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首要任务,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本文略作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有四大任务,其中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标准》又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可见,自主学习策略在新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
自主学习,简单地说,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自主学习强调在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勇于创新的品格。
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学习?笔者谈谈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
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传道授业解惑,大量的讲解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和话语权。课堂上,学生只是一个容器,没有判断力,当他们独自阅读文章时,便不知所措。而自主学习强调的是教师应以平等、尊重、信任、谦逊的态度,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心理宽松,具有亲和力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容易产生说话的欲望,畅所欲言。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要构建、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不断地校对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能力。
如:教学Smoking(吸烟)一文,我先作问卷调查,发现班上55人中有43位学生家中有人抽烟。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了抽烟的危害。为了帮助家人戒烟,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What can you do to persuad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give up smoking? (如何说服家人戒烟)问题一出,学生很感兴趣,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有些学生还介绍了家人戒烟的成功经验,有些学生希望发明一种药,让抽烟的人吃后对抽烟失去兴趣。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过程。阅读中,他们各自发现的文本空白不同,各自选取的介入文本的策略也就不同,他们各自的初步理解和存疑也有差异。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上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有实效。如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大多能一边听同学发言,接受外来信息;一边反思自己的理解,回归自身。在讨论互动中,多种观点的聚集和碰撞、消解和转化、深化和提升,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这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来自师生的多视角观点,这就是认知领域的扩展;并可能产生一个与自己原有认识完全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认知领域的创新。
比如:学生完成完形填空练习后,教师不宜急于讲解,先让学生将批阅内容逐一阅读,重新阅读全文,让纠错的渴望激发学生再读全文的热情,了解上下文,字斟句酌,步步为营,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彻头彻尾地理解全文主旨和作者的观点,边领悟边纠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表达各自的理解和看法,在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最后,让全班学生公布他们自己的答案,教师从中发现问题,找出本篇完形要讲解的重难点,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各个击破。
二、 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局面
《新课标》要求,除教科书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字以上。尽管新教材包括一些真实的阅读材料和策略指导,但光靠课本是不行的,还要选取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材料。
(一)以课文为中心进行扩展性阅读
以一个文本为基点,教师为学生创设新的阅读方向,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读物或查找资料,在阅读中扩张和延伸文本的意义。以SEFC Book1 Unit 14 Festival Warming-up and Listening(人教新教材高一英语上第十四单元——节日)为例。课前可把全班学生分成8小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搜集一个节日的信息,如起源、时间、原由等,要求他们一定要在查找英文资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网址或报刊杂志)的基础上得出英文报告,课上交流,探究节日文化的内涵。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加深对各个节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以课文为中心进行研究性阅读或设计专题阅读
阅读教学不能将学生囿于课本,要延伸阅读教学的范围。教师可利用课本拓展课外阅读,延伸、深化学生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如:学习一篇文章后,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大胆围绕课文的题目、段落、插图及问题的设计、结尾等内容提出疑问,然后师生共同梳理解决问题。
三、 打破“以教室为中心”的局面
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際密切相关,因此应破除“以教室为中心”的局面,这样,学生的阅读就突破了固定的课堂时空,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引导他们进行多元化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锻炼交际能力。如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色表演、英语知识抢答、英语辩论赛等活动,不仅可以营造出非常热烈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让学生展现自我,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总之,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和有效引领,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有四大任务,其中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标准》又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可见,自主学习策略在新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
自主学习,简单地说,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自主学习强调在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勇于创新的品格。
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学习?笔者谈谈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
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传道授业解惑,大量的讲解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和话语权。课堂上,学生只是一个容器,没有判断力,当他们独自阅读文章时,便不知所措。而自主学习强调的是教师应以平等、尊重、信任、谦逊的态度,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心理宽松,具有亲和力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容易产生说话的欲望,畅所欲言。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要构建、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不断地校对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能力。
如:教学Smoking(吸烟)一文,我先作问卷调查,发现班上55人中有43位学生家中有人抽烟。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了抽烟的危害。为了帮助家人戒烟,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What can you do to persuad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give up smoking? (如何说服家人戒烟)问题一出,学生很感兴趣,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有些学生还介绍了家人戒烟的成功经验,有些学生希望发明一种药,让抽烟的人吃后对抽烟失去兴趣。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过程。阅读中,他们各自发现的文本空白不同,各自选取的介入文本的策略也就不同,他们各自的初步理解和存疑也有差异。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上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有实效。如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大多能一边听同学发言,接受外来信息;一边反思自己的理解,回归自身。在讨论互动中,多种观点的聚集和碰撞、消解和转化、深化和提升,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这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来自师生的多视角观点,这就是认知领域的扩展;并可能产生一个与自己原有认识完全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认知领域的创新。
比如:学生完成完形填空练习后,教师不宜急于讲解,先让学生将批阅内容逐一阅读,重新阅读全文,让纠错的渴望激发学生再读全文的热情,了解上下文,字斟句酌,步步为营,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彻头彻尾地理解全文主旨和作者的观点,边领悟边纠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表达各自的理解和看法,在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最后,让全班学生公布他们自己的答案,教师从中发现问题,找出本篇完形要讲解的重难点,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各个击破。
二、 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局面
《新课标》要求,除教科书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字以上。尽管新教材包括一些真实的阅读材料和策略指导,但光靠课本是不行的,还要选取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材料。
(一)以课文为中心进行扩展性阅读
以一个文本为基点,教师为学生创设新的阅读方向,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读物或查找资料,在阅读中扩张和延伸文本的意义。以SEFC Book1 Unit 14 Festival Warming-up and Listening(人教新教材高一英语上第十四单元——节日)为例。课前可把全班学生分成8小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搜集一个节日的信息,如起源、时间、原由等,要求他们一定要在查找英文资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网址或报刊杂志)的基础上得出英文报告,课上交流,探究节日文化的内涵。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加深对各个节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以课文为中心进行研究性阅读或设计专题阅读
阅读教学不能将学生囿于课本,要延伸阅读教学的范围。教师可利用课本拓展课外阅读,延伸、深化学生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如:学习一篇文章后,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大胆围绕课文的题目、段落、插图及问题的设计、结尾等内容提出疑问,然后师生共同梳理解决问题。
三、 打破“以教室为中心”的局面
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際密切相关,因此应破除“以教室为中心”的局面,这样,学生的阅读就突破了固定的课堂时空,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引导他们进行多元化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锻炼交际能力。如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色表演、英语知识抢答、英语辩论赛等活动,不仅可以营造出非常热烈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让学生展现自我,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总之,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和有效引领,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