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本科生,哪里安家?何处立命?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美国前的两个月,我曾经在人人网上发过一条状态:
  会不会有一天我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仿佛四年的在美岁月只是一场印象深刻的梦。
  半年多过去了,我已经在北京安顿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是我知道,本科留美的四年带给我的是无法替代的回忆,
  是对数不尽细节的深深了然,
  而这些细节是停驻在国内所无法了解的,即使读遍书本,看尽美剧。
  金融圣地香港
  中国本科留学生论坛CUUS这么多年来在留学圈内一直赫赫有名。我最初了解留学的点滴也是从高二的暑假开始,在学长学姐的引导下翻遍整个论坛一点点地做功课,从选校到申请文书,反复推敲。2008年,本科出国的中介刚刚兴起,而今天,十万元级别的套餐已经能让申请者轻轻松松走完流程。
  CUUS的创始人茶茶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传奇。2008年我进入芝加哥大学时,她已经离开了学校,带着四年本硕连读的传说和麦肯锡的光辉职业前途。她选择离开美国,到香港工作。在香港举办的芝大迎新活动中,在中环交易广场49层的露天平台上,她凭栏远眺维多利亚港,对一旁的我由衷地感叹道,瞧瞧吧,这座城市是那么的美丽。
  香港也确实成为了本科留美学生毕业后的一大去处。芝大和我同届的2012年大陆毕业生中,除了美国以外,香港就是我们的第二大目的地。这也得益于香港金融和咨询业的发达。这些高薪的白领工作可以给刚入行的学生提供每个月5万以上的薪水,在扣除了当地超高的房租后能有近4万的盈余。对于读书期间每年6万美金的开销,确实是非常快速的回本方式。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较窄的选择面。香港的商业本身萎缩严重,主要是依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开放的金融市场,吸引各大外资投行和基金设立总部。我所认识的学生去了香港后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这些行业内,传媒、地产、市场等则鲜有人去。
  这或许和企业的招聘策略相关。大型投行和基金的入门分析师职位对留美本科学生专业限制极少。而且和国内券商对学历的高要求不同,他们认为本科就足以胜任这些工作,多读一年研究生反而是一种浪费,并不能让申请者脱颖而出。顶尖名校、优异成绩和乐于拼命干活,或许是人力部门最看重的质素。
  这样的职业开端也意味着从8点到深夜的工作时长。我的一位同届新加坡朋友,当过兵,毕业后直接进了大投行做分析师。十一期间,好不容易获得两天假期来深圳相聚。在短暂的一个下午里,有一半时间在抱怨他每天所作就是拿6万月薪摆弄ppt,调整字符,和摆弄excel函数来填模板。另外一半时间里,我们去看了电影。在电影最后高潮的10分钟,他默默拿出了24小时开机的黑莓手机,接到了上级命令要在今晚立刻回办公室处理数据。当客户有需求,公司全然不管分析师的作息安排。
  这样的生活或许枯燥、乏味,但高收入和接触广阔金融市场的前景仍然吸引着大批留美学生。在招聘季,美国各校的图书馆常常可以看见紧张准备面试的学生。他们是西装革履参与各大招聘会的主力,通过在校几年里参加各类投资、财务相关的社团活动,累积经验,在漫长的几个月申请季中希翼斩获offer。但有时候这样的职业选择并不全然建立在对行业未来前景的深入了解之上。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些学生在面试前废寝忘食阅读华尔街时报,记下指数升跌,熟记走势和分析观点,面试完毕后则抛之脑后。
  即使今天投行的业务大多向内地企业倾斜,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而且近些年内股市低迷,公司上市动作不大,能给得起高工资的外资投行设立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并没有多少利润,做亚洲市场依然以香港为主要基地。
  留在北美的游子
  相比于香港,更多的人则留在了美国。继续进修、争取获得硕士学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既避免了漫长的博士修行道路,又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加了砝码。当然,这还意味着一到两年高额的学费支出。这对于本科已经在美国就读的学生来说,边际效益并不十分可观,因为毕业后往往和国内读本科美国读硕士的留学生在同一起跑线竞争,但整整六年的投资已是不菲。
  在各大硕士专业中同样以金融类较为热门。有一位同学第一天走进金融数学课的教室后惊讶地错觉自己正在国内大学里上课。
  如果对学术较有追求,走向博士则代表着五年以上的艰难路程。理工科相比社科更为热门,人文学科的博士相对较少。我的朋友中,确实有勇于一试人文学科的。特别是一些女生做出了这样坚定的选择,几乎意味着今后把家庭安放在了美国。往往女生的父母又不希望孩子长期在海外逗留,其中必然面临家庭和学业的两难抉择。
