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南澳岛 一个天“呀”海角的诱惑

来源 :远方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汕地区,对于我并不陌生。韩江水蜿蜒而过,流过我的家乡梅州大埔,顺水而下,则到了潮州。小时候家里自烧白玉瓷,和潮汕人有一定的生意来往。父亲经常到潮汕地区和当地的瓷商老板谈生意,我偶尔也会跟着去。记得以前韩江上还有一些轮渡,晚上和父亲一起坐着载满瓷器的货船去潮州,夜里偶尔探个头出来,看外面漆黑的江面,心里思绪万千,或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太多好奇。
  小学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傻傻地跟着队伍走,左顾右盼,玩过些什么已经不太记得了,脑子里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南澳岛。
  那天,天还没有亮车子便已经停在汕头开往南澳的渡轮码头,准备搭最早的一班客船去往南澳。看到车子开上甲板,不住感叹客船真大,比我以前看到的船都要大。
  时隔多年,再次坐在去往南澳的渡轮上,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个凌晨的轮渡码头,只是,船并没有小时候想像得那么大了,心情却是一样兴奋。
  经过了大概40分钟的船程,终于到达了南澳岛的码头。坐上车,沿途的黄昏景色深深吸引着我,看着窗外美丽的景色,眼睛都不想眨,生怕错过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夕阳西下,金色的海面让人沉醉,而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我觉得,认识一座岛屿最好的方式就是循着环岛路走一圈。
  南澳岛,地处粤东海域,位于厦门、香港、台湾高雄的三角中心位置,与其说是个旅游区,不如说是个军事重地。以前台海局势紧张时,这个岛屿一直都是军事管制区,改革开放以后才对外开放,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个一百三十平方公里的岛屿是广东唯一的一个海岛县,宽阔的海域资源丰富,陡峭的山体中心充满军事上的神秘。这里曾经是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总兵府驻地,可见其在军事上的重要。然而,这么重要的军事要地,现在却看不见一个军人。据当地人说,十万雄兵都隐藏在山体中,那山也因而被称作是空心山。乘车环岛游时,不禁细细观察那山体,果然在陡峭的崖石上发现了一个人工开凿的、一尺来长半尺多宽的长方形洞孔,想来应该是瞭望或者射击用的。
  岛上有一处神奇的“宋井”,距今已经700多年。相传,当年宋朝君臣一路奔逃,来到南澳岛,在当今的云澳镇澳前村安营扎寨,计议东山再起,重振大宋。于是即兴土木,建造太子楼,挖掘君臣用的龙井,战将用的虎井,养马用的马井。三口宋井,龙井虎井一直没有出现,或许已经随同宋帝永远消失。只有马井忽左忽右,忽现忽没,浮现半个月几十天,沉没几年十几年。以前,每当古井浮现,岛民便奔走相告,携带瓶罐去装古井水,备作调药抹痛,煮草药泡佳茗之用。
  宋井的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淹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当地人说,当时三口井都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又正对泉眼,泉水因而源源不断,并将海水冲淡。再有,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部的石岩上,底部的石岩挡住了海水的渗透,就算潮水涌进井里,由于海水的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
  宋井一侧有一个被称为“白米堆”的沙丘。据说,1276年冬天,南宋的军队和皇室驻跸前村时,严重缺粮,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少帝命国师陆秀夫在海边筑起案台,烧香作诀,令沙丘变成白米。就在沙丘即将变成大米的前一天夜里,来了一个等待丈夫出海打鱼归来的孕妇,沙子变米因而功亏一篑。古往今来,因为这堆沙丘总是特别的白,人们一直称之为白米堆。
  南澳岛的最东端是著名的青澳湾。这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东、南两海在湾外交汇,北回归线从海湾穿越而过。群礁、小岛屹立湾口左右,形成了很好的屏障,鬼斧神工地筑就了宽广的月眉形海湾湖面,环绕着1800米之长的沙滩,细白柔软,夏天很多弄潮儿在这里嬉戏。


  循着小路,脚每踏近一步,对青澳湾的期待便多一分。我并没有失望, 看到青澳湾的第一眼,就开始按捺不住,排除一切熙熙嚷嚷,我只听见海浪声,那低沉婉转的潮声仿似穿越千百年的悠悠岁月,回荡在耳畔;过滤一切熙熙攘攘,我只看见海浪,那波涛汹涌的翻腾好似要席卷千百年的苍莽河山,充斥着眼球!一步一步走进大海,海水凉凉的,脚底的沙子柔柔的,骚动了我的心,放下一切的烦恼,只想投入海的怀抱里。
  这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小岛,少了工业的发达便少了城市的污染,所以它洁净得很纯粹。轮胎上的风景偶尔被青山绿树挡住,多少次想开口让司机放我下来,让我静静地、好好地独自走走。那些拍打着岸边礁石的浪花在笑我的沉默,我记住了它们,那么顽皮地追赶,从深蓝的远处席卷而来,冲成白花花的一片,拍打在礁石上便化成了泡影,一浪过一浪来,不曾停歇——好美,好梦幻!


