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融合应用(1)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于社会各行业领域被广泛地应用,极大地改变着大众信息传递与共享方式、影响着社会各类型组织机构信息管理工作开展成效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对于促使社会各类型组织机构信息管理时效性、安全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而言,发挥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鉴于现阶段各行业领域信息管理领域,信息混乱、管理滞后等问题频生,严重影响着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开展质量的同时,也给大众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促使社会各行业领域信息管理工作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完善的关键所在,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应当予以重视。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融合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工作、生活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结合开展管理工作,能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丰富管理的职能,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做好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之间的整合,提升管理效率,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
  1计算机应用技术
  近些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作为一项综合优势较强的科学技术手段,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中,同时该技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而追本溯源,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计算机软件自身的技术属性,此类技术属性可以满足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需求,非常方便,也非常快捷、优质。所以,在当前社会各个行业、各群体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其作用不容小觑。依据当前社会形势,可以发现,相关科学技术人员始终在积极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以此来为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时使用互联网信息储存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传递、分析处理和利用,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信息应用工作。在信息管理过程中,使用到的信息管理工具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对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内容的信息进行有组织、有规律的整合和分类,达到科学规划和组织信息的目的。通过信息管理,能提升对信息的利用效率,并且相关的信息管理工具还能帮助工作人员进一步挖掘信息的价值,发挥信息的作用,及时获取相关资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
  3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整合优势
  3.1有益于提升信息数据安全性、真实性
  伴随着企业工作任务的不断增加,企业逐渐开始注重提升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水平,大多数企业都引进和运用了多种前沿的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其中,企业需要特别注重的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现如今,社会信息技术已广泛普及,使得企业机密数据信息泄露,且此现象发生频率较高,这对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而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企业而言,信息的获取至关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信息安全,企业唯有及时获取精确、安全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利用,才能全面呈现出信息的价值与作用,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一系列运用程序应运而生,全面整合其与信息管理系统,可将计算机技术安全、便捷的特征全面发挥出来,确保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私密性,可随时获取更新的信息数据,这样能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效率,顺利开展信息管理工作,保障企业得到可持续、稳定发展。
  3.2提升对信息收集和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信息管理各种,对信息进行采集、筛选、分类、分析等处理工作将会具有更强的流程性,可以促进信息的收集效果,满足管理效率的要求,提升信息的处理水平。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各项技术,可以应付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而且也能保证整个信息处理过程的规范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信息的荣誉情况,也有利于避免信息处理过程中错误的产生。并且,依靠计算机技术也能推动信息处理技术和其他工作更加全面地整合,推动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推动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合的策略
  4.1完善信息管理工作
  (1)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快速发展,于社会各行业领域渐趋普及,借助信息技术企业可以有效完成海量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加工处理,提升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在有效把握对外部环境风云变幻的基础上,助力企业抓住发展有利发展机遇,及时规避风险,增强市场竞争优势。(2)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相结合,还能在转变企业员工固有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员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使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3)計算机技术发展带来极大转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方向的大环境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有效整合,在完善企业信息数据、提升企业管理科学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2加强信息管理系统优化
  信息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管理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不同的程序,需要经过对信息的多次整理、分析和筛选,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整合的工作中,需要将信息管理的工作全部转移到计算机,并且针对企业的信息管理要求,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强化对信息的分析和管理能力,满足企业的应用需求。在优化的过程中,应该融入信息库技术、网络技术,加强终端的研发,构建管理系统满足日程工作中对信息管理的需求,使二者能够更加全面和流畅的整合,减少是应用问题。
  4.3提升员工能力素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才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大环境背景下,信息技术技能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现阶段高素质人才有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过程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有效整合在一起,在对企业员工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的同时,也为企业员工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提供了崭新的渠道。以岗位适应为目标,发展信息技术能力,针对性更强的同时,在提升企业员工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而言,意义重大。
  4.4增强信息管理意识,实现科学管理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过程中,必须要增强信息管理意识,实现信息数据的科学管理。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源,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必须要注重信息资源管理,培养员工的信息管理理念,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一方面,通过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在信息处理当中,容易出现误差,因此,通过信息管理的规范和统一,能够降低信息处理差异,提高信息处理的科学化水平。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很多行业都开始大量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开展工作,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工作模式。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整合,能够让信息管理工作融入计算机中,强化对各种信息的控制,从而满足企业对工作的要求,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效率,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数字通信世界,2021(08):32-33.
  [2]李鸳.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路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4):133-134.
  [3]吴一梦.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整合措施分析[J].中国储运,2021(01):125-126.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放疗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6例NSCLC患者.其中骨转移16例,脑转移10例.放疗部位包括肺原发灶及骨、脑转移灶,放疗期间同时服用吉非替尼250 mg每天1次,或厄洛替尼150 mg每天1次,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在放疗期间均能完成放疗联合靶向治疗,12例患者出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深入,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也越来越关注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企业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市场数据、消费者信息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并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现如今信息数据管理的主要方式,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只有加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信息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PINCH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宫颈鳞癌、30名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PINCH蛋白和VEGF-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INCH蛋白和VEGF-C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58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INCH和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1% (36/58)和67.2% (39/58)]高于正常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40名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CMV-PP65抗原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CMV-PP65抗原阳性71例(58.20%),对照组9例(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摘要:在以往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受限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管理理念的影响,导致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工作模式刻板且单一,灵活性低,进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满足员工所提出的要求,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在新时期发展背景往下,为了能够使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水平以及竞争力得到提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现代化转变与创新,增强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标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复习10例HNL淋巴结活检标本的HE切片,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灶内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 HNL组织学上副皮质区,尤其是滤泡间区有散在大小不等或融合病灶,由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和凋亡碎屑构成,缺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反应.部分淋巴细胞表达CD45RO,组织细胞表达CD68,残留的生发中心细胞表达CD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碎石率、排石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56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碎石成功率96.30%(156/162);其中,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86.11%(31/36),中、下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9.21%(125/1
目的 总结34例急性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全弓置换及术中腔内支架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为34例急性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全弓置换及术中腔内支架术治疗。术后门诊随访2—70个月,随访30例。分别于术后3-,12个月及其后每年随访1次增强CT,观察远端假腔内血栓形成或吸收以及假腔闭合情况。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8.8%。随访期死亡1例。随访期所有患
期刊
目的 探讨骨髓转移癌临床与形态学变化的联系.方法 对61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血象、骨髓象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骨髓检查作为发现转移癌为必要手段,有时也为肿瘤最初诊断的根据,同时血液学改变往往是骨髓转移癌最早的临床表现.结论 先进的医学检验设备不能替代骨髓形态学诊断,骨髓转移癌细胞形态较为特殊,尤其对可疑细胞一定要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患者381例,其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19例,分析其诊疗结果,包括输卵管阻塞粘连分解伞端成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清除电凝、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术后妊娠等情况.结果 因不孕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或腹腔镜检查示输卵管阻塞(多为双侧)至少一侧位于远端(伞端)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