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书香迷人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13050621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走向进步的台阶。”一个人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其价值是一样的。行万里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可能做不到;但读万卷书,只要我们愿意做,必能做到。生命力强的民族,是阅读量大的民族。犹太人一年一人平均读65本书。中国人每年读书不到5本。近代出现了三个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三个人都是犹太人。人们说,全世界的财富集中在美国人的口袋中,而美国人的财富集中在犹太人的脑袋里。
  犹太人在书籍上涂上蜜,让婴儿一出生,就知道书籍是甜的。以色列是一个建立在沙漠上的以犹太民族为主的国家,资源短缺,但是他们在一片沙漠上建立起了高科技工厂,卖技术,卖高科技产品。我们中国就从以色列进口了许多尖端武器。以色列的智慧让人刮目相看。
  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前辈通过文字,给我们留下无尽的财富。我们只有继承,才能踩在巨人的肩上,走得更高更远。
  教师,无疑是引领学子更好继承遗产的最直接的人群。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大多语文教师都做的很好。课文上的每一篇课文,大都是经典的。许多课文我们甚至让学生背过、背熟。《荷塘月色》《古诗十九首》《致橡树》《听听那冷雨》等。这些课文是让学生喜爱阅读的基础。但是,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课本阅读,还不是真正的阅读。
  只有教会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而学到的知识是无限的。课堂仅仅是引领学生走向真正阅读的窗口。优美的课文也仅仅是学会阅读的范例。说实话,高中时期,我并不喜爱语文课。那时的语文教师,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把语文课弄得面目可憎。老师简直就成了课文的吹鼓手。当时我们就觉得一些课文又大又空,有的艰涩难懂,可老师却硬说很好很好。难道给你一块臭豆腐你不忍闻,扭着鼻子也说很香很香吗?幸好,当时一个同学有一个县图书馆的借书证,我就把语文课改成《巴金文集》专修课了。
  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才是自觉地阅读,才能领会阅读的真境界。我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让他们去发言去提问去回答去模仿去创造,我只是点播深化,就足够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到图书馆去借书。我们的图书馆藏书几十万册,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啊。有时我引导他们借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借人物传记,借与课文有关联的书籍。然后,教会他们学会做好摘记。只读不摘,花费时间多,效果甚微。读并且摘取,事半功倍。专家提倡读大量经典名著,书单上列举了许多书目,但是高中时间紧,少读精读是可以的,如果读太多,那肯定影响高考成绩了。我高中时期,因读了过多的巴金作品,耽搁了许多数学英语时间,在高考分数上吃了大亏。我是不会让我的学生重蹈覆辙的。
  但是,许多精短文章,优美的散文故事,很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特别关注》《时文选粹》《文摘》《读者》《智慧背囊》《语文报》《作文报》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何乐而不为?语文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既考虑学生的升学前途,又提高着他们的内涵素质。鱼和熊掌如果能兼而有之,为什么不呢?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健康书籍,并且有检查监督措施。不健康的书籍是毒品,贻误学生的一生。
  真正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和写作结合起来不可。阅读后有了创作的欲望,就会行文流畅,文笔清新;良好的创作又促进了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样反复促进,栋梁之才就这样形成了。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阅读和写作,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的示范。一个爱好读书的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更深层次的阅读。一个爱好写作的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带动激励学生创作出更美好的作品。许多语文教师,办公桌上仅有学校统一发放的课本、教参等专业书籍,平时满脸的疲惫,再也没有兴趣到书店去看书买书,甚至也不去图书馆阅览室看书借书。上大学时期,生活费很紧张,我们还能过紧日子,买上几本喜爱的书籍。现在手头宽裕了,却失去了看书买书的兴趣和激情。真的令人感叹和深思。
  有人说:有书卷气息的女人是最美丽的女人。这是对读书最好的赞美。我也要說:有书卷气息的男人是最丰富的男人。
  书卷气息是对这个似乎充满铜臭气味的时代的最好的清洁剂。朋友们,让我们和学生一起,阅读,沉醉,朝前走。
  司清涛,山东禹城市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的大环境下,生发出了各种各样以“学为中心”为核心的课型,无论哪种课型,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学校推出了任务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同时,贯之以“赏识”教育,学生的自信力被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兴趣高涨,课堂真正实
期刊
在“新课标”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看,高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高中语文
期刊
2007年6月下旬,我在“江苏省高考名校2008年高考复习示范教学研讨会”上推出了一节唐宋山水游记专题复习课,从引导鉴赏的角度切入,按归纳、拓展、融通三要素组织教学,取得了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好人文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学生对周边环境的认知能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引导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理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理念的重要性  对于人文理念来说,其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的和谐发展为主,做好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不仅可以体现出素质教育的需求,同
期刊
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得以实现,因此,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打造客观培训和主观教研平台,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培训带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一)全员培训。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规划和组织实施的,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校内教师在职培训。全员培训的形式分走出去和请进来,分
期刊
我国中学生教育领域,既应该传授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个人素质。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对社会有益的、有创造力的人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首要目标。事实上,在中学语文领域加大德育教育的渗透,才能最大程度上挖掘语文课上陶冶化育、怡情养性的功效。  一、结合语文训练的基本结
期刊
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特别重要的学习科目,其渗透性与思想性较强,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如在孔融让梨一课中学习友爱、谦让的美德;在红军长征故事中学习舍生救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些教学内容都将德育教育渗透入语文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有目的地提升学生思想品质,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
期刊
经费不足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瓶颈.应深化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坚持走多元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路子,不断增加投入.
当今的小学阶段书法教学一直备受冷落。在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书法艺术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当代书法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的严峻考验。在此,我作为小学生的书法启蒙老师,试对自己的几点认识及在书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出几点分析。  一、书法学习本身即是智育内容。但书法教学的智育功能还体现在它对学生智力开发、学识增长等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1.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书法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