  那些凌乱伫立在海边的礁石却静静地待着,不管泡在水里亦或滞留在岸上,环境并没有改变它们的本质,坚硬有时就等同坚强,它们的沉静就是一种难得的本领,粗糙亦或光滑不过是一种很表层的面貌,只有看的人会在乎会评论,它们自己又怎么会在意呢?静静地、静静地呆着,做着自己,本来就是美好的。
  位于南澳县深澳城正中的总兵府,是南澳岛最重要的海防军事地。在总兵府前,有两棵古老的大榕树,其中,左边的一棵为“郑成功招兵树”,高达20米。166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该树下张榜招兵收复台湾,时至今日,古榕树历经400多年仍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其基部盘根错节,崎岖凹凸,扁平处如战舰乘风破浪,起突处又像稳立于地面的指挥亭,令观者拍手叫绝。

  环岛回去的路上,经过了南澳海域的养殖区。岛上的海域并不是随处可以游泳的,也不是随处可以用来养殖的,为了安全以及环保,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养殖区相当壮观,大伙儿不得不让司机将车子停了下来。天是蓝的,蓝得让人羡煞鸟儿随心所欲飞翔的那种蓝;海是蓝的,蓝得让人艳羡鱼儿自由自在畅游的那种蓝——天与海都是蓝的,蓝得透出看不到尽头的渲染过的默契!
  环岛一圈回到海滨路,随处可见渔民们趁着阳光猛烈,晾晒鱼干、虾干等等的场景。海滨路上有一个路口,据说,这里的红绿灯是岛上唯一的一个红绿灯,特意跑去看了一下。
  午后,一觉醒来,推开窗,外面是梦幻般的黄昏,顾不上多想,抓起相机便冲了下去。沿着海滨路一路跑,又不时停下脚步,转过身欣赏美丽的日落。大自然是最神奇的造物者——此刻,只有这句无数次在书本中看到的话语能表达兴奋之一二。
  我喜欢记录下旅行中让我感动的瞬间,夕阳下忙碌的身影,带着一丝收获的喜悦。黄昏美,不打扰人亦不被人打扰,我就这样安静地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融入到他们收获的喜悦当中,伴随着点点红鳞,随波跳动。黄昏转瞬即逝,那是展现魅力的短暂,却是满足等待的漫长。


  南澳岛有着与台湾极其相似的风情。海面和港口上,到处都漂游停泊着红头船,与台湾渔民所使用的一模一样,岛上随处可见细细尖尖叶片的台湾相思树。那红头船,只有台湾海峡这边才有,船头尖尖的,漆着红色的油漆,寓意鸿运当头;船体画着两只眼睛,寓意不管风浪多大,出海多远,渔民都能找到回家的航向。看着红头船,抚着相思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一奶同胞,一衣带水。
  在海滩上自由行走,在余晖中感受微馨的暖。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多想随意登上一艘船,无须记取来时路,一直向前,飘荡、流浪、不再回头……这样孩童般的时间消逝得好快,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夕阳拖着昏黄的裙,留下一抹淡淡的背影,提醒顽皮的孩子,该回家了。
  月夜听潮,别有一番情趣,在软软的海滩上,枕沙而卧,聆听南海之涛的天籁,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情调。抬头,满天星辰相伴,烟花腾空而起,绚烂绽放。此刻,我清晰地看到一朵晶莹闪烁、美丽无比的心花也绽放在了夜空里。它明亮、清晰而暖彻心扉,暗淡了所有的一切。那绽放的,是思念,是盼望,是美好与期待,是世界上最真挚最深沉最美丽的情感。它穿越时空而来,绽放在夜空,闪耀在天际,仿佛穿透黑夜的阳光,那么温暖而明媚地、晶莹而闪亮地绽放在我的心底。
  第二天一大早,享用完南澳特色的海鲜粿条后,依依不舍奔向码头,准备乘船回汕头市区。遥望渐行渐远的南澳岛,心中有太多的留恋……很多人说,如果没有追求跟咸鱼有啥区别?在同行的花姐的世界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做一条咸鱼挺好的,不用动脑子思考,肆无忌惮地晒太阳、吹海风,这是我们人类永远都羡慕不来的。
  故乡在远方,旅程再美,也只能埋在心里,稍微放慢脚步,让记忆再多一些关于南澳海岛的故事……

其他文献
卡通是今日中国儿童的宠物。从电视、电影中的卡通片到各种动画画刊,从儿童服饰中的广告图案到各种玩具、文具、几乎无处不见卡通的影子,但真正对儿童影响最深远的还是电视、电
电视剧《水浒传》在重新塑造潘金莲这个人物时表现出了相当良好的艺术分寸感。在原著中,施耐庵把潘金莲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淫妇,对于她不正常的婚姻和被扭曲了的性格,不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