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芯片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但由于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使用影像学、病理、生化及免疫等方法难以发现,而传统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缺乏特异性,诊断效果不理想,即使用上述方法能够确诊时,恶性肿瘤往往已进入晚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降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其蛋白质水平已经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因此可以应用高通量、高敏感度蛋白质芯片技术提高肿瘤早期检测水平。蛋白质芯片技术,又称为表面增强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病的80%~85%,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地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大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
目的观察62饲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随访1年临床疗效。方法非随机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波立维)治疗,术中根据病变分
例1,男,72岁,在外院门诊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时出现胸闷、气喘、寒战、咯粉红色泡沫痰,考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给予呋塞米、西地兰等治疗症状无缓解,随后出现血压下降伴意识不清.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脑梗死有发病率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尤其青年脑梗死患病率增加明显。本研究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