  一些进入就业市场的本科毕业生则在美国拿到了让人欣羡的工作,比如在对冲基金担任分析师,或者是如Google、Amazon这类大型IT企业的工程师职位。这类以高福利和善待员工著称的企业,在工资上甚至不输于大型投行,在作息时间上却远胜于斯,而且较为灵活,人性化,是不少理工科男生奋力追寻的福音。
  回国路漫漫
  如果说在美就读本科是一场高额的投资,那回国就业的收益率则看起来并不那么诱人。
  据报告显示,在上海等地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起薪每月只有4000元。这对于一个美国留学生来说甚至不足以支付一个月的房租,更不用说加上节节攀升的学费。如果指望通过这样的报酬水平来对四年的大学投资回本,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因此,尽管国内的饮食打动着留学生的味蕾,父母的亲情勾起了留学生的思念,国内的朋友承载着留学生的回忆,肯在本科毕业后就回国的依然少之又少。
  除了支出回报方面的考虑,横在他们面前的更有几道难以逾越的关卡。最主要的是本土企业对本科留学生的认知程度依然不高。学成归来理应备受国内用人单位的重视,但随着出国大军的壮大,海归日益平常。何况本科出身往往会让国内招聘企业觉得学历不足。和国际顶尖投行相比,我们的券商、基金、大国企对海归的要求往往更高,达到了硕士、博士级别。这使得海归本科生甚至没有参加面试的资格。不少留学生因此抱怨,连Google、高盛这样的一流企业都会给本科生一个机会,难道国内券商、国企比它们还牛气?
  这样的高门槛有其内在的逻辑。门槛面对的不仅仅是留学生,也包括国内大学生。不少人感觉在本科阶段,国内同等大学课程难度低于美国高校,特别是独立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深入培养,而是以上课为主。不少留学生发现他们国内同学的一些研究论文和海外相对严格的论文训练相比,要求比较宽松。国内的研究能力培养更多地放在了硕士阶段。对于快消等行业,本科生还较容易适应,但在需要系统经济、金融学训练的金融机构等明显更偏向招收国内硕士或以上的毕业生。
  但用人单位不可能对海内外大学分设门槛,一旦区分对待难免使单位遭受非议,谨慎的做法是一视同仁。毕竟,舍弃少部分合格的本科生,依然可以招收到平均水平更高、技能更偏实用的硕士。
  更大的问题是只有极小部分的用人单位会定期往海外招收本科生。目前能在常春藤看到的公司也只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寥寥数家。
  所以,大部分希望回国工作的留学生只能走标准面试过程。各大公司的笔试、面试往往分散在数月之间,使得大四的留美本科生即使简历过关,也难以长期驻留国内参与考核。为了一个面试花上1万多元飞机票往返,只限于对工作极其渴望或者家底殷实之人,更多的是乘着寒假顺便参与一两个面试。客观条件的艰难使得在读应届生无法踏足国内的就业市场。热切渴望归来的人通常要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只身回国和下一届一同求职。这种不安定因素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毕竟,这等于眼看着同一届的朋友没毕业就有了工作而自己依然没有着落。
  回国往往是一条单行道。本科I-20留学签证过期后必须要马上申请OPT才能获得留美的一年期限,而回国后再次入境非常困难。在我这一届的同校学生中,就有一时没找到工作也坚持留下来观望的同学。这是理性的选择,毕竟留,还有得选,回则重返美国市场万分艰难。
  和回国就业的冷清境遇相反,本科暑假回国实习极为热门。本科留学生往往有着殷实的家庭背景,或者父母就在这些机构工作,安排孩子进入实习十分方便。企业在招聘时常常会要求申请者显示出对这一行的热情,曾经参与过相关企业的实习就是最好证明。怎么找实习?家庭和父母就是最好的来源。
  责任编辑:张婷
其他文献
Lad文化  据英国学生联合会调查,英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lad culture(小子文化),并指出这种文化存在性别歧视、讨厌女性、反对同性恋的特征。在大学里,小子文化在教室或学术圈里相对少见,却典型存在于课外活动、体育运动和晚上外出中。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世界大会是世界范围内风景园林行业的学术盛会之一。大会面向全球高校举办国际风景园林学生设计竞赛已成为惯例,它被称为风景园林学生竞赛中的奥斯卡。2013年该设计竞赛的题目是“救赎的景观设计”,寻求利用景观的设计帮助灾后重建与恢复的良方,体现当前环境热点,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解题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不只是设计园子的,我们需要同时具备宏观、微观思维。比如宏观上,我们要整体考
