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概率与统计在高中数学中具有独立性,由于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又是大学统计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已成为高考持续的热点.2018 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试题难度适中、稳中求變、导向明确,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其中概率统计题在理科试卷中仍是以一道小题(选择题第3题)加一道大题(解答题第20题),所占分值仍然是5 12=17分,值得注意的是,和历届高考试题不同,今年概率统计大题放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率与统计在高中数学中具有独立性,由于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又是大学统计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已成为高考持续的热点.2018 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试题难度适中、稳中求變、导向明确,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其中概率统计题在理科试卷中仍是以一道小题(选择题第3题)加一道大题(解答题第20题),所占分值仍然是5 12=17分,值得注意的是,和历届高考试题不同,今年概率统计大题放在了大题中的第四道(排在了解析几何大题后面),意味着难度有了一定的增加.
一、原题呈现
例题.(12分)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p(0
(1)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f(p),求f(p)的最大值点p0.
(2)现对一箱产品检验了20件,结果恰有2件不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p0作为p的值.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2元,若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要对每件不合格品支付25元的赔偿费用.
(i)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检验,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X,求EX;
(ii)以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和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是否该对这箱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
二、第一问的分析与解
拿到试卷看到试题的第一印象是,题目文字很多,这是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需要同学们静心阅读文字材料,看懂每一个条件的意义和作用.
(1)第一句是大前提:“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
(2)第二句指明了检验的方法:“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p(0
前面两句话正是统计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抽样检验,而不是全部每一件都检验.
第一问“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f(p),求f(p)的最大值点p0”.
问题1:什么叫“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
问题2:若改为“20件产品中恰有3件不合格品”,又怎么求?
问题3:还可以怎么问?如改为“20件产品中至多有2件不合格品”?或者“20件产品中至少有2件不合格品”?
综合以上问题,这里考察的是: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基础知识复习链接:
1. 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
指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
2. 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
一般地,如果在1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Pn(k)=[Ck][n] P k(1-P)n-k.
它是[(1-P) P]n展开式的第k 1项.
三、第二问的分析与解
由(1)知,p=0.1.
第二问有两个小问,第(i)个小问求: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检验,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X,求EX.
这道题目的难点在于,赔偿费用的和X并不是一个直接的随机变量!“赔偿费用”是和“余下的180件产品中的不合格品件数”密切相关的.
所以,必须设一个新元,例如设Y表示余下的180件产品中的不合格品件数,依题意知Y~B(180,0.1),
而X=20×2 25Y,即X=40 25Y.
所以EX=E(40 25Y)=40 25EY=490.
(ii)如果对余下的产品作检验,则这一箱产品所需要的检验费为400元.
由于EX>400,故应该对余下的产品作检验.
反思3:在学习概率统计时,要理解概念,掌握课本中关于以下方面的基础知识:
①什么叫“一次试验”“一次试验结果具有什么特征”?
②依托具体情境领悟“等可能”“互斥(对立)”“独立”关系.
③能将复杂事件分解为“互斥和”“独立积”.
④分布列性质(非负、和为1),期望公式,方差公式.
⑤二项分布、几何分布及正态分布.
⑥频率分布条形图和直方图及应用.
⑦抽样方法和线性回归.
反思4:回顾本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考察学生对问题题意的正确理解,对基本概念的真正掌握(例如什么是“独立重复实验”,等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对一些核心的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 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 注意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具体实例抽象数学概念的过程, 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需要通过解题来完成, 解题之后留给学生的应是概念而不是题.
反思5:要重视培养数学的阅读能力.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刘秀湘教授在评述2017 年全国卷试题时,认为2017年数学卷加强了数学阅读与表达能力, 学生的答卷反映出“ 哪里不会考哪里!”, 特别是2017年理科第 19 题的解答非常不理想. 实际上,2018年的理科概率题一样对考生阅读题意的能力要求很高.从实际教学来看, 中学数学教学对数学语言的表达、数学符号书写的规范性强调较多, 但对数学的阅读强调不足.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运算求解能力仍然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传统看法以为,数学运算就是为简单的套用公式、法则而进行的機械工作,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实际上,数学运算求解能力不只包含简单的数值计算能力,还包括审题的能力,能寻求与设计合理的、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数学运算求解能力能多层次的展现个人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体现个人的数学素养.
2016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核心素养成为当下中国教育语境中的高频词汇、热点话题、理论研究课题、实践探索难题。为了应对核心素养下的高考,每年高三,学生总是有做不完的题,题海战术,以至于部分学校考前出现了撕书‘书花’漫天飞舞的“壮观景象”。学生为何会对学了多年的书本如此仇恨?高三备考,“题海战术”是否合适?备考策略是否适合? 当今社会,各种教学、备考信息充斥于我们的教学。我们要对
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翻译两小题的赋分高达10分,是我们高考复习中必须抢占的一块阵地。 可是在高考复习中,很多同学对文言文翻译感到困惑,明明能读懂文本,可是等到翻译文句时却又抓头挠腮、百般纠结,结果失分频频,让人叹息。究其原因,主要是翻译文言文不是光靠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理解不等于能用言语表达,能用言语表达不等于能诉诸笔端,更何况翻译的好坏还看个人的现代汉语书面表达能力。所以
抗日战争作为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在每一年高考中都会考到。现将抗日战争的命题热点分析如下。 热点一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教育部于2017年1月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并在2017
【热点材料】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全会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对部分中学生来说,议论文写作如何展开一直是个难题,要么三言两语,惜墨如金,要么拼凑字数,以叙代议,更有同学受时间限制草草收兵,写不足800字。尤其是高三的同学们备考时间紧张,再提加大阅读量,训练说理思维,学会辩证分析等对他们来说也不现实。如何帮助他们迅速搭建支架,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迅速行文展开,且能做到脉络清晰,结构合理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以此就教于方家。 【方法指要】 以当下流行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75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
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怎么办?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事情办好,使中国经济由过去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高速增长。过去40年,我们平均年经济增长速度是9%以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是,我们在过去长时间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确实累积了诸多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中国经济在过去40
【熱点材料】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共分13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考生开展历史学习一般从一个情境片段开始,不熟悉的情境学习对考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不少考生认为2019年全国卷一第41题难度大于2018年,理由是他们很难直接从材料中获取全部答案。这是因为不少考生习惯简单学习,答题只能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对历史事实进行重复性描述,对历史事物变化不能延伸分析,缺乏深层次思考。考试出现这些问题的实质是考生缺乏深度学习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现行历史课堂教学中推进深度教学,这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