起来,气鼓鼓地走了。经纪人追出去。1  虽然这样的问法不常见,但在多年陪导演面试演员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所有导演都不喜欢整容款,也是因为大部分整容
期刊
灵犀2(精彩试阅)  真的到了雪峰!墨珑撤去烈火璧的火光,稍稍松了口气,接下来只需找到澜南所住之处便可。他轻声唤灵犀:“你看……”身后静悄悄的,毫无反应。  忽然意识到她的鼻息比方才微弱了许多,墨珑的心猛地被揪紧,转头想看她:“灵犀!灵犀!”  她的头颅无意识地垂下,身体冷冰冰的,没有任何回应。恍惚间,墨珑仿佛又回到了桃花林中找到她的那刻,那时候他还不太熟悉这种感觉,而现下他明白了——这是心慌,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