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大学总医院川崎病患儿100例,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与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各50例。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实际干预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与退热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健康知识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前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大学总医院川崎病患儿100例,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与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各50例。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实际干预效果的差异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与退热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健康知识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前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家长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川崎病临床护理中,可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方法达到确切干预效果,使身体恢复时间缩短,提高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护理满意度,更具有经济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发型细菌感染的常见类型及病原谱分布,为临床预防和经验性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对2016至2019年期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出生72 h内的新生儿送检细菌培养的标本与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母亲围生期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共纳入351例新生儿,分离出的373株病原菌,分别来自血培养(202株,54.2%)、痰液(63株、16.9%)、胃内容物(58株、15.5%)、中段尿(2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儿12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展开PICC置管的相关教育,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方案展开相关教育,对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选择置管依从性、患儿术前肘部血管保护率、患儿术中体位配合
目的探讨二级预防管理措施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并初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强化管理组50例(脱落1例,共计49例)和常规管理组50例(脱落2例,共计48例)。强化管理组着重进行二级预防项目管理,常规管理组仅接受常规管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二级预防管理项目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3H优质护理理念引入儿童急性感染性喉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住院儿童急性感染性喉炎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基于3H优质护理理念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喉鸣音、咳嗽、声音嘶哑、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工水系,可引起重症肺炎,病死率高。大环内酯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其主要治疗药物,目前已发现其耐药的发生,临床上一旦发生耐药,将影响预后。本文对环境及临床军团菌菌株的耐药现状及可能的耐药机制进行介绍,为临床医生对军团菌肺炎患者治疗决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不良反应、依从性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治疗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
目的研究链式控制性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的作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接受诊治的9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完全随机原则将其等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试验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链式控制性干预。分别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行为或认知态度改变、相关技能掌握、相关知识掌握人数
目的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旨在为减少手术室感染率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两组,在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医护协作下集束化护理对提高脑卒中气管切开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一般干预组和集束化护理组各71例。一般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组患者进行医护协作下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生活质量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