Q:工作怎么找的?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多少?  A:3000还是3500啊……具体数字记不清了。那年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有次正好跟《设计》杂志的主编吃饭,她问我:“要不你来上班?”我说:“行啊!”  Q:第一份工作你没有奢望找到一个自己喜欢,薪酬还不少的?为啥不问工资多少就去上班了?  A:当时我觉得我那份工作就是这样的啊。当时我可满意了!我一学国际政治的,本来就不是做设计的,因为跟主编吃了顿饭,人家就
我2011年来到中国,我来中国留学以前,在沙特的一个公司里工作。在沙特有很多做生意的中国人,在中国也有很多沙特公司。好几年以前,会说中文在职场上并不是什么优势。但就从2010年开始吧,在公司里,会说中文的人的薪水普遍要比别人高很多。于是我就辞职,自费到中国留学,学习中文。来中国以前,我一直以为中国人很矮,但是到了这里一看,中国人一点儿也不矮,很多人比我们还高!我以前对中国的了解实在太不够了,我觉得
许多年前,我开始博士学习生涯后的第一个假期,家乡的一个记者朋友来接我,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女博士都什么样?”啊?我一时没明白她的问题。    “是不都是那种眼镜瓶底厚,拘谨木讷的书呆子?”“你是不是女博士里最时尚漂亮的?”她连珠炮似地抛出好奇。  我简直哭笑不得。“告诉你吧,她们都很年轻漂亮,我是最老最丑的!”“怎么会?怎么会?”她高高地挑起眉毛,显然不怎么相信。  “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些印象
崔勇,男,中共党员,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  崔勇曾任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计划第三批圭亚那服务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作为江苏省组织的赴圭亚那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在圭亚那工作生活了近1年。  崔勇在圭亚那服务期间,主要是利用能源与环境相关专业背景从事气候变化政策、低碳发展机制规划及成果的编制与推广。他协助圭亚那政府参加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十七次大会及京都议定
除雪·40秒  33岁的英国管道工Colin Furze制造了一台超强除雪机。他花了3天时间设计并制作了这台机器。它威力无比,能在40秒内清除门前的积雪。不过,除雪机成本昂贵,5分钟就用完一瓶40英镑的燃气,还产生很大的噪音。  叉子·智能  吃东西不要狼吞虎咽。一款既疯狂,又极具创意的叉子出炉了。它无比智能,自带蓝牙传输、传感器和振动电机。当你进餐时,它能记录你吃了多少口,要是吃得太快,它还会震
张石鸣,男,中共党员,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房地产经营与估价2011级专科生  张石鸣,一位出生于1989 年的湖南邵阳男生,曾在部队服过两年兵役,并参加过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等,表现优异,在被湖南工程职院土木工程系录取时,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2011年农历12月22日,家家都为过年匆忙准备着,下午五点许,邵阳的谢女士途经该市李子园路时,被两名尾随已久的歹徒抢走了手机,恍然醒悟后,该
创新、创意和创造,是天生的?  其实,创新、创意和创造是可以学、可以教的。为了追赶新一轮全球创新热潮,国外各知名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纷纷创建了创新实验室,制定课程,手把手教同学们如何创新、创意和创造。我国的大学也是如此,比如,清华大学制定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把培养清华学子的创新能力当作教学的一项重点。  创新已成为全球的发展主线,世界上多个国家都把创新当作一项国策,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近日,美国新闻网络《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评出了25所最易被忽视的美国高校。在这份名单中,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不容忽视。以下,选取10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及其被忽视的优势。  欧林学院(Olin College)  被忽视优势:创新工程学课程。欧林学院2002年创办,是所新大学,但自创校起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改革本科工程学教育。学院的课程都基于具体项目,到了大四,美国各大企