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前提、特征与路径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网络空间的技术性、公共性和意识形态性使网络空间在技术风险的规避、公共伦理精神的培育以及意识形态治理等方面内蕴着对道德的诉求.开展网络空间道德建设,需要从网络空间和道德本身的内容及特点出发,注重分析和把握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面临的复杂性、加速性和风险性等特征和要求,围绕“技术的知性之善”、内容的“真善美”和主体的“共同善”,从方式、认知和行为等层面整体推进.
其他文献
短视频的出场深刻影响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短视频自身简短快捷与操作方便、海量资源与个性化推送、双向互动与趣缘聚合等特征使其成为当前最为火爆的自媒体平台.在短视频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着话语权威地位降低、话语逻辑思维弱化、话语传播内容遭漠视、话语价值认同淡化等多重挑战.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在议题、理念、内容、方式上勇于突破寻求进路,让短视频语境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赋能.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执行力,将制度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效能,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制度一定程度存在执行阻滞、执行递减和执行异化等问题.究其原因,在执行主体方面,主体运用制度推动工作、破解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在执行对象方面,制度本身存在体系模糊、规范性不强的问题,不利于执行;在执行方法方面,对制度工具的选择缺乏刚性,约束力、强制力较弱.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执行力,需要从执行主体、执行对象和执行方法三方面着手.具体来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科学概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的起始环节,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展的逻辑起点.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方面有机统一于党的初心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对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光荣传统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各类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并且在项目开展、基地培育、制度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新时代实践育人的功能要求相比,高校实践育人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实际成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